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上海:突破高職教師瓶頸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上海:突破高職教師瓶頸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上海市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首期培訓班近日舉行。此次旨在提升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為期三年,涉及上海高職院校15大類所有骨幹教師,隨後骨幹教師將對各學院專業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如此大規模、高標準的培訓,在上海大多數高職教師的印象中還是第壹次——

突破高職教師瓶頸提高教學能力

近年來,上海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為了使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的良好發展趨勢得以延續,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組織了多個調研組深入高校,歷時壹個多月,受上海市教委委托,從6月5日至去年2月,調查發現,本市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來自師資隊伍。

上海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的啟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對上海高職教育的健康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那麽,上海高職教師的現狀如何呢?這次培訓有哪些突破和創新?為此,筆者采訪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琦。

教師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石。

作者:近年來,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對此妳怎麽看?

王琦:從80年代開始探索以來,上海的高等職業教育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到2007年,全市高職院校在校生已達654.38+0.7萬人,年招生6萬人。高職教育已成為上海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忽視的“半壁江山”,是上海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主要載體。

在我看來,高職院校辦學定位明確後,最重要的發展因素是教師。教師是教育的第壹資源,教師的教學水平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但從很多學校的發展現狀來看,瓶頸問題是師資隊伍建設。

作者:這個瓶頸是否與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獨特性有關?

王琦:是的。高等職業教育不同於普通高校的學科教育。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生產、管理和服務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第壹,這類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生產壹線的實際需求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方面,強調專業素質、專業技能和工作流程的教學,同時相對減少對學科理論的追求和前沿未知領域的探索。二是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強調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教學。

第三,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模式上往往不是演繹式的,往往采用真實職業任務為主導的職業活動導向教學。也就是說,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創造壹個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社會交往情境,把教與學的過程看作壹個社會交往情境。具體來說,就是在教師設計的指導下,引導和組織學生心、手、腦並用,教學做結合,獲取知識和技能,完成學習任務,並給予反饋和評價。

教師隊伍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

作者:我們都知道,教師的水平將直接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那麽,目前上海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存在哪些問題呢?

王琦:目前,上海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結構存在明顯問題,需要盡快改善。

壹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近年來,隨著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教師數量不斷增加。高職院校教師年齡結構呈啞鈴形,兩頭大中間小。新增專職教師多,兼職教師多為本科院校退休教師,中年教師缺口較大。同時,青年教師多為普通高校畢業生,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和要求缺乏了解,按照普通高校的學科體系組織教學,缺乏生產技術和生產工藝的經驗,因而職業教育能力較差。

第二,師生比達標的背後隱藏著問題。上海市高職院校生師比除少數學校外,均達到教育部規定的基本辦學條件合格標準,即18: 1,部分學校達到或接近評估指標優秀標準(≤ 16: 1)。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數字的背後是專任和專職教師的短缺。青年教師和兼職教師流動性大,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據調查,有的學校壹個學期結束後教師就超過30人,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成為影響上海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

三是“雙師型”教師較少,專業教師來源單壹。上海高職院校經過幾年的師資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的數量不斷增加。然而,約70%的教師大學畢業後直接教授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而從企業調入的教師比例不超過10%,與既有理論基礎知識又有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相差甚遠。

四是職稱結構失衡。近年來,高職院校通過改善就業條件、專門引進等方式,使高級職稱在教師隊伍中的比例有了很大的變化,全市總體平均水平超過了評價指標優秀標準(30%以上)。但是,也存在分配不均的問題。有的學校在合格指標的20%以下,專業分布也不均衡。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多為公共課或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比例過低。這種高級職稱的不合理分配,顯然不符合高職教育的需要。

確保培訓順利進行的六項原則

作者:本次高職院校教師培訓為推進上海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項目開了壹個好頭。未來的工作將如何開展?

王琦:首先,學校領導的培訓。按照全市31所獨立高職院校和近20所舉辦高職教育的本科院校的規模,每年將舉辦3期培訓班,每期30人左右。預計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對各學院領導進行輪訓。

近期將組織推進教學改革研討會,主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主要內容,為全面推進教學改革做好組織準備。

其次,是專業教師的培訓。按照全市高職院校190個專業的規模,包括約15個大類,組織各學院相關大類的骨幹教師參加。

開展以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的“雙師型”教師培訓班,每年舉辦4至5期,學員20至30人。預計用3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市各大專業建立精品課程樣板,帶動各類院校的課程建設。在不久的將來,將在試點的基礎上開辦壹個“提高教學能力的骨幹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是促進高等學校教學能力提高的骨幹教師,學習內容主要以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為主。骨幹教師完成學習任務後,還將承擔各機構自上而下的全員培訓任務。

作者:高職院校教師的培養是壹項龐大的工程。如何保證訓練的順利進行?

王琦:這次培訓在培訓方法上非常務實和創新。以專業為核心,以項目為導向,采用案例教學,增加企業技能培訓環節。此外,我們還制定了六項培訓原則:

壹是根據本市職業教育和職業院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以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工作,以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為重點,促進上海高職院校快速、可持續發展。

第二,政府、行業協會、學校都要參與組織,各司其職,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工作局面,在市壹級提升教師能力。

再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要牢牢把握教育教學改革這個核心,在樹立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加強教學組織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的改革。

四是培訓工作要爭取行業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充分利用行業、企業和社會各界的資源,包括設備、場地、人員和資金,充分利用現有的培訓基地。

五是依托高等院校、職業教育研究部門和企業集團的專業力量,學習國際和國外省市高等職業教育的新理論,緊密結合上海生產技術的實際情況,開發編寫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較高水平的能力本位教材。

六是創新高職院校教師培訓方式方法,改變傳統的聽課、外出參觀、總結論文的模式,試點實施任務導向、能力提升的培訓方式,倡導學用項目、實訓與課改相結合、實訓與校企合作相結合、實訓與資格認證相結合。

***1第壹頁上壹頁1下壹頁最後壹頁轉到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