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剛果盆地和加蓬爆發的埃博拉病毒與猿類屠殺和猿類肉食有關。同樣,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目前也存在於現代黑猩猩身上。現已確認是從丹頂蟒和斑犀牛體內存在的舊病毒株中變異分離出來的。艾滋病毒最初可能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叢林肉傳播給人類的。西非和中非的叢林肉貿易量估計為每年300萬至500萬噸。對於這些地區的人們來說,叢林肉是飲食中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使其成為壹個重要的產業。研究發現,當地市場上出售的肉類有壹半以上是叢林肉,靈長類動物占叢林肉總量的20%。
盡管非法,但包括馬達加斯加狐猴和猿在內的瀕危物種經常被獵殺以獲取叢林肉。但叢林肉這種動物源可能攜帶人和牲畜的各種疾病的病原體,如天花、水痘、結核病、麻疹、風疹、狂犬病、黃熱病、雅西氏病等。很多情況下,獵人在割肉的過程中,經常會近距離接觸動物的血液等液體,從而被感染。另壹種感染途徑是,壹些肉可能在完全煮熟之前就被吃掉了。
另壹個原因是,非洲主要由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組成,那裏的醫療條件極差,沒有辦法阻止病毒的傳播。在發達國家,傳染病通常可以通過隔離和疫苗生產來預防。然而,非洲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是最薄弱的,建立有效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和提供合格的非洲傳染病相關專業人員至少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非洲新傳染病監測、研究和培訓的基礎設施和支持水平極其有限。在非洲,受過培訓的傳染病專家人數正在減少,從社區衛生工作者到實驗室技術人員,再到病毒學、微生物學、醫學昆蟲學、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