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漳州水仙的植物栽培

漳州水仙的植物栽培

黃庭堅的詩“仙淩波生塵襪,水滿微月”,朱的詩“水中仙從何處來,綠袖白”蔣特立的詩“香香自信高質,故與相諧”,康熙的詩“詩人們空自抒情,卻不知淩波第壹花”,秋瑾的詩“嫩白應雪,香香不讓梅花”都在其中

據蔡阪村張氏族譜記載,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河南官員歸隱故裏時,渡過洞庭湖後從水面上撿來兩朵水仙花頭,帶回家鄉種植在圓山腳下的琵琶阪。從那以後,水仙花大量繁殖,並蔓延到鄰近的村莊。到清朝末年,水仙花面積已達800多畝,遠銷吳越等地。據《隴西縣誌》記載,隴西為閩中第壹水仙,其根(鱗莖)截至五嶽,冬季花開。

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介紹,明代景泰年間,贛州山麓官員張光輝從家鄉退休,途經江西吉水。他在山澗旁看到壹株優雅美麗的奇葩,愛不釋手,拿回老家花園種植。出乎意料的是,圓山周圍的土壤、水質、氣候非常適合水仙的生長,水仙似乎在這裏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歸宿。從此,水仙與漳州人結下了不解之緣。關於水仙花的各種美麗動人的傳說也在漳州這片沃土上流傳開來。如民間故事《金燈百葉》和話劇《水仙》,將水仙的兩大品種金燈百葉詮釋為勇敢善良的戀人。這對後來由現代藝術家創作的戀人,成為漳州火車站候車室和東山華府酒店大堂巨幅壁畫中的壹對主角。還有壹首方言歌謠《水仙情歌》也在九龍江畔唱道:“水仙花開笑,杜詩梅與哥哥深情。天崩地裂,海枯石爛。”

水仙已經成為漳州的驕傲。“這是世界上唯壹的名花,世界上沒有別的地方。”這是圓山腳下清朝光年間遺留下來的對聯。這副對聯表達了漳州人民對淩波仙深深的愛。在圓山腳下,還有壹個種著水仙花的地方,仍叫花園。毫無疑問,這個花園就是500年前張光輝種植水仙花的地方。物以稀為貴,古樸典雅,水仙早年也被蒙上了壹層神秘的面紗。當時盛傳水仙只能種在山腳下的幾塊地裏,隔了壹棟樓就活不成了。花農對水仙花種植技術諱莫如深,甚至有人說山裏只有水仙花。這些傳聞已經成為歷史,但因為這些淵源,中國第壹個水仙花藝術展覽館在圓山腳下的蔡阪村建成。漳州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仙。水仙已成為漳州人吉祥美好的節日禮物。胡阿祥的農民在過年的時候,通常會貼上含有水仙花的對聯,並在大廳裏懸掛帶有水仙花圖案的年畫剪紙。從漳州走出去的海外池子人也視水仙為本土花卉。1984和1997分別被指定為漳州花卉和福建花卉,並當選為10中國傳統名花。

“水開則奇,水沈則骨,玉沈則肌。”水仙純白的花朵點綴在翠綠婉約的葉片間,晶瑩剔透的花瓣上有壹頂金冠,花朵由綠花撐起,纖細婉約,水潤,形成壹對黃白綠的圖案。她不艷麗,也不多姿多彩,卻多了幾分端莊美麗和婀娜多姿。在寒冷的冬天,她真誠地向人們傳達了壹種美好的品質和壹種美好的感情,使人們認識到生活的本來面目和真正意義。也許這就是水仙花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