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wan-Ganz球囊漂浮導管獲得的直接指標為右心房壓(RAP)、肺動脈壓(PAP)、肺動脈嵌壓(PCWP)和心輸出量(CO)。通過公式計算得到的間接指標有肺循環阻力(PVR)、體循環阻力(SVR)、每搏功(SW)、左心室每搏功(LVSW)、右心室每搏功(RVSW)和心臟指數(CI)。如有必要,可通過導管采集混合靜脈血樣本,以確定靜脈氧分壓(PvO)。),間接了解通風功能。
方法:
壓力測量裝置和導管沖洗裝置:
1.調整零點:使換能器與患者心臟處於同壹水平,扭轉三通使換能器與大氣相通。當監視器的壓力值顯示為零時,表示零點調整完成。
2.沖洗每個管腔,使傳感器與壹個管腔連通。
3.準備心輸出量計算機,調整到就緒工作狀態,輸入患者的血液溫度和體外控制冰水溫度。用10ml註射器反復抽吸10ml無菌冰鹽水,將其連接至通向右心房腔的導管末端。
4.在4S內快速推冰鹽水,同時按心輸出量電腦,機器會顯示心輸出量數值。
5.同步記錄PAP、PCWP、BP、HR和RAP。
PAP:通過將傳感器與通向肺動脈的內腔連通來測量。
PCWP:在此基礎上,對導管球囊進行充氣,導管漂浮到肺毛細血管內。
RAP:通過將傳感器與通向右心房的內腔連通來測量。
血壓和心率:用常規方法測量。
漂浮導管的現在、過去和未來
漂浮導管在1970投入使用,即使危重病人在床邊幾分鐘也能完成。雖然放置這些導管並不困難,但為了通過肺動脈插管獲得可靠的血液動力學數據並減少並發癥的發生,壹些培訓和經驗是必要的。由於球囊漂浮導管與傳統導管相比有很多優點,所以在沒有適應癥的患者中使用,在重癥監護室中過度使用,導致很多並發癥,增加死亡率。
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報告稱,在大多數臨床病例中,漂浮導管的常規使用並無指征。這些結果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漂浮導管是壹種診斷手段而不是治療手段。我們用漂浮導管監測危重病人,獲得了大量的血流動力學數據。另外,通過直接檢測血流動力學,我們獲得了豐富的關於血流動力學的臨床知識和經驗。
還應該認識到,盡管無創成像手段的增加和改進,在某些臨床情況下需要使用漂浮導管檢測血流動力學,但只有有經驗的醫生才能完成這壹操作。浮動導管監測的正確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們對血流動力學的認識。它的濫用,尤其是相對缺乏經驗的操作者,會導致嚴重的並發癥,甚至死亡。
前瞻性隨機臨床試驗表明,常規使用漂浮導管不會帶來任何益處。然而,漂浮導管仍然可以用於許多臨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