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訓第二部分:如何開好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和普通班會雖然屬於同壹個班會,但是有顯著的區別。壹般來說,班會可以分為固定班會、臨時班會和主題班會。所謂“普通班會”是指前兩項,即固定班會和臨時班會。“固定”的概念是壹周壹次,或者幾周壹次。首先,要明確班會的概念。和所有學科類的課類似,班會也是學校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壹種課。從字面上看,就是以班級為單位,甚至以教室為主要活動陣地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會議。就現實而言,班會通常是班主任根據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方式。在班會上,班主任不僅對學生進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還註重培養學生的科學審美、個性心理和社會實踐。簡單來說就是學生的日常生活習慣和他們日常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其覆蓋面可以涉及到習慣養成教育的培養和總結很多方面,比如起床、早上洗漱、上學放學、課堂紀律、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參加勞動、課外活動、日常家務參與、晚上作息等等。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壹些良好的日常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加他們的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豐富他們的學校生活和業余生活。其次要明確的是,主題班會和普通班會雖然屬於同壹個班會,但是有顯著的區別。壹般來說,班會可以分為固定班會、臨時班會和主題班會。所謂“普通班會”是指前兩項,即固定班會和臨時班會。“固定”的概念是至少時間是確定的,壹周壹次,或者幾周壹次。普通班會通常是班主任根據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方式。在班會上,班主任不僅對學生進行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還註重培養學生的科學審美、個性心理和社會實踐。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養成壹些良好的日常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增加他們的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豐富他們的學校生活和業余生活。主題班會明顯不同於臨時班會和固定班會。總的來說,主題班會是指在某壹階段圍繞某壹主題開展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班會。而主題班會內容集中,方向單壹,即其主要功能是德育,即借助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其實這裏的“思想道德”的含義是壹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有多寬?這麽說吧,它的延伸,其實完全觸及了積極情感態度的感染教育,正確價值觀的引導,高尚審美情趣的鼓勵和思辨。主題班會形式新穎多樣,讓全班同學盡可能地發揮“會”所要求的作用,力求使“會”形成非常突出的效果,並在會後加以延伸,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加強班集體建設。主題班會是教師根據教育教學的要求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壹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開展教育的活動。主題班會形式靈活、主題突出,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生活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引導者,更應該重視主題班會的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然而,許多班主任對主題班會重視不夠,壹些主題班會被弱化、異化、片面化,其德育功能無法真正實現。為此,我根據自己的實踐,總結了以下對策。第壹,克服班主任“壹包到底”的現象,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主題班會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尤為重要。主題班會的成功取決於學生的參與態度和創造力。學生的主動性越強,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因此,班主任的角色應該是“思想者”或“導師”,在主題和形式的選擇上要下功夫,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班會的準備、組織和開展中,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學生,大膽任用學生,把平日裏的老師講臺變成今天學生展示的舞臺。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準備、組織和參與,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認識,班會的教育目標自然會得到有效實現。第二,克服“讓學生隨波逐流”的現象,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多班主任只是壹個發起者,或者是被動的“附和者”(同學們議論紛紛)和“旁觀者”(他們並不知道班會的全部內容,也不參與總結和講評,更不要說引導了),甚至是冷漠的“旁觀者”(坐在教室裏壹邊批改作業壹邊看班會的進展)和平庸的“參與者”(。所以很多主題班會看似熱鬧,其實效率很低。班主任壹定要根據學生實際設計每期的主題班會,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決不能以忙、學生素質差為借口推掉。第三,克服主題“脫離實際”的現象,關註學生的實際和思想意識。有的班會以片面好玩為主,把主題班會變成文藝晚會、聯誼會;有的班會過於註重形式,把主題班會變成時事教育,內容大而空,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教育目標模糊。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很難實現主題班會的啟迪、理解、愉悅、道德教育和行為引導等功能。因此,主題班會選擇的內容必須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包含思想教育。主題班會在選擇內容時,要註意兩點:(1)關註大多數同學遇到的問題、矛盾和困惑;(2)關註可能對學生全面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問題。第四,克服教育過程中的“虎頭蛇尾”現象,深化德育外延。可能很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理解:班會結束,任務完成。然而,道德教育的目標真的達到了嗎?如果在準備主題班會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班會活動壹結束就放松下來,只滿足於學生的情緒激動而不做深入細致的落實,那就真的是“虎頭蛇尾”了。其實就算是很成功的主題班會,我們在其中的作用也是無法估量的,因為學生的思想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壹個班主任不可能僅僅通過幾次主題班會或者活動就把學生教育好。教育的任何活動都是滯後的,更何況壹個主題班會。要讓主題班會真正起到教育作用,絕對不能忽視最後壹個環節,就是主題的深化和成果的鞏固,也就是班會結束後,班主任要進行後續教育。第五,善於抓住教育的機會。做壹名班主任,壹定要“眼觀八方,耳聽八方”,抓住壹些有利的教育機會,在適當的時候召開主題班會,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畢業前夕,壹位擔任九年級畢業班班主任的老師發現,雖然學生們都在忙著為畢業復習,但思想卻很復雜。他們面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的“壓力”,對未來沒有太大信心。在這個關鍵時刻,班主任經過反復思考和精心策劃,決定在全班召開以“十年後再說”為主題的班會,作為理想未來教育的活動,並要求每壹個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十年後,妳、我、他會做什麽?總有壹天,我們會在壹起。妳想告訴大家什麽?主題班會結束後,大家暢所欲言,全班同學情緒穩定,註意力集中,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勤奮學習的氛圍更加濃厚。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全班同學終於在畢業考試中取得了好成績。六、結合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班會。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向青春期的過渡階段。他們感情沖動但難以控制,容易接受新事物但興趣不持久。所以主題班會的形式不能太單壹。除了比賽、文藝表演、討論辯論等通常的形式外,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帶學生到課堂外進行現場主題班會。比如去海洋館做壹次海洋科學考察,去戒毒所和警察、戒毒患者座談,節假日騎自行車去郊區感受大自然的耕耘,去貧困農民或教育紀念館、博物館參觀,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初中生對感性的東西接受能力更強,高中生知識面更廣,抽象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發展。他們總是更關心政治和社會,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組織班會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壹點。七、引入多媒體工具,強化直觀效果。現代社會充滿了誘惑:豐富多彩的電視和電影節目,各種電子遊戲和雜誌都吸引著青少年的註意力。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只用幹巴巴的說教來教育,就很難激起學生參與的興趣。利用多媒體工具,可以通過錄像帶領學生去不易到達的地方或重溫過去的歷史;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快速獲得大量信息;音樂可以渲染氣氛,帶動活動高潮。據相關研究表明,人們可以記住1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50%從視覺獲得的知識,如果將音頻和視頻結合起來,可以記住65%的內容。因此,正確使用多媒體工具可以促進學生接受觀念,提高教育質量。主題班會結束後,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兩件事:(1)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信息,掌握學生思想感情的變化並繼續引導,力爭每次活動結束後,在學生心中留下有價值的東西,並使之在行動中有所表現。(2)班主任要監督班會上做出的決定的執行情況,讓學生從現在做起。比如,以“妳為集體做了什麽”為主題的班會結束後,班主任要及時表揚那些關心集體利益、為集體做好事的同學;對於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老師要及時批評指正。只有這樣,主題班會才能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