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在長安東,渡水為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
“劉巴雪災”是Xi“長安八景”之壹。灞橋兩岸,河灘寬闊,長橋跨河,垂柳垂枝,碧水藍天無邊。晚春,風吹柳絮滿天飛,就像雪花壹樣。因為“劉”和“劉”是同音異義詞,表示鄉愁,久而久之,灞橋和就成了鄉愁和悲傷的代名詞。
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雄西戎,改淄水為灞水,並建橋,故稱灞橋。帝皇三年(22年),灞橋被淹。王莽認為這不是壹個好兆頭,所以他把這座橋的名字改為常存橋。後來在宋、明、清時期又數次被毀。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陜西巡撫畢元重修此橋,但橋的規模已今非昔比。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總督楊才按舊制修建。這座橋長380米,寬7米,橋旁有石柵欄。橋下有72孔,每孔跨度4至7米,橋柱408根。1949後,為了加固灞橋,對橋梁進行了擴建,將原來的石板橋改為鋼筋混凝土橋。現在橋寬10米,兩邊留有1.5米寬的人行道,大大改善了公路運輸。
巴河是壹條發源於秦嶺藍色山谷,橫貫Xi東部,向北流入渭河的河流。早在秦漢時期,人們就在巴河兩岸築堤植柳。春天,柳絮隨風飄揚,像冬天的雪花飛舞。自古以來,巴水、巴橋和劉巴就與告別聯系在壹起。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了驛站。凡是告別親友去了東方的,大都在這裏分手,有的甚至互送楊柳。唐代有壹種“眾人寄客於此,楊柳贈之”的風氣,文人騷客樂此不疲。因此,這座橋曾被稱為“銷魂橋”,流傳著“年年送別,灞橋上飛雪”的話。從此,“灞橋上的雪景”被譽為“關中八景”之壹。從此,以“雪”為喻,成為詩人“詠柳”的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