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大元培訓

大元培訓

文| AI財經馬偉兵

編輯|孫靜

“人為什麽沒有翅膀?”“為什麽大海是藍色的?”“為什麽天上會下雨?”.....當孩子開啟無止境的好奇模式時,每壹次提問,對家長來說可能都像是靈魂拷問。

“不回答,怕澆滅孩子的求知欲;如果回答,第壹,沒那麽好解釋,會有無數連帶問題。我們的父母不是百科全書。”南林的孩子三歲半了,她經常被孩子的問題弄得不知所措。起初,南林會擺出壹副高學歷“慈母”的架勢,經過深思熟慮準備壹套說辭,耐心為孩子答疑解惑;後來,由於工作繁忙,南林和她的丈夫只能編造借口欺騙他們的孩子。

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從2019年底開始,就有壹個專門收集孩子“好奇心”的小團隊。“我們有壹個Excel表格。只要孩子問什麽,我們就填什麽。通常,當我們聽到任何問題時,我們總是會填寫它們。”南瓜科學的負責人馬斌起初只有壹個簡單的想法: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

當馬斌向ape咨詢管理部門提出自己的想法並展示了小範圍測試的結果後,該項目順利通過。從2019年底開始,馬斌團隊依靠純人工模式,前期積累了大約幾十萬道題。半年後,“南瓜科學”上線,低調試運營。

這個素質教育產品,原本只是猿輔導內部不經意撒下的壹顆“南瓜子”。誰也沒想到,在不久的將來,當學科教育機構面臨轉型時,南瓜學可能會成為ape咨詢多元化的抓手。

7月28日,在“雙降”政策發布四天後,頭部的在線教育機構——猿輔導,以壹場低調的產品發布會,亮出了加碼布局素質教育的第壹招。

會議的主角南瓜科學作為國內首個擁有AI互動內容和動手探索的STEAM科普教育產品進行了介紹。STEAM的概念源於美國,是指由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學科組成的綜合教育模式。

STEAM強調回歸教育本質。比如壹二線城市的家庭,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去科技館,希望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有調查顯示,2-6歲的孩子平均每天會問100多個問題。而壹個孩子的成功離不開思維、知識、實踐等各方面的鍛煉。

壹份經常被提及的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在全球21個國家的兒童中,中國兒童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壹,但想象力和創造力並不理想。“對孩子來說,有壹顆什麽都想知道的心是最重要的。越早進行科學啟蒙,孩子就能越早掌握如何學習的技能。”壹位教育行業人士告訴艾財經。

南林也知道敷衍孩子是不對的,但是家裏老人的知識儲備不夠,他又沒有時間,所以孩子的科學啟蒙就成了難題。為了讓孩子拓展發散思維,保持好奇心,她壹直在尋找能陪伴孩子同步成長的理科家教。報名參加南瓜科普體驗活動是眾多嘗試之壹。

打開課本包,南林看到的不僅有試管、量杯、蜂蜜等實驗儀器、實驗服,還有故事繪本。比如學習“毛細現象”時,孩子可以先看繪本,幾滴西瓜汁慢慢染半件衣服,然後打開視頻讓老師演示講解。之後,孩子們可以完成三個互動實驗,加深對這壹科學現象的理解。

“科學知識太復雜了。其實科學的本質就是滿足好奇心。如果把註意力放在好奇心和實踐能力這兩個維度上,很多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馬斌解釋說,南瓜科普選擇繪本故事、AI視頻互動、線下實驗相結合的方式,主要是考慮到幼兒的特點,寓教於樂。

其實壹開始團隊是想為科學教育提供壹個“盒子”;第二階段,發現“盒子”還不夠,需要與“內容”相匹配。而市面上現有的科學教育內容是碎片化、不系統、不按年齡分級的,自己打磨繪本;第三階段,考慮到猿猴輔導在“斑馬”品牌中沈澱了AI能力,不如借用壹下,於是南瓜科學又有了AI視頻教學。

政策導向也很及時。當前,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的主要驅動力。在供給側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資源,培養未來具有科學素養的創新人才,已經成為學校和很多社會教育機構的重要任務之壹。

但AI財經社發現,南瓜學雖然是在家教內部孵化的,但從壹開始就是以獨立App的形式出現的。壹開始並沒有借力家教或者斑馬平臺,雖然後者也有斑馬思維等優質教育產品。壹年時間,在沒有大規模營銷推廣的情況下,南瓜科學積累了超3萬用戶,其中大部分來自種子用戶的推薦。這意味著至少有30 000名兒童從該平臺獲釋。

這個數據給了馬斌很大的信心。此前,他總是被外界追著問:加強素質教育,家長是不是更願意給孩子上聲、體、美等課程?科學素養似乎不是剛需,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怎麽才能衡量有沒有效果呢?

通常這種質疑會被馬斌開玩笑地“回擊”:妳問數量效應,這不又是壹個學科教育的思維怪圈嗎?

素質教育確實有不同於K12的邏輯框架。“壹個好的素質教育產品不應該看短期的效果,而應該是長期的,看在壹段時間內會給孩子帶來什麽樣的提升和改變。”馬斌對艾財經表示。

提出想法只是第壹步,付諸實踐才是更關鍵的環節。通常壹個好的教育產品由教研內容、產品體驗、用戶服務三個維度構成,核心部分是教研內容。

縱觀目前國內STEAM教育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壹半以上的孩子家長沒聽說過STEAM教育,而了解STEAM的家長中,能真正了解STEAM教育對孩子的價值的,也就20%左右。即使在產品供給端,從業者對教研內容的認知也參差不齊。比如,科普教育產品缺乏用戶年齡分級。

不等於語文、數學等學科的知識,有壹套知識框架,科學是由無數分散在不同領域的知識點連接起來的。“分級制度其實是最難的壹點。我們想建立壹個與不同年齡的孩子相匹配的分級系統。”馬斌直言,以前科學教育的分級經驗幾乎是空白。雖然市面上的產品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采用壹種體系來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因此,壹些不同年齡的孩子覺得內容過程很簡單,而另壹些孩子覺得更難。因此,南瓜科學團隊根據孩子能力發展的特點,研發了壹套分級完整、體系先進的教研體系,融入STEAM教育理念,與生活場景緊密結合,滿足孩子各階段成長的需求。

在產品體驗上,南瓜科學專註於“屏幕上+屏幕外”的場景科研,通過AI交互和自研的科學盒子,打造沈浸式的學習體驗。在線上,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以AI智能語音交互的形式調整科研節奏。例如,他們可以在動手實驗過程中隨時停止。

為了提升產品體驗,馬斌選擇了自主研發,而不是將科學實驗的配套產品“外包”給硬件公司。相比其他實驗產品10%~20%的自主研發率,南瓜學的自主研發產品達到90%以上,雖然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為了讓孩子們嘗試通過組裝和拼接來了解鳥類是如何飛行的,我們至少報廢了50個鳥類模具。起初,自重太輕,鳥兒飛不起來;那我們再加個電機吧,太重了飛不起來。還有壹次,黴鳥真的飛走了,再也沒找回來。”南瓜科學團隊的壹位研究員興致勃勃地講述了研發過程中許多意想不到的經歷。這位工作人員記得,“飛鳥”道具的零件在進入開模制作之前,已經打磨、叠代、測試了30多次。

據艾財經了解,用戶服務環節和素質教育產品也與K12有明顯區別。在傳統的K12課程中,教育機構主要關註轉化率和續費的數據。但科學教育產品的考核標準還包括孩子是否更喜歡提問,提出了哪些新問題,是否會自己尋找答案。正如蘇格拉底在2000多年前所認識到的,教育是覺醒,是開發人的心靈,使人具有認識世界和思考壹切的能力。

在猿猴輔導急需業務轉型之際,南瓜科學趁機走到了臺前。此前,Ape家教還包括斑馬、Ape編程等優質教育品牌。

艾財經了解到,未來,ape輔導還將推出壹系列素質教育產品,積極探索to B教育領域的產品。種種跡象表明,素質教育已經成為ape輔導轉型的首選。

在目前的政策下,如何快速轉型成為很多頭部教育機構的當務之急。是選擇STEAM教育、職業培訓、成人考試、公務員考試、音樂、體育、美容教育,還是從to C到校企合作再到B模式的轉變,教育機構依然沒有明確的答案。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經有包括阿普輔導、好未來、精英教育、學大教育等8家教育企業開始拓展賽道。其中至少有4家在7月份密集展開全新布局,超過半數選擇進入素質教育軌道。

根據艾媒的報告,從2020年中國教育機構分布來看,K12在中國占比最多,占比25.8%,其次是素質教育23.3%,語言培訓20.5%,幼兒教育5.4%,職業教育7.8%,教育信息化0.8%。從數據中不難發現,素質教育有更好的市場基礎。

同時,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引導和促進STEAM教育的發展。就在上個月,國務院發布了《國民科學素養行動計劃綱要》,強調“科學素養是國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教育部還出臺了“堅持‘五育並舉’,‘深入實施素質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掌握1-2藝術特長’等文件。不難發現,幾乎都與素質教育有關,素質教育已經全面滲透到義務教育階段。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的大方向,但被問及未來南瓜學的發展節奏時,馬斌強調要慢。“說實話,我覺得科學教育本身就是壹個很慢的行業。當我剛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已經慢慢做好了準備。”比如壹個硬件,從研發到生產,至少需要半年時間。看起來南瓜的科學形態很容易被別人模仿,但是每壹個硬件設計都有專利和知識產權。

南瓜科學推出不久,市場上就出現了各種類似的產品。馬斌說,他也註意到了這壹點。“至少在這個時代,大部分所謂的壁壘都很容易跨越。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每壹個模塊。沒有70分,也沒有80分,只有90分以上。這樣,我們就能始終領先於他人,始終為用戶提供最新的技術服務。”

緩慢的南瓜科學與曾經迅速崛起的在線教育行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素質教育不再遵循K12的邏輯,南瓜學還能像斑馬壹樣領先嗎?這需要市場和家長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