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流行於江浙壹帶。興起於乾隆年間,名曰譚,最初以第壹人稱敘述者坐唱的形式出現。道光以後,昆曲逐漸衰落,灘泉隨之而來,於是以坐唱的形式移植到昆曲中,每折分為四五段;它是昆曲流行的唱法,簡單復雜,唱起來像鼓,吟誦起來像打詞,拖著昆曲,被稱為乾潭。另外,它是用壹種民歌小調來唱的,以滑稽搞笑的歌曲著稱,叫後壇。到了清末民初,小規模的戲曲興盛起來,全國各地的灘泉都沿襲了戲曲的形式,改為化妝表演。隨著角色的增多和表演的需要,曲調和音樂逐漸演變,形成了各種地方劇種,如蘇劇、甬劇、Xi戲、滬劇等。
上海豫園古戲臺上演了壹場搶救演出,這是壹出已經失傳的雍戲老戲。壹批曾經活躍在本市甬劇舞臺上的老藝術家,近40年來首次登臺亮相,讓人看到了這壹昔日寧波地方戲的藝術風采。
甬劇,原名寧波談春,由曲藝談春演變而來。原名“川客”,曾被稱為“四明戲”、“邕江古樂”。1950年才命名為甬劇,鼎盛時期流行於寧波、舟山、上海等地。甬劇是隨著大批寧波移民傳入上海的。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上海就有了甬劇表演。1949後,上海成立了利群、紫羅蘭等7個甬劇團,1966文革期間全部解散。文化大革命後,上海再也沒有恢復雍劇團。近年來,寧波甬劇團壹直來上海為老甬劇迷們演出。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壹方面地域文化和生活習俗在不斷拉近距離,縮小差異,另壹方面娛樂方式的多樣性和消費者對娛樂的選擇日益豐富多彩。因此,地方戲受節奏、地方語言、演出水平、續演周期、演出場地(必須進劇場)等因素影響,生存難度越來越大。全國各地的地方戲也未能幸免,壹些地方小戲早已停演,實際上已在舞臺上絕跡,如江蘇丹陽的丹戲、南通蘇劇的銅戲、蘇州高淳的目連戲、上海山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