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旅遊和愛美的天性
人離不開自然。人們依靠自然來生存和發展。他們除了向大自然索取動植物、空氣、陽光、水等不可或缺的物質外,還常常從自然美景中獲得審美享受的精神食糧。馬克思對此作了精辟的論述。他說:“人比動物越普遍,他賴以生存的無機自然的範圍就越普遍。在認知領域,植物、動物、礦物、空氣、光等構成了人類意識的壹部分,有時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有時作為藝術的對象,它們構成了人類精神的無機性,即精神食糧。”
自然作為物質材料,只是給人以生存的條件,而作為精神食糧,它升華了生活之美,給人以“極致的視聽娛樂”,以身心美的享受為樂,獲得了撼動氣質、產生藝術靈感的情感興奮。它和音樂的旋律、繪畫的形象、詩歌的意境壹樣美,給人描繪出無盡的美感。這是人區別於動物和原始人的高級精神享受。因此,到大自然中去進行審美旅行,是人類認識美、享受美的高尚活動。自然和社會歷史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兩大環境。在社會環境中,有真、善、美,也有假、醜、醜。社會工作有歡樂,也常有悲傷和煩惱。而自然環境(除了應該避免的災害)作為審美對象,以其純凈、樸素、多彩的美給人以無限的快樂,使人獲得生命的和諧。對此,恩格斯深有感觸,他說:“自然是壯麗的。為了脫離歷史的運動,休息壹下,我總是帶著愛奔向自然。”(致喬治·威廉·蘭普洛夫,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63頁)這說明,放松和勞逸結合是人類生活接受大自然美的熏陶的需要,也是人類大腦獲得精神保健和生命和諧運動的重要途徑。
欣賞自然之美,也獲得美的巨大感染力。它能陶冶性情,凈化心靈,使人忘卻煩惱,擺脫雜念,達到壹種純凈自由的精神境界。恩格斯在這方面有過真實的經歷和發人深省的真知灼見:“妳抓住船頭桅桿的纜繩,看看被龍骨沖走的海浪。它們濺起白色的泡沫,遠遠地飛過妳的頭頂。再看遠處綠色的大海。波濤洶湧,永不停息。陽光從無數閃光的鏡子裏反射到妳的極限,綠色的海水與藍色的鏡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陽融成奇妙的顏色,於是妳對世界上敵人及其陰謀詭計的所有憂慮和記憶都將消失,妳將融化在無限自由精神的驕傲意識中。”(《風景》,見(馬克思和西格蒙德論藝術,第四卷,第393頁)的確,大自然所創造的美好形象、美好精神、美好風格,能使人心胸開闊、品格高尚、心靈純潔、陶冶美好情操。範仲淹寫見“春日寧靜”和“心曠神怡,忘盡侮辱”,劉禹錫寫“晴空壹鶴,引詩到碧霄仙子”,都是美景感人性質的佐證。因此,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美麗,是美化心靈、激發藝術靈感的壹大樂事。
愛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對自然美的熱愛。魯迅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瑤草為花。如果不是傻逼,我會理解,會感動。”這反映了人人都愛自然美的客觀事實。馬克思和恩格斯也對人類的愛美之情作了生動的描述:“在自然的懷抱中,資產階級的枷鎖被解除了,瑪麗·弗勞爾可以自由地揭示她固有的本性,所以她揭示了這樣壹種旺盛的生命,這樣壹種豐富的感情,這樣壹種對自然的狂喜……”(《神聖家族》,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17頁)。因為自然美既是自然物的客觀性,也是美學家的主觀感受,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可見,人類愛美的天性與自然美是和諧的,這就是自然美悅人效果的本質。
所謂愛美的天性,就是人類長期審美實踐形成的天性。馬克思的著名論斷“勞動創造美”也包含了勞動創造審美能力的含義。他說:人的五官能感受美,比如耳朵能欣賞音樂,眼睛能感受形式美,這是長期環境美的結果。人們的愛美之心是壹代壹代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走向自然,激活遺傳給我們的愛美天性,同時在獲得自然美無私給予的精神食糧的同時,進壹步提高人類的審美能力,升華人生價值。願人們張開雙腳奔向自然,擁抱自然美,提高鑒賞美的文化素質,重塑人們的文化形象,從而推動創造美的偉大事業。
第二,旅遊與人類文明
什麽是旅遊?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說:“旅遊是現代社會居民的壹種短期的特殊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的特點是:偏僻、業余、享受。”(引自喬秀葉主編的《旅遊美學》)這種“享受”主要是旅遊中的審美享受。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有了閑暇時間和消費支出來滿足這種精神享受,於是旅遊活動蓬勃發展,遊客數量急劇增加。旅遊是壹種從經濟消費中獲得精神愉悅的現代生活方式。
旅遊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高度文明的審美享受。美學家葉朗說:“旅遊本質上是壹種審美活動。沒有審美,旅遊又如何?旅遊涉及美學的所有領域和所有形式的美學。旅遊活動是審美活動。”(旅遊離不開審美)的確,旅遊涉及到自然美、藝術美和生活美的豐富內容。它以旅遊風景為核心,涵蓋了秀麗的山水、花草樹木、昆蟲、魚、雲和日月等自然風光,亭臺樓閣、寺廟寶塔等人文景觀,現代建築,雕塑、繪畫、詩詞楹聯等文學藝術,民俗、集市、建築等社會風貌...並且多方面獲得美感。旅遊還是在吃、住、行、購、娛中享受生活,真的是壹種綜合的審美享受。
旅遊與人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旅遊業的繁榮是近百年來現代文明發展的結果。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旅遊業蓬勃發展。相反,旅遊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騰飛。因為旅遊業的三大要素——旅遊資源的開發建設、旅遊設施的現代化、旅遊管理的科學高效,必然會導致各經濟部門和文化產業的協調發展,產生綜合效應。為了使旅遊的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協調發展,形成旅遊文化的立體結構——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精神文化層面,必然影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諸多方面,產生整體效應。因此,中國提出了“旅遊業促進社會發展和繁榮”的政策,許多旅遊城市提出了以旅遊業為主導推動整個產業大發展的口號。可見,旅遊是伴隨著現代文明發展,促進現代文明建設的社會活動。
現代旅遊對提高全民族的現代意識具有積極意義。無論是在提高民族素質還是個人生存價值方面,都具有開闊視野、解放思想、培養文化的深層次意義。旅遊業有利於改革開放,促進經貿發展,用旅遊業唱響經貿大戲,促進內地落後地區到沿海發達地區開拓視野,利用旅遊資源脫貧致富,倡導適度消費加快資金周轉,政府倡導旅遊,人們辦旅遊、參與旅遊的意識增強,旅遊不再被視為閑散。商品經濟和文化消費的觀念被旅遊之風吹到了落後地區的人心。其他方面難以突破的禁錮感,通過旅遊的渠道被突破了。出國旅遊熱帶來的觀念更新與文學
精神覺醒的潛在作用是無法估量的。大量外國遊客來華,大量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回大陸旅遊,給海外經濟文化帶來新鮮營養。這種由旅遊形成的國內國際循環,在拓展新的經濟理念、吸收現代文化意識方面具有彈性功能,無疑對深化改革開放起到了催化作用。
旅遊是弘揚民族文化、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徑。旅遊景觀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各種古建築的結構形式、建造技術、圖案和雕刻都體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內涵。文物古跡直接展現歷史文化。民俗、詩歌、神話傳說等旅遊文學作為壹種流動的旅遊資源,承載著民族的性格、心理、精神和倫理。觀看這些旅遊審美對象,自然會受到國家現代化的影響,培養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這是建設現代精神文明的深厚土壤。香港作家華莎在《母女漫遊中國》壹書中寫道:“我想踏著祖先的足跡,細細品味五千年的燦爛文化。我要以子孫的胎記來認金蛟龍,認古老的東方。”由此可見,反映歷史文化、凝聚先民精神品格和智慧的旅遊景觀,會給人以思想啟迪、精神鼓舞和文化藝術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