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試教育通常被認為是壹種以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高度重視考試成績、背誦和解題的教育制度,與素質教育不是兩個相對應的概念。
2.這種教育制度是中世紀和近代東亞、歐洲唯壹流行的教育制度,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嚴格的訓練,可以培養出大量的技術人才。但在資本主義改革下,歐美國家在對開拓性通才的需求大增後,逐漸轉向“素質教育”,而東亞國家仍然堅持應試體制。
3.中國應試教育制度的起源:
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很多人認為高考是選拔人才的唯壹途徑。受這種思想的影響,應試教育的氛圍應運而生。
擴展數據:
1,應試教育的積極影響:
(1)開啟公平公正的教育模式;
(2)創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3)可以完全接受基礎知識的學習。
2、素質教育的特點:
(1)總計
所謂“全體”,從廣義上講,就是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人民,任何壹個社會成員都必須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接受壹定時間和壹定程度的基礎教育。
(2)基本:
所謂“基礎”是相對於專業(職業)和定位而言的。素質教育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質”,而不是專業素質或職業素質,使學生有“通識學習”,而不是成為某壹特定領域的“小專家”或某壹勞動職業的“小專家”。
(3)發展性:
所謂“發展”,就是要註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知識和能力,真正把學生的重心轉移到啟迪心智、培育潛能、增強後勁上來。
(4)全面性:
所謂“全面”,就是素質教育要通過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來促進學生的最優發展。因為素質教育應該是完美的教育,指向的是全面的基本素質。
(5)未來:
所謂“未來性”是指未來社會的需求,而不是眼前的升學目標或就業需求。總的來說,教育是惰性的、保守的,總是在試圖讓年輕壹代學習老壹代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百度百科-應試教育
中國新聞網——“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並非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