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頒布實施綱要是教育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類學校依法辦學,是在教育領域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系的必由之路。《實施綱要》共分九個方面,全面涵蓋了各級各類學校推進法治建設的目標要求和主要任務,對學校按照法治精神和原則轉變管理理念、手段和方法提出了系統要求。是壹個裏程碑式的文件,對推進我國學校行政管理體制和內部治理機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出臺《實施綱要》的根本目的是督促各級各類學校深刻認識依法辦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推進依法辦學的思路、措施和重點;積極推進依法辦學實踐,加快形成政府依法治校、學校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教師依法教學、社會支持依法治校的新格局,使法治成為政府治校和學校內部治理的基本方式。
2.如何理解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早在1999,教育部就提出了依法辦學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加強依法辦學工作的若幹意見》。《實施綱要》根據現有實踐和新形勢,提出了新要求:壹是全面部署。《實施綱要》抓住了辦學和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對各級各類學校提出了總體要求,並全面推進。二是全面闡述內涵和要求。《實施綱要》根據實踐的發展,全面闡述了依法辦學的內涵、意義和指導思想,系統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措施。三是全面推進落實。《實施綱要》從完善依法辦學自主管理的制度體系、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規範依法辦學行為、健全學校權利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營造學校法治文化氛圍、完善依法辦學評價機制、轉變政府職能等七個方面對學校管理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 把全面提高依法辦學的能力和水平提到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議事日程上來。 四是充分調動壹切力量。《實施綱要》明確了政府、學校內部主體和社會在推進依法治校中的地位、責任、權利和義務,構建了廣泛參與、共同推進的格局。
3.《實施綱要》對學校內部制度建設提出了哪些要求?
《實施綱要》強調,學校要以章程建設為核心,切實推進依法自主管理辦學的制度建設。《實施綱要》明確,學校章程要著力規範學校內部治理機構和權力運行規則,成為依法辦學的基本依據;要求教育部門建立健全章程審批機制,到2015全面形成壹校壹章程的局面。同時要求學校從程序和實質兩方面不斷提高制度建設質量。凡涉及師生權益的重要規章制度,都要遵循民主公開程序,完善師生參與渠道,征求利益相關方意見。學校規章制度的內容應當符合法律保留、公平正義等法治原則,不得違法為師生設定義務,如任意設定罰款等。《實施綱要》還要求建立學校規範性文件審查清理機制。專門機構將根據法律和學校章程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審查和定期清理,以確保學校制度的合法性、適當性、協調性和統壹性。
4.實施綱要對學校治理結構的完善提出了哪些要求?
完善學校內部治理機構,確保依法規範行使和有效監督學校權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實施綱要》要求,學校首先要完善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高等學校、中小學、職業學校、民辦學校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要在加強和改善黨對學校領導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特點,依法完善決策機制,建立相應的重大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完善決策公開和執行效果評估制度。同時,要完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形成決策權、執行力、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治理結構。其次,學校要以教學科研為核心,探索和完善管理制度,克服現實的行政化傾向,實現學術權力和行政權力的相對分離,保證學術權力按照學術規律相對獨立地行使。第三,完善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實施綱要》強調,學校要擴大有序參與,加強議事協商,完善基層民主制度,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學生會等組織,切實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第四,完善社會參與機制,積極拓展社會參與辦學和管理的渠道和方式。
5.為什麽要把家長委員會制度作為中小學依法辦學的重要內容?
在中小學建立家長委員會制度,不僅是促進家校合作與溝通的重要途徑,也是確保學生家長有效參與學校管理、增加學校管理和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完善學校治理機構的重要機制。《實施綱要》對中小學家長委員會的職能、組建方式以及學校與家長委員會的關系進行了全面規定,特別是規定家長委員會在壹些涉及學生利益的事項上應當擁有話語權甚至決策權。要求學校完善制度,提供條件,確保家長委員會在學校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6.《實施綱要》對學校依法自主辦學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書育人是學校的核心職能和基礎。依法辦學,落實師生主體地位,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教育環境,是學校推進依法辦學的立足點和具體體現。《實施綱要》從組織實施辦學活動、構建平等校園環境、保障學生和教師權利、完善學術自由保障和監督機制、推進信息和事務公開等幾個方面對學校依法辦學提出了全面要求。明確了學校在招生、教學、評價等活動中依法實施管理行為的基本規則。要求堅決杜絕教師違反法定義務和國家規定,利用特定職權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強調要大力宣傳校園平等意識,註重尊重和保護學生和教師的權利。要求全面加強學校信息公開和工作公開,建立便捷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公開社會、師生關註的信息,讓師生對學校的意見得到及時反饋。
7.為什麽實施綱要提出要構建平等的校園環境?
建設平等校園是落實教育公平和權利平等理念的直接要求和集中體現。實踐中,壹些學校在辦學、管理、招生過程中制定政策或規章制度,有意無意地違背了權利平等原則,甚至構成歧視。因此,《實施綱要》從平等理念的確立入手,要求以平等對待全體學生為核心,明確學校要在制度和機制上落實和體現師生平等、管理者與教師平等、性別平等、民族平等,消除任何不合法、不合理的分類和差別待遇,特別強調保障殘疾人平等受教育權利要作為依法治校、建設平等校園的重要內容。
8.為什麽要把保障學術自由作為依法辦學的內容?
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保障教師和學生的研究、學習和學術自由是學校自主權的重要內容。同時,學術自由也需要在法定限度內行使。當前的學術失範現象與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有直接關系。因此,《實施綱要》從保障和監督兩個方面對學術管理的體制機制提出了要求,要求學校建立公平公正的學術評價標準和程序,健全完善違反學術規範和學術道德的認定程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
9.《實施綱要》對完善學校內部的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有哪些要求?
當前,教育領域的各種矛盾日益突出,學校、學生、教師之間的糾紛也呈上升趨勢。學校傳統的管理方式面臨挑戰。面對新形勢,學校要依法完善權利救濟和糾紛解決機制,切實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解決學校改革發展中矛盾糾紛的能力。這既是依法辦學的重要要求,也是維護和諧穩定校園環境的必要條件。《實施綱要》要求學校依法建立和暢通糾紛解決渠道,特別是要建立教師申訴或調解制度,規範學生申訴制度,落實正當程序原則,積極運用聽證,確保處理程序的公開公正。針對當前學校安全面臨的巨大壓力和復雜形勢,實施綱要強調,要完善校園安全管理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妥善處理安全事故引發的糾紛,借助政府部門、社會力量和專業組織,積極構建學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學生傷害事故調解制度,通過法律手段構建安全和諧校園。
10.為什麽要加強學校法治文化氛圍的建設?
全面推進依法辦學,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校長、教師和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的意識,是基礎。《實施綱要》進壹步強調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並分別對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提出了要求。要求學校管理者要帶頭增強法治意識,形成依法辦事的習慣,提高運用法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領導上任前,教育部門要以適當方式考察其法律知識和依法辦學理念;要求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師入職、崗位培訓和履行職責的全過程,全面提高教師依法教學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加強和改進學生法制教育,開展“法律進課堂”活動,把法治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11.教育部門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提高依法辦學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依法辦學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制度保障。實施綱要從組織工作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兩個方面提供了具體措施。要求學校將法治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並作為年度工作的專項內容上報。強調學校要有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負責法律事務,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法律顧問協助學校處理法律事務。學校在出臺相關管理措施、簽訂合同、實施改革方案時,必須對其合法性進行評估和論證。《實施綱要》要求,教育部門要更加重視依法辦學綜合評估在辦學和管理評價考核中的作用,減少對具體辦學和管理活動的幹預。要把依法治校作為評價學校領導的重要指標,創新評價機制,廣泛聽取師生和社會公眾的意見。
12.《實施綱要》對轉變政府職能有哪些要求?
轉變政府職能是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關鍵。《實施綱要》提出兩點要求:壹是切實轉變學校行政管理方式,重點是依法監管和提供服務,減少過多過細的直接管理,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學校解決法律問題,為學校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建立健全依法治校的監督指導機制。教育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提高執法能力,依法糾正學校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公辦學校及其責任人問責機制,完善違法辦學行為投訴機制,改革完善行政監督機制,實現依法治校。
13.教育部近期對全面推進依法辦學有哪些舉措和要求?
近期,教育部將根據實施綱要制定具體的依法辦學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中小學和高等學校依法辦學行為規範,指導各地深入開展依法辦學示範校創建活動。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推進創建示範校活動的制度化、規範化,重點推廣壹些典型經驗,促進各級各類依法治校水平的整體提高。
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從新的高度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按照《實施綱要》要求,把全面推進依法治校作為推進學校管理體制改革、建設現代學校制度的壹項核心工作,認真抓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