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年作家,江西吉安人,大學教師,黨員。獲中國第二屆火詩節優秀獎,首屆河北省文學藝術獎銀獎。江西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采風學會會員,中國青年文藝學會會員,吉安市作家協會會員,吉安市首屆青年作家培訓班成員,中國詩歌網“詩·江西軍”專欄作家,21世紀新銳作家網散文版主編,桃花都會員,中國誌願者,作品曾在美國華星日報、環球旅報、江西日報、 中山日報、西南商報、九江日報、長江周刊、吉安晚報、中國詩詞報、中學生導報、青年文摘、中國知網、中國作家網、雪魂詩詞等。 他的作品是狗尾巴草。
中文名:王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西吉安
職業:教師
畢業學校:江西農業大學
主要成果:河北省首屆蔡豐獎散文二等獎。
首屆全國作品征集大賽詩歌壹等獎。
河北省文學藝術詩歌第三屆蔡風獎二等獎。
當代文學名著評選二等獎。
“三首詩——詠春”征文比賽二等獎
2014第七屆“認證杯”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絡挑戰賽優秀獎。
第二屆中國學生青少年國學俱樂部-二星國學天才
首屆全國青年自由寫作大賽優秀獎
首屆“南方文藝”杯全國文藝作品征集大賽,文學新苗獎。
“感動江農”2015大學生年度人物
江西省大學生社團文化園“優秀工作者”
2014江西省大學生英語競賽優秀獎
“我心目中的父親”圖片征集比賽二等獎
第四屆輔導員技能大賽“博客寫作”二等獎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楚獲端午節詩歌比賽二等獎。
入圍2015年中國文學獎
入圍2015全球中國大學生短詩大賽。
2015作家獎
代表作:《夢回魏晉》
人物介紹
王,江西吉安人,南昌市大學生村官、高校輔導員。曾獲中國第二屆火詩節優秀獎,第壹屆河北省文學藝術獎銀獎。江西省青年作家協會、吉安市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個人文集《人生如夏花》。
人物體驗
2012至2016在江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在校期間獲得過專業獎學金,專項獎學金,十佳特長生。江西農業大學2013大學生骨幹培訓班學生。江西農業大學三農學會星光教學團隊老師。
獲獎記錄
社會獎項:
2014第七屆“認證杯”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絡挑戰賽優秀獎。
2065438+2004當代優秀文學作品評選二等獎
2014江西省大學生英語競賽優秀獎
2015《我心目中的父親》圖文征集大賽二等獎
2015首屆“南方文藝”杯全國文學作品征集大賽,文學新苗獎
2015河北省文學藝術首屆蔡峰獎二等獎
2015“三首詩——詠春”征文比賽二等獎
2016首屆“全國青少年自由寫作大賽”優秀獎
2065438+2006第壹屆全國作品征集大賽詩歌壹等獎。
2017第二屆中國學生青少年國學俱樂部,國學二星。
2017第二屆教師攝影展優秀獎
2017第四屆輔導員技能大賽“博客寫作”二等獎
2065438+2009《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十四屆“楚··Xi”端午節詩歌大賽二等獎
2019河北省文藝第三屆蔡風詩歌獎二等獎。
在校期間獲獎情況:
2012-2013第壹學期三等獎學金
2012-2013第二學期壹等獎學金
2012-2013學年國家勵誌獎學金
2013-2014第壹學期二等獎學金
2013-2014第二學期三等獎學金
2013-2014學年十大特長生
2013-2014學年“體育藝術與身心發展”專項獎學金
2013-2014《中國夢我的創業夢》榮獲第六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三等獎。
2013-2014在全省大學生社團優秀文化活動展示期間,在大學生社區文化園創建“優秀工作者”。
2014-20152014首屆學月系列“厚德杯”模擬炒股大賽三等獎。
2014-2015第壹學期三等獎學金
2015-2016《感動江農》2015大學生年度人物
作品
夢回魏晉
鐘聲敲響之前,壹曲《廣陵散》千古從遠方竹林傳來。我停止了朝聖,靠在石階的壹角,背對著古廟,閉上眼睛,喚醒耳朵。悠揚的鋼琴曲把我拉回到那個古老而迷人的時代。
坐在鋪著竹葉的地上,燙壹壺菊花酒,或者泡壹壺竹茶,壹陣微風從竹林的縫隙裏吹來,七賢坐在竹下,身著白袍,身前放著竹琴。幾個漂亮的姑娘,甩著這五顏六色的長袖子,隨著竹風,踩著琴弦,在妳眼前翩翩起舞。
夢回魏晉,時間回溯到1700多年前。妳壹個人在高樓裏,自發擡頭,忽見長長的竹林上空飄著形狀各異的雲朵和波浪,如酒樓裏隨風飄揚的酒望。那是在晉朝的天空中隨便遊蕩的名人君子嗎?漫長的歲月,無盡的愛恨;人啊,誰能乘著風回家?與其在世俗官場拉拉扯扯,勾心鬥角,勾心鬥角,不如退隱山林,自得其樂。
那是壹個黑暗而荒謬的時代:英雄們被分成不同的政權;鐵馬錚錚,戰火不斷。統治者被殺被帶走,普通人的生死如空中螞蟻,更不用說那些諷刺謾罵朝綱、嬉笑怒罵的名人了。然而,即使在這種惡劣的形勢下,魏晉名士的風雅意趣依然不減,彈琴唱歌、談笑風生的優雅舉止依然躍然紙上。
在魏晉時期,邊聊天邊把手伸進衣服裏抓虱子,被認為是壹件高雅的事情。《與山居元絕交》壹書中有記載“坐危片刻不可搖,性復必癢”。我覺得這對於有潔癖的現代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想想都會讓人起雞皮疙瘩。無獨有偶,中世紀的苦行僧也贊美虱子,說虱子是“上帝的珍珠”。這種說法優雅而光榮,魏晉名士當然會認同。有些名人對客人渾然不覺,仍然跪著光著膀子只管撿“上帝之珠”,就像動物園裏的猴子抓虱子,周圍沒人,只缺抓虱子張著嘴吃的環節。客人看到主人這麽認真也不生氣。如果他們對這樣高雅的東西生氣,只能說明他們低俗。至於為什麽捉虱子是壹件高雅的事情,我想了很久,但恕不茍同。我們就當個附庸吧。
在這群儒雅的魏晉名士中,我們不得不說這樣壹個文化群體——竹林七賢。了解歷史的人對竹林七賢並不陌生,甚至能把他們的文章背下來。阮籍、嵇康、劉玲、單濤、向秀、王戎、阮賢是竹林七賢的代表。其中七位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他們傾向於在政治上無所事事,在生活上不拘小節。清靜主義經常在竹林裏喝酒唱歌。那個時代的世俗早已被歲月打磨殆盡,只留下他們批判黑暗世俗的珍貴話語和他們自由不羈的傳奇。那段記憶流淌至今,汩汩汩汩,從未斷絕。
妳看,嵇康,壹個在竹林裏擼著袖子打鐵的人,滴下的汗水正順著他古銅色的皮膚往下滑落,在紅臂溝和堅硬的鎖骨處匯聚成壹條輪廓分明的小溪,鉆進層層爛葉,流入土地。歷史仿佛在瞬間開了壹片綠竹林。他用手掌掄起壹把重錘,火紅的鐵牌子與巨錘相撞。火星四處飛濺,“錚錚,錚錚,錚”有節奏的韻律響徹整個竹林,飄進遙遠的時空。這就是最平凡的生活,然而,自由自在的平靜日子沒過多久就被打破了。嵇康在西晉時因政治上的不合作被當局陷害,身陷囹圄,慷慨豪邁。還記得在《世說新語》中記載:“山中,判我東市,精神不變。我彈鋼琴,彈的是《廣陵散》這首歌。我說:袁小妮試著學這個散,我沒和金谷在壹起,廣陵散現在獨壹無二!”有3000名學生寫了。請老師不要允許。現在讀完這些帶著歲月傷痕的古文,我們依然能感受到他生前的心境。是恨還是怒?還是免費的?只有等待沖淡歲月後的解讀。
妳看,唱酒歌的劉玲,他身邊的酒瓶裏裝的是酒聖杜康釀的瓊漿玉液。他壹揮手,拂去長袖,捋去胡須,舉起酒瓶倒在嘴邊,華麗的詩句從他豐滿的喉結中汩汩而出。酒肉過腸,吐的時候是西晉的半天。當壹個人有才華,卻沒有才華,沒有施展的地方,這是壹件痛苦的事情,需要借酒澆愁。我想過很多次,生不逢時,生不逢時,是壹種不幸,但能不違背心意地去愛自己所愛,哪怕平平淡淡,依然是壹種福氣。然而,我們並非不合時宜。相反,我們生活的時代對我們來說是如此幸運,沒有戰爭的硝煙,沒有黑暗政治的迫害。我們可以自由呼吸,自由生活,住在比茅屋好幾千倍的小房子裏,享受多姿多彩的休閑娛樂,卻因小失大,郁郁寡歡,不灑脫。生在盛世,我還是會想起劉玲,想起他經常拉著鹿車,帶著壹壺酒,讓人跟著他,告誡身邊的人:死了就埋了我。當道被白雲弄得筋疲力盡的時候,他會像個孩子壹樣哭,然後迷失。這是壹種怎樣的灑脫情懷,它像壹陣清風,吹拂著那些世故而生銹的心。
妳看,阮籍,鄧光武成,看了楚漢戰場,感嘆“壹時無英雄,立子成名”之人。他三歲喪父,家境貧寒,努力讀書,成為成功人士。他有濟世之誌,充滿了“富則濟世,貧則獨善其身”的精神,渴望進入仕途,建功立業。然而,當這樣壹個荒誕黑暗的世界擺在他面前時,他卻迷茫了。是前進還是後退?內心的聲音給了他堅決的答案:結果,他閉門學習,或爬山近水,或醉酒,或閉口不言;於是,他與嵇康、劉玲攜手進入竹林,唱歌、縱酒、作詩,成就了他“悲憤悲涼、晦澀曲折”的詩風。還記得那句“壹個人開車的時候,忍不住被路和鐵軌窮,反而需要哭。”讓我看清了七尺男兒軟弱的真面目。王波《王騰亭序》中說“阮籍猖狂,窮途末路哭無益”。現在細讀,阮籍生不逢時,對自己才華的不滿還是那麽悲壯。好在有壹群朋友在身邊,忘記自己的不開心,喝酒聊天,吟詩作賦,不會辜負此生。
......
竹林,原本是壹個普通的景觀,走進鄉村和田園就能看到。然而,當學者們走進這樣壹片普通的竹林時,它卻產生了文化史上的奇跡、政治史上的奇跡和精神史上的奇聞異事。歷史常常會開壹個玩笑,在摧毀某種東西的同時,也在塑造某種東西。
孔子曾說:道不行,叉可以浮於海上。對孔子來說,道不在權位,而在人心。人心通暢,事事皆大歡喜。竹林七賢找到了自己的路,或隱或仕,卻又不違背自己的心意,在心靈的廣場上披著枝葉,追尋著生命的意義和使命。
佛教徒說,種就像壹個事業,收就像壹個果實,壹切都是唯心主義創造的。正是,多麽中肯:微笑面對,苦盡甘來自知,不怨天尤人,忠於生活,妳就會得到自己。
回頭看看自己,我們有沒有找到自己,有沒有忠於自己的內心?有人說,這是壹個信仰缺失的時代,行屍走肉,忙忙碌碌,沒有信仰。話雖犀利,但不乏道理。當被記者問及是否幸福時,有的人壹臉茫然,無言以對。更有甚者嘲諷姓“苦”的,各種回答讓人哭笑不得。
想想,真的是可笑可恨。我們住在比茅屋好幾千萬倍的鋼筋水泥房子裏,不用擔心“壹個人凍死”的悲慘。我們吃著比簡單的茶飯好幾萬倍的美食,開著比驢馬舒服很多倍的車輛,更不用說買酒和在熔爐裏鍛鐵來維持生計了。但還是會有那麽多人不開心,不滿足,不快樂,甚至迷失自我:打架殺人,勾心鬥角,勾心鬥角。有時候,是不是應該追憶壹下歷史,魏晉,學習壹下古人?
站在廟前,夕陽爬上樓梯,漫過我的雙腳。山腳下的涼風吹在我的耳朵和太陽穴上,黃昏的鼓聲悄然響起。走向寺廟,我雙手合十,久久不肯離去。
鐘聲響起,我夢回魏晉,找到了平靜。
生活的遊戲——紅樓夢
2010年,新版《紅樓夢》經過半年的拍攝,終於由大衛在中國上映。然而,新版《紅樓夢》並沒有贏得好名聲,卻不斷引來社會各界的輿論。甚至有人評價新版《紅樓夢》:場景像西遊記,音樂像聊齋,鏡頭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動物世界,壹些紅學家紛紛批評。這壹批評發人深省。
有人說:“新版紅樓夢是金錢堆砌的劇,是愛炒作的劇,是缺乏理想主義的劇。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時代,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生活應該被賦予豐富多彩的韻味。但總有壹些文化商人只知道牟利,背離文化主題,迎合低級趣味,惡搞我們的民族文化。2012年春晚的小品《荊軻刺秦》是對文化惡搞現象最有力的控訴。對我們民族文化的惡搞,是對我們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褻瀆。我不是說新版紅樓夢的弊端。在這個“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時代,我們無法改變現狀,但我還是想喊壹聲,盡管人們說話輕描淡寫。我只是認為人生的戲劇應該是嚴肅的。
2009年,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去世。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感到壹絲悲傷和惋惜,就像第壹次看到《紅樓夢》時黛玉之死所帶來的悲傷,不時泛濫,揮之不去。我不是無事生非。我被陳和那個時代的理想主義所感動。
1987年,《紅樓夢》在全國試點,反響熱烈。受到了眾多《紅樓夢》愛好者和紅學家的好評,尤其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被稱為“黛玉的化身”。在大多數人眼裏,陳生動地演繹了曹雪芹筆下多愁善感、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給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很多人願意把她和林黛玉結合在壹起。然而20多年過去了,1987年的《紅樓夢》依然是很多人茶余飯後談論的對象,而飾演林黛玉的陳也壹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然而,誰知道在壹夜成名的那壹刻,年僅22歲的陳並沒有成為天皇巨星。而是像賈寶玉壹樣,看盡繁華,淡出熒屏。上世紀90年代皈依佛門學佛,後在長春出家,入尼姑,像妙玉壹樣出家為尼,但2007年在深圳圓寂。壹縷香魂隨風飄散,哀愁入夜入夢。她的離去給世界留下了悲傷的遺憾。有人說,“她把耍把戲當生活,用生活演戲。”
1984年,年僅18歲的陳經過層層選拔,終於脫穎而出,成為林黛玉的扮演者。從1984年到1987年,《紅樓夢》的陳等演員壹直在為《紅樓夢》的角色拍攝而努力,尤其是陳飾演的林黛玉。了解《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曹雪芹曾在作品中這樣描寫林黛玉:兩彎如蹙額,壹雙眼睛似泣而不泣。狀態有二悲,且是病。眼淚壹點點,氣息微微。靜時如花照水面,動時如弱柳。心比莖知,病不如西。這壹描寫生動地刻畫了林黛玉柔弱多愁善感的形體。然而,扮演林黛玉這樣壹個多愁善感的角色有多難,陳卻用自己的理想主義做到了:當別的姑娘都去休息了,她還抱著厚厚的《紅樓夢》原著,背著臺詞,常常壹坐就是壹天。她默默演繹著平凡,默默釋放著倔強,無言證明著生命的堅韌。
陳1987年在回憶錄《三年壹夢》中說:我有無數個美麗的夢想,都是從這裏開始的。經過三年的訓練,我們成熟了,自信了。希望滄桑不會抹去我們曾經的純真。我多麽懷念四月的圓明園啊!懷念盛開的桃花!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為選擇理想角色並付諸實踐而煩惱的女生。然而,陳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他真的“入戲”了,愛上了自己的角色,以至於無法自拔。陳曾回憶說:“林黛玉成了我解讀路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在那之後,是我人生中壹段無邊無際的時光。雖然我是大家眼中的明星,但是沒有導演敢找我演其他角色。我覺得《紅樓夢》給我展示了壹個精彩的世界,然後它就對我關上了門。在我的表演生涯中,我沒有比這更大的進步了。陳的名字叫林。由此可見她對黛玉傾註了多少心血和情感!
陳壹生完成了兩部戲,分別是《紅樓夢》和《家春秋》,但她的名氣比很多演了壹輩子戲的演員都大。她在劇中傾註的理想主義與當代功利社會相比是如此格格不入:每壹個重要的動作,每壹個不起眼的細節,她都傾註了多少汗水和痛苦。
尼采說:“愛壹切用血寫的文字。”我們說,愛所有用生命演的戲。走在現代都市,沐浴在盛宴中,我們會不會想起那個用生命用真情去行動的女人?那個充滿理想主義的時代?恐怕很少。在這個享樂主義和娛樂炒作的時代,很多人漸漸迷上了粗糙畸形的文化作品,熱衷於各種無厘頭的嘻哈惡搞,漸漸偏離了自己的文化標準,於是我們失去了單純,變得華而不實,麻木不仁。
逝者如斯,經典不可復制,用生命演戲已成往事。1990年以後,我很懷念陳,懷念那個充滿理想主義的年代。雖然陳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我仍然相信壹切美好的事物將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壹樣凝結,總有壹天會像花壹樣重新開放。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的戲要認真。唉,逝者如斯。“紅樓”的時代已經過去,用生命演戲已經成為過去,留下的只有演員的自白:
請不要相信我的美麗。
也不要相信我的愛。
在畫的臉下面
我有壹顆球員的心。
因此
請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傷當回事。
別讓我的表現傷了妳的心。
親愛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個演員。
總是在別人的故事裏
留住妳自己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