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如何保護石窟藝術

如何保護石窟藝術

1,政府提供充足的維修資金,建立專業的長期負責的文物維修隊伍。

2.控制參觀人數,開放可以反復參觀的地方。

3.用高科技手段維修石窟造像。碑文,壁畫。及時檢測文物的病竈和內傷。修好它。

4.采取國際合作,學習西方發達國家文物維修的新技術、新方法。

可參考以下內容:

雲岡石窟第二窟現狀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閆宏斌和黃繼忠

-

閱讀人數:3149發布日期:2008年4月16日

默認字體9pt 10pt 1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6pt 17pt 18pt 20 pt 25 pt。

雲岡石窟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中原的經典傑作,也是那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見證。它規模宏大,雕像精美,堪稱世界之最。有242個大大小小的洞穴,565,438+0,000多尊雕像。長期以來,在各種自然力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石窟風化嚴重。

1938年至1942年,日本學者常廣民熊等人對雲岡石窟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考察。研究成果——雲岡石窟至今仍是關於雲岡石窟的權威著作,但時隔半個多世紀,石窟的保存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該書只有日文版,國內目前只有三套,不方便查閱。1961年,趙布衣等人對雲岡石窟的病害進行了全面的調查,開了此類調查的先河。之後,許多前人從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的角度研究了雲岡病害的機理和控制因素。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窯洞現狀和病害的全面調查報告,文物保護面臨著家世不明的尷尬局面,這也不利於後人了解窯洞病害的發展過程。

因此,2006年4月,我們對兩個石窟現狀進行了實驗性調查,意圖在全面總結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制定壹套適合雲岡石窟現狀和病害調查描述的制度和方法,進而對雲岡石窟進行全面調查,建立完整的石窟檔案體系和病害風險評估體系, 並明確不同病害的形成機制和控制因素,從而合理調配科研和保護力量,選擇更有效、更細致的保護方法和材料,制定未來。 本文主要介紹這次洞穴病害調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這項工作分為制定疾病描述的標準語言、描述疾病及現狀、繪制疾病分布圖、數據調查、檢測分析等幾個部分。

首先,我們綜合了之前關於疾病的知識和實地觀察的結果。根據不同的原因,如異物、石材本身的缺陷、水、空氣汙染、鹽分活動、修補不當等。,我們從宏觀尺度上制定了描述雲岡石窟砂巖病害的標準術語,從便於觀察判斷的形態學角度明確了判斷各種病害的依據。

疾病分類也是重大或危險疾病分類的基礎。例如,酥脆的片狀脫離是壹種危險且難以修復和控制的疾病。雖然層狀脫離和鱗狀脫離有相似的原因,但它們遠沒有鱗狀脫離危險,並且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修復。由於這種疾病的不斷發展,會形成光滑的侵蝕區,導致雕刻表面信息的完全喪失。

制定病害描述標準後,結合“雲岡石窟洞穴調查”的研究成果,參考考古習慣,制定了描述洞穴保存現狀的規範,主要涉及洞穴的形制、雕塑內容、保存情況和病害情況,還對殘存的泥塑和繪畫內容、施工工藝、保存情況和病害情況進行了描述。

洞穴制圖是繪制病害分布圖的基礎。60年代常廣民熊等人的實測圖(正投影)雖然與現在的實際情況略有出入,但變化並不大,變化只是反映了近半個世紀以來雕塑的變化。但由於年代久遠,原紙已經發黃,字跡和線條有些模糊,無法直接使用。為此,我們先把圖紙掃描進電腦,然後用圖像處理軟件進行清理,去除影響圖像質量的噪聲。經過專門的矢量化軟件處理後,我們得到了滿意的矢量化圖。與洞穴中的實際測量結果相比,圖形的尺寸是準確的。

為了保證病害地圖的準確性,同時也為了直觀地表示洞穴的現狀,在測繪圖上手工標明病害情況或者直接將手工測繪的地圖數字化顯然是不夠的。為此,我們嘗試將影像圖疊加在實測圖下,再繪制疾病圖。但是在實際過程中,用普通的攝影方法是不可能完全解決鏡頭球差和色差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後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劉建國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利用全站儀、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和地理信息處理軟件,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獲得的洞穴照片令人滿意,基本能與實測圖相對應。

在圖形處理軟件中,將矯正拼接後的照片疊加在矢量化的實測地圖下,配合實測的人工疾病地圖,可以在矢量化的實測地圖上繪制出準確的疾病分布區域,然後在地圖上填充圖例。需要指出的是,各種疾病地圖都要分層繪制,以便以後根據不同的需要屏蔽或顯示相應的圖層,得到需要的地圖。

計算疾病面積的方法有兩種:壹種是積分筆,輸入繪圖的比例,沿著疾病的邊界走壹次,計算面積的面積;另壹個是所選區域的面積可以通過地理信息軟件方便地計算出來。疾病圖譜矢量化後,我們還在疾病描述中加入了疾病區域,使疾病描述更加科學。

壹份完整的病害調查報告還應包括以下內容:①雕刻年代、開鑿背景、形制和內容;②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評價;(3)歷代建築和維修、破壞;(4)解放後加固修復實驗和項目的名稱、時間、主要內容、實施者、具體地點和效果評價;⑤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如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層理、節理分布、地下水活動等;⑥巖石(砂巖、泥質頁巖)的物理化學特征,如孔隙度、粒度、容重、比重、機械強度、抗壓、抗剪、導熱、熱膨脹、吸水、透水、毛細吸水等。膠結物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特別是巖石的劣化機理和耐候性;⑦區域氣候和水文;(8)環境汙染,主要包括降塵(數量和成分)和汙染氣體(SO2、CO2、氮氧化合物等。);⑨病害檢測分析,結構,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等。由於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通過調查,以上資料基本齊全,需要補充的主要是巖石(砂巖和泥質頁巖)的導熱系數和熱膨脹系數、病害檢測分析、病害監測等。

疾病描述和疾病圖譜相結合,可以客觀地評價各種疾病在洞穴中的分布規律,並結合檢測監測的結果,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控制因素,進而針對每個洞穴甚至每個位置的不同疾病提出相應的治療和控制方法。例如,光滑的侵蝕往往位於洞穴下盤的墻壁上(現在地面以上約3米)。據原始檔案調查,發現洞內原地面比現在高出約80厘米,雲岡砂巖毛細水高度約2米。洞北壁的原始泉水直接出露在洞內。氣象觀測結果表明,雲岡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幹旱、大風。因此,我們認為洞穴下盤在毛細水作用下的長期濕潤和在風作用下的幹濕交替是洞穴下盤侵蝕嚴重的主要原因。為此,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應該是降低毛細水的高度,而砂巖的毛細水上升高度是砂巖的壹個基本屬性,除非通過添加物質來改變,而很多研究結果證明這並不是壹個明智的方法,所以唯壹的解決方法就是降低洞穴內的地面和地下水位。其實我們在60年代就已經進行過類似的處理,降低地面80厘米,同時降低兩個洞的泉水約1米,沿涵洞排出洞外。事實證明,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對文物的現狀和病害進行調查是文物保護的客觀要求。對於單體文物,由於體積較小,壹般容易變現。對於像石窟寺這樣體積龐大、結構和保存環境條件復雜的文物來說,無疑是壹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手段,更需要基層工作者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的精神和責任感。目前,國內許多兄弟單位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基齊爾石窟等。本文並非最終調查報告,請指正。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維修主要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投入,並設立法定專門機構實施保護管理。1952成立“大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大同紀念碑維修所”。1953年更名為“山西雲岡紀念碑維修研究所”。1957年5月更名為“山西省雲岡文物管理所”。1959年3月更名為“山西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1964年5月,山西省人委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保護標誌,山門東墻上鑲嵌有雲石片。1989年9月,大同市人民政府發文,決定成立“山西省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采取了以下保護和管理措施:

1.依法保護

現行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相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山西省文物保護細則》《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大同市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條例》。

2 .公布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保護範圍。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務院公布雲岡石窟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5年2月首次明確了保護範圍,包括重點保護區、安全保護區、地下安全線三部分,並制定了安全規則;1989年大同市人民政府頒發土地使用證,占510723.883 m2;;1995年8月,雲岡石窟規劃制定時,根據周邊環境的變化,對雲岡石窟的保護範圍和措施進行了調整和修改。即在原有保護範圍的基礎上,增加了絕對保護區,擴大了原有的重點保護區,將安全保護區更名為建設控制區,其中增加了環境控制區。這樣,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地下安全線形成了“上中下立體交叉保護和近中遠多層保護體系”。

雲岡石窟規劃中的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地下安全線(地下安全線是為了防止地下挖掘而設置的,因為周圍有很多煤礦)屬於世界遺產保護概念中的“保護範圍”。由於雲岡石窟特殊的環境條件,具體的管理方式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細分。建設控制地帶和環境控制地帶屬於“緩沖地帶”,因具體條件不同而進壹步劃分。

3.石窟的維護和保護

建國以來,雲岡石窟的廣大文物保護工作者始終堅持在保護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時期影響石刻保存的主要因素,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雲岡石窟的維修保護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壹階段(1950-1973),這壹階段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保護機構,開展大量的保護試驗工程,修繕加固部分石窟,培養保護人才。

1950年,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專家對雲岡石窟進行調查,1955年,專門的保護機構正式成立,1960年,國家文物局召開“雲岡石窟保護大會”,拉開了雲岡石窟科學保護的序幕。

20世紀60年代,技術人員用“丙烯酸酯”對1號窟、10號窟、11號窟的寶塔柱進行化學灌漿粘結,取得了壹定的效果。同時,科學保護人員用環氧樹脂進行了大量的粘結試驗,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1號洞、23號洞、28號洞裂縫的註漿加固,也將部分破碎的落石粘結到安全地帶。在此基礎上,結合傳統的拉錨支護技術,對1號硐室和2號硐室的前直墻進行了錨桿加固和混凝土澆築支護。這些實驗項目為70年代大規模的洞穴加固工程提供了依據和方法,同時也培養了保護人才。

第二階段(1974-1989)主要解決石窟的穩定性問題。

1974-1976中,五華洞(9-13洞)和譚瑤洞(16-20洞)采用檐縫周邊註漿加固,錨桿拉拔,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支撐。洞頂前做了排水工程;防護圍欄內環境改造(包括1-4號洞圍欄、5號洞、6號洞木檐防腐工程);1-4洞穴的挖掘和清理;還進行了巖石風化監測和地下振動測量。項目中廣泛應用的“石窟圍巖裂隙註漿粘結加固”研究成果,獲得1978國家科學大會獎,並推廣到國內部分石窟的加固,如甘肅麥積山石窟、重慶大足石刻等。

經過三年的工程,其他洞穴已陸續加固,洞區小氣候監測和環境監測也已恢復。經過近20年的努力,雲岡石窟的穩定性問題已基本解決。

第三階段(1990-1995)主要是關於石雕的綜合治理及相關研究。

1990年在雲岡石窟召開專家論證會,1991年成立八五領導小組。隨後,在中央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分別撥款,從1991到1995,開展了大規模的石刻綜合治理工作。主要工程有:加固溶洞14、13、29-31、32-5、33-1、33-6;山頂防滲排水;降低和硬化洞穴前的地面;建造保護墻;修建7、8號窯洞防護檐等綜合治理措施,改善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研究方面,我們主要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合作:

1991年,在洞頂建立了全自動氣象站。

對大氣環境質量,特別是粉塵進行了監測。結果表明,雲岡石窟和洞窟的降塵和飄塵超標,這些數據為研究和制定有效合理的保護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有力說明了環境治理的必要性。

在第5、12和16號洞穴安裝了半自動溫度和濕度記錄儀。

對石雕表面的鹽和顏料進行了分析研究,為清洗鹽和保護顏料提供了依據。

本文對19窟檐的構造進行了研究,提出了19窟檐的設計草圖。

1992 10 10月10-1992 10 10月29日舉辦“石窟現場管理培訓班”。

第四階段(1995),這壹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進行環境治理。

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壹直重視環境管理。1987組建了綠化隊,在石窟內做了大量的綠化工作,使石窟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50%以上。

大同是中國主要的煤炭生產基地。位於石窟前的國道109雲崗段是運煤的主要道路之壹,源源不斷的運煤車輛已經嚴重超過了石窟內的大氣環境指標。研究表明,沈積在石雕表面的煤塵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水分發生反應,加速了石雕的風化。為了徹底扭轉這種局面,保護雲岡石窟的文物安全,國家投資2億元在1998新建了壹條運煤專線,同時將原國道109雲岡段改造成旅遊專線,大大改善了雲岡石窟的旅遊環境。

1.用現代檢測手段進行監控和備案。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通過鉆探、物探、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等手段對石窟的地質構造和斷裂發育進行了調查。領養?石雕風化層和含水量的散射檢測:利用差熱分析、X射線衍射、X射線熒光、紅外光譜、偏光顯微鏡和化學分析等手段,對巖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化學成分和結構進行了測試和分析。對石雕表面的鹽和顏料進行分析研究;利用近景攝影技術建立洞穴檔案;同時建立氣象站,對石窟內的小氣候進行多年監測;針對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大氣汙染,從1988開始,對石窟內的環境汙染進行了監測,研究了酸性氣體和煤塵對石雕風化的影響。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初步摸清了石窟的氣候變化規律,找到了影響石刻保存的主要因素,為雲岡石窟更科學的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現有技術手段的維護和保護

雲岡石窟的維修保護嚴格遵循“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即盡可能保留文化遺產的真實性,采用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方法。在石窟巖體加固中,主要采用支護、錨桿加固等工程方法對裂隙進行化學灌漿和粘結。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方法是攔截、引導、鋪設防水層、大規模改善周邊環境。在汙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環境綠化、建窯洞檐、消除主要汙染源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理。同時,為了解決雲岡石窟石雕表面的風化問題,積極開展化學防護材料的研究。

3.洞穴區域的安全工作

1986,我院正式成立保衛科,全面負責洞內文物和遊客的人身安全,維護正常的遊覽秩序。1995雲岡石窟文物警衛隊成立。目前有4名專職保衛幹部和20名警衛,負責對洞區進行晝夜巡邏。

雲岡石窟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安裝於1996,工程正在進行中。這項工程的完成將進壹步加強石窟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