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原是唐朝都城長安的壹個地名。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在這裏教藝人,後來它與中國傳統戲劇聯系在壹起,成為藝術組織和藝術家的代名詞。“梨園”的由來,在清九年(1804)進士、嘉慶所著《武縣祠誌》中有記載。"...我遊覽了京城,見到了老郎廟的神(指玄宗)。相傳唐玄宗年間,耿封共工之子為名士雅山(衣衣舞),賜姓李,以養其宮中子弟。光喜梨,故值梨樹遍天下,故稱梨園。後代的祖先。..... "現代的李有白寫了《梨園考》,考證了梨園的起源。在唐中宗(705-710),梨園只是皇家禁園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果木園。郭牧花園裏有送別廳、酒亭和體育場,是皇帝、皇帝的親屬和貴族們宴樂的地方。後來,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下,梨園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這裏有壹個種著果樹的簡易果園,到了唐代逐漸成為“梨園子弟”練習唱歌、跳舞、戲曲的梨園,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所集音樂、舞蹈、戲曲為壹體的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本人擔任過梨園的崔公(或崖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或院長)。在崔公手下,有兩個隊伍:編修和樂營將軍(又名奎靈)。李隆基為梨園撰稿,經常指導當時的翰林學士或著名文人編寫節目。例如,詩人何、和李白都為梨園寫過舞臺劇。李隆基、雷海慶、公孫大娘等。都擔任過樂迎江的職務。他們不僅是才華橫溢的著名藝術家,也是孜孜不倦的導師。詩人杜甫在《看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壹詩中,感嘆公孫大娘的舞姿豪放,“似壹舍夕陽,飛龍翼前天使;她開始像壹個霹靂,發泄它的憤怒,就像河流和大海。”這首詩的序言裏,說有個書法家叫張旭。自從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他的草書有了很大的進步。唐玄宗李隆基依靠這些優秀的創作者和導演,創造了壹大批表演藝術家。唐玄宗時期(712-756),所謂“開元史聖”的封建經濟文化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僅造就了壹批國內外著名的作家和詩人,而且在舞蹈和音樂領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梨園》誕生於唐代的沃土。
梨園的孩子分為坐部、立部、小部、男部、女部。壹般來說,坐的部分是優秀的演員,樂手坐在大廳裏演奏。舞者人數約為3至12,舞姿飄逸,伴有絲竹細樂。裏布是普通演員,樂師站在堂下表演。舞者有60到80人,舞蹈氣勢磅礴,氣勢磅礴。伴隨的樂器是鼓和鑼(即金雉),體積巨大。小部門是兒童表演隊。此外,還有舞蹈系,分為文舞和簡舞。皇家音樂、舞蹈和歌劇學院,有如此龐大的編劇,而且男女都有,出現在1000多年前,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梨園到底在哪裏?因為時間久遠,現在找不到確切的地址。有人認為梨園位於Xi東部臨潼縣驪山靈修峽。有人認為,在Xi市東南角的曲江池壹帶,漢武帝修建的怡園地址附近的春林村有100棵梨樹。有人認為梨園在安東北,唐大明宮東側附近,三華裏吳門村。有人認為在禁園內或附近,今天(Xi安以北、渭河以南);還有人說,未央區和大白楊村在今天Xi安以北5華裏,但不管梨園在哪裏,它確實是培養和訓練藝術家的地方。焦芳是壹個類似梨園的組織,主要排練歌舞和戲劇。唐高祖·李元世在禁區建立了壹個教學工作室。由於唐代經濟繁榮,加上唐代對樂舞的熱愛,養育了數萬樂師,現在規模也相當大了。開元二年(714),玄宗將原屬太常寺的樂師劃出,設立“左右教坊”,教授流行樂。左右教學車間的職責不同。壹般來說,右邊的舞者多,左邊的歌手多。
焦芳的演員有男有女,大多數是女演員。像宜春美院,都是女歌手女舞者。宜春書院的演員多為妓女,從《焦芳集》中可以了解妓女的壹些生活情況。
“妓女進宜春醫院,叫‘我老婆’,也叫‘前頭’——往往在地板上(按;唐玄宗)也在前面。他家還在教學車間,叫‘內家’,常年給飯。運氣好的叫‘十家’,給第壹套房子,也壹樣給。出,特恩人十個,後輩有師,賜勞十個。有幾十戶的,還是叫十戶。每個月的26天之內,母親可以出嫁,如果沒有母親,嫂子可以出嫁。十家將倒,余妻並坐內教坊。我老婆生日,她媽媽,阿姨,姐姐,妹妹都允許來,都是對的,都是對的。”
妓女進宜春醫院,溫飽有保障,有的有宅基地,但生活沒那麽自由。只有在每個月的26號和他們的生日,他們才能見到他們的母親,阿姨,姐妹和其他親戚。
這位女演員在初唐時期也被稱為“妓女”。唐玄宗李隆基振順說:“當初皇帝在魯,趙運氣好,有能歌善舞的。”《新唐書·王選傳》中記載“山東主將趙元禮,有壹女,能歌善舞,幸為太子(指玄宗)。
黃贊初,焦芳最著名的演員,在唐朝的時候,他的才華和品德是首屈壹指的。開元年間,擅長演參軍戲。每次獻計,都有人說:“黃贊綽,玄宗失蹤了壹天,閆隆覺得不舒服。”平日裏對皇帝百依百順,經常開玩笑,對他的主子有所警惕。妳經常解決問題,拯救災難,妳被稱為“滑稽英雄”。張野虎和黃贊卓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善於參軍,擅長瓚瓚(壹種古代管樂器,以竹為管,蘆葦為口,漢代從西域傳入)和瓚瓚(壹種古代弦樂器)。安祿山作亂,玄宗壹同入川。李是鹹通(860-874)的壹個演員。他擅長演參軍戲,精通旋律,擅長唱歌,音色悲涼曲折。京城少年爭相模仿,稱之為“彈彈”,編了《嘆百年》等歌舞。他感受到了唐懿宗的寵愛,被授予無所不知、無所不知、衛將軍等文武職位。、李默、馬、、何、等著名音樂家。
宋、元、明三代均設焦芳司,清雍正七年(1729)廢止,改為和合司,任務與焦芳司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