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論唐代的科舉制度。

論唐代的科舉制度。

迄今為止,人們說起科舉制度,總認為是唐朝繼承了隋朝形成的選士制度,使科舉制度日臻完善,在唐朝到清朝13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對歷代王朝的政治統治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也是基本事實。但是隋朝初年的科舉制度,後來不是這樣的。實際情況是,除了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用人的意圖和科舉制度的名稱不同外,唐代的科舉制度在內容和形式上都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隋朝“十科”的選拔標準被嚴重篡改,重要科目大多被廢棄。用人的價值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毋庸置疑,科舉制度是唐代實現中央集權的基本制度之壹,對唐代的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通常社會上流傳的普遍說法是,公元690年,武則天在洛城殿親自主持了龔升的考試,從而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制度。據記載,在此之前,公元659年(三年),365,438+0年,“春二月,試養壹家,有九百人,惟郭第壹封,張九齡第五住,令亭隨戰祀之”[30]。由此可見,史書所記載的開創“進宮考試”的皇帝應該是唐高宗李治。科舉制度原本是壹種選拔官員和學者的政治措施。最高統治者親臨宮廷考試,公開選拔治國人才,無可厚非。但此時與隋朝相比,科舉考試的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隋朝在其向唐朝演變的過程中,只是借用了科舉制度的名稱、方法和組織形式。按照最高統治者的意誌選擇了考試科目,摒棄了孝、德、禮、義的核心價值觀,大大增加了文才的考試科目和內容。科舉制度很快取代了以前基於推薦選擇學者的制度。唐代科舉考試壹般有兩種,壹種是常科,每年定期舉行,壹種是制科,由皇帝根據需要舉行。永久的題材有秀才、明靜、秀才、秀才、法明、子明、舒鳴、壹史、三史、凱李源、陶菊、童子軍。其中,秀才、明靜、進士、法明、子明和舒鳴是永久的臣民”[31]。與隋代科舉制度設置的十科相比,唐代的六常科只與“文才之美”和“學術之敏優”兩科相對應和相關。這些重要的科目,如“孝道”、“節操”、“節操”、“清廉”、“剛強廉明”、“遵守憲法”,都被放棄了,或者作為輕描淡寫的考察科目,不列為正式程序,不被重視。重文輕智,輕孝輕德,這在唐代的科舉制度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考試方式有五種:後經、墨意、口試、策問、詩詞。整件事都是關於“文學的話”。至於考生,唐朝規定考生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壹是學生,二是鄉貢。通過中央和地方官學規定的學業考試,被派往尚書省考試的,稱為學生。未從庫而學的進士,是向本縣縣申請,經縣州考試選拔,報尚書省考試的進士,稱為鄉貢。自公元736年(唐玄宗二十四年)起,對應試資格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公元807年(唐憲宗元和二年),詔書說:“舉人因官司纏身,曾在各縣做小官。他雖有辭官之術,但不準長官給他搭車,違者停職,考官降級。”[32]此時的公平性和公開性也大打折扣。”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各方面的。通過幾次考試是不可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的。這是壹個簡單的邏輯問題。古代用詩詞歌賦的好壞來選行政官員不是很荒謬嗎?為什麽今天壹個研究古代漢語的專家學者要懂外語?壹般意義上的‘好官’首先是德,這肯定不是考試就能決定的。同時,固定的考試內容很容易讓人喪失創造力,缺乏綜合能力。選拔出來的人才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現實社會?”[33]理論上認為“唐朝繼承了隋朝的科舉制度”是名不副實的。這種變異淡化了隋代科舉制度的基礎,以民眾為主體,以兼容百家的儒家優秀文化傳統為核心載體,以統治者的治國意圖和愛好為選人用人的最高標準,逐漸演變為壹種受皇權支配的官本位政治用人制度,科舉進士成為文人之間的決鬥。這壹制度的形成,不僅有效地促進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和用人制度的規範化、法律化、固定化和偏執化,而且壹次又壹次地加速了高度集權和大壹統的中央集權,極大地推動了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王朝的高峰,壹次又壹次地將這些封建王朝推向末路,最後,科舉制度本身消亡了。唐代科舉制度的變異特征及其對後世社會的負面影響。(壹)變異的主要特征。特點之壹:題材偏廢,重文輕德。初唐開設的科目,如法明、明suan、子明等,都比較實用,可以選拔人才。之後只重明經,考進士二科,廢除明法科,流弊叢生。這是因為明經部重視經典,文人盡可能地背誦經典。長期以來,‘士以經之言為總旨,而不以義為重’;進士科強調詩詞賦的創作,長期以來‘考官以聲疾為是非,只擇浮華’。無論是明經還是進士科,進化到後期都走向了極端。[34]就考試內容而言,明經和進士都屬於文學科目,並不是隋朝“孝、德、義、禮、信、公平、智、文、才、勇”的完整科舉制度。第二個特點:以考試為例,在“試”上談“試”。在隋代,“科研”和“考察”是科舉制度的兩個重要程序。”“察居”是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觀察、了解和認識人的綜合程序,也是被歷史證明了的有效措施科學研究”是通過回答問題來判斷候選人的智能知識的程序。兩者不可相互替代,兩者有機結合才是提升學者的最佳途徑。到了唐代,“在整個選官制度中,選擇主要由考試成績決定”,這表明考察考試制度已經轉變為科舉制度”[35]。科目設置、考試內容、考試方法的變化,清晰地反映了唐代用人價值取向的變化。第三個特點:儒者輕浮,清新,無恥。唐代科舉強調個人文才,忽視道德修養,表現出明顯的“唯才是舉”傾向。由於缺乏全面的考察,只引用“文采佳”標準的文人更為卑微,缺乏家訓約束,行為輕佻;壹旦成功了,妳就野了。時至今日,人們仍能從這壹時期的詩文中感受到輕浮墮落的含義。“唐朝的新興文人...都是特別桀驁不馴的,所以唐代文人與妓女文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即文學創作多以妓女為題材)”[36]。中唐李昭《唐史補》中有壹段故事:“貞元十二年,石屏反益陽公主,蔡南與獨孤叔沈史播為樂,題益陽子,有散雲歌。德宗聞知,大怒,欲廢科舉,後以驅逐石楠、申舒而止。”[37]蔡和姑父杜谷深都是風流文人,所以認為文人中有壹些浮華輕浮之風,所以要廢除科舉。唐代科舉的考前推薦,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像“推薦”,其實還是圍繞語言設置的壹道門檻。由於考前推薦的重要性,學者們爭相尋求名人來評判他們的文章。先是為了拜訪名人,開出重金要求采訪,然後自己投稿,名為《尋知音》。如果名人沒有閱讀和評論,他們會再次投票,這就是所謂的“文雋”。如果文雋得不到評論,它會擋住去路,要求采訪。如此卑躬屈膝,明顯是文人求賢若渴,不要臉[38]。第四個特點:學是為了當官,學不是為了用。唐朝中後期,科舉制度已經嚴重脫離實際,學與用無關。學習是為了考試,考試是為了當官。“士* * *貴,主部褒貶,實為詩文。因此,《儒林外史》清新國風論有壹個缺點...學的沒用,用的也沒用,所以能幹的官員少了。”[39]初唐時,進士、明靜、名算、法明的科目還是並行的。後來,只有進士和明靜是主要科目,實用科目被忽視。隨著官本位意識的提升,人們以做官為榮,實用的科技不能成為進入科舉的條件。(二)變異對後世社會價值取向的負面影響。自唐代以來,年復壹年,科舉考試成為封建統治者彰顯政治價值取向的晴雨表,成為考生從“江湖”走向“廟堂”的直通車。在皇權的驅使下,年復壹年的科舉背後,民本意識日復壹日的被淡化、被忽視、被失落;但是,官本位意識日益發展、壯大、膨脹,這是後世官僚思想和作風的制度根源。社會意識形態是國家政治、法律、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社會觀念的總和。唐代社會意識形態由民本向官本的轉變,反映了統治者實現中央集權的需要。在實現這壹轉變的過程中,科舉制度致力於實效,盡了最大努力。唐代科舉制度的變異,尤其是以皇室為主導的“科舉”制度的建立,影響了中國社會1400多年,並成為這壹歷史時期以來主導知識分子價值取向的主流社會意識形態。古代聖賢所倡導並執著堅持的民本意識開始日益萎縮消失,科舉制度的負面效應日益顯露。”天子是英雄,文章教二曹;什麽都不如,讀書卻高。年輕的話,壹定要好好學習,文章才能立得住;朱子貴滿腦子都是學者。學問勤,螢窗萬卷書;今天三個冬天就夠了,誰笑誰空。”[40]是隋朝至唐朝科舉制度的真實寫照。在皇權耀眼的光環下,進士成為知識分子人生的最高目標,成為體現人生價值的唯壹追求。此時“仕途”和“學道”合二為壹。唐代以後,“教”與“科舉”的概念及其本質區別逐漸混淆,這是“學而優則仕”與“讀書為官”盛行的重要歷史原因。這種由民主呼聲和需求醞釀出來的民主制度,在中央集權達到頂峰時走向了民主的對立面,成為皇權庇護下忠孝的皇家工具。科舉制度的異化過程從官制的角度反映了唐代以後皇權思想的流行和皇權自上而下的系統化發展軌跡。從此以後,歷代各朝各代的衙門官員,都或多或少能體會到皇族的身份和皇權至上的影子。它嚴重扭曲了社會價值觀。為了科舉考試及其後來的繁榮,許多學者壹生都在努力學習。從小到大,他們為考試努力了十年,為當官消磨了人生寶貴的時間。科舉獲勝後,官員成為統治階級中的官僚,統治皇權的附庸和統治的工具。既然有勝利的喜悅,當然就有落地的痛苦。許多人,像《儒林外史》中的老男孩金舟,仍然是壹名學者,並將壹生獻給了科舉考試。有句話叫“負凳提籃如乞丐泥,上課唱小號直如監牢”,“三燭盡,赤子之心焚”。唐代的科舉制度“不僅抑制了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扭曲了許多學者的身心,從而給中國制造了許多不必要的內耗”。【41】嚴重誤導了教育的發展方向。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選拔官員人才的政治制度。雖然科舉制度在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教育起到了壹定的推動作用,與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從來都不是壹種正式的教育制度。把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掛鉤,讓教育陷入壹個誤區。選拔政治人才的科學考試制度的建立,自然改變了學校教育的發展軌跡,中國古代學校教育從此走上了壹條命運多舛的不歸路。唐代以後,學校教育與科舉制度之間的重要性依然存在或被廢除,始終遵循著重校輕科——科舉與學校並重——重科輕校的壹般規律。[42]在科舉制度變異的藩籬中,學校成了考試和訓練的基地,教育成了科舉士人的附庸。隨著科舉制度的變異愈演愈烈,學校教育的獨立性逐漸喪失,教育教學圍繞著科舉展開,社會逐漸養成了壹種重科舉輕學校的風氣。考試內容以經典篇章句子為主,追求華麗的詩詞賦,采用機械的方法,靠死記硬背。不利於選拔培養有真才實學的人才,也養成了空疏的學風。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求知求真理,而是為了名利。這種帶有強烈功利色彩的教育觀長期主導著我國的學校教育。明清取士八股制度是對唐代科舉制度的強化繼承。它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壹。有些人自覺不自覺地把科舉制度與教育聯系起來,這其實是對科舉制度的誤解,是對教育的無知。科舉制度廢除至今已經100多年了。今天,科舉制度的強大生命力仍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教育。以高考為例。“從1905開始,中國廢除科舉制度整整壹個世紀。然而,科舉考試以另壹種形式恢復並存在於中國的教育領域。從理論上講,恢復高考只是恢復高等教育體制的外在組織形式。然而,幾次高考制度的廢除,始終沒有擺脫科舉制度的陰影。高考沿襲了中國歷史上的科舉,對教育實行政治選拔制度,賦予高考選拔的功能。所以有人認為,統壹高考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選官的科舉制度在教育領域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