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壹門新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活動形式。其特點是:以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為目標,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齡特點組織活動,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為中心,以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成長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幫助自己和他人為目標。
二、班級要求1。壹個核心是關註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這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內心的情感體驗,並與其他同學分享。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師具備相應的能力。如與學生心理兼容的親和力;擁有與學生相似的語言;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問題分析能力;有控制整個教室的能力;具備學校心理咨詢的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註意、傾聽等溝通技巧。利用適當的機會增進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2.兩節心理活動課的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心理學原理。
壹個是了解學生的實際,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不壹樣的。另壹個是大多數學生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把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內化到教學行為中去。去年在第三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上,王秀華主任就此進行了專業培訓,也是這個目的。3、三個原則(1)、活動原則
心理活動課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主要獲得直接體驗。而傳統的學科教學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主要獲得間接經驗。心理活動課的主要目的不是傳授心理學知識,而是註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給學生創造壹個放松的緩沖區,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為自己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要實現這壹目標,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活動的主題設計適當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獲得體驗和感受,從而改變認知和行為,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質。
⑵平等原則:20世紀初,美國進步教育運動提出了壹個著名的口號:“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走下講臺,站在學生身後。”這句話我不做評價,但是如果把背改到中間,站在學生中間,不就符合學生的心聲了嗎?也真正體現了師生的平等地位。
學生是心理活動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領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在學科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而學生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心理活動課要求教師放下“為人師表的尊嚴”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好”的新型師生關系。
樹立學生是主體、學生有價值、學生有潛力、學生有悟性、學生能成功的學生觀。我相信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有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有自己的存在價值,有豐富的情感,有反思自己和改正錯誤的能力,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即
學生有必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獲得感悟,從而改變自己的認識和行為。教師對學生的責任不是“灌輸”或“傳授”。
不要替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而是要幫助學生挖掘自己的潛力,學會自助。由於學生之間在年齡、地位、境遇、興趣、需求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心理相通,最容易交流、接受和產生* * *音,相互之間的影響也很大,所以教師要善於運用自助來幫助他人,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參與性原則
壹堂心理活動課的效果如何,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壹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是心理活動課的核心,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必須通過參與活動來獲得。參與度越高,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越豐富,活動的效果就越好,不言而喻。4.四種基本模式(1)認知模式:這種模式突出“知識”,讓學生將外部認知內化為自我領悟。比如初三李震老師教的《贏得別人喜愛的技巧》就是這樣的典範。通過幾次活動,讓學生了解贏得他人愛的三個基本功:主動與他人交談,適當贊美他人,為他人焦慮。(2)活動方式:活動導向,通過發泄、討論、引導、做四個環節,即學生合理發泄、廣泛發表意見、教師正確引導、學生行為改變,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受。二中李文傑老師的課堂就是壹個典型的活動模式。首先,讓學生合理地發泄對父母的不滿,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後老師會引導學生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減少代溝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影響。(3)訓練模式:以思維訓練為主,培養學生的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我在第二期培訓班上的觀摩課《展開思維的翅膀——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訓練》和李文傑在第三期培訓班上的觀摩課《給記憶插上飛翔的翅膀》就屬於這壹類。(4)調節模式:側重於學生不良情緒的調節,如考前焦慮、情緒沖動、煩惱痛苦等,使學生學會情緒調節的方法,學會情緒轉化,自信、積極、勇敢、快樂地面對挫折和考驗。第三期培訓班,李震老師的《告別痛苦經歷》就是讓學生學會解決不良情緒,讓學生體會到很多方法,比如宣泄、轉移、自控等。5.五種活動形式(1)遊戲: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讓學生在遊戲中理解。這種形式生動活潑,學生積極參與,很容易收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