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現在的就業形勢如何?

現在的就業形勢如何?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壹步擴大,全國和我市就業形勢嚴峻。但在國家和我市出臺的壹系列刺激措施的作用下,4月份以來用工需求穩中有升,全年就業形勢呈現先抑後揚的態勢。2010在國際經濟環境有所改善、國內現有政策導向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預計我國及我市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有利於保持我市就業形勢穩定。但考慮到勞動力需求形勢仍不樂觀,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有限,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明年全市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但總體比今年好。壹、2009年北京市就業形勢總體特點(壹)本輪金融危機以來出臺的促進就業政策綜述。去年9月,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開始顯現。為應對危機,國家及時出臺了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逐壹公布。同時,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教育部發布的《國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公告》中,公布了20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舉措。在國內外失業率上升、就業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市密集出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六個壹”、“新六條”、“十五條”。降低企業人力成本,為企業“減負減壓”,通過休假、縮短工時、降薪等方式減輕減員壓力,提高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降低企業社保繳費率。加強就業培訓服務,提高職業技能。提供科研助理、村官、社區崗位等就業機會,解決大學生就業。加強城鄉統籌,將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小額擔保貸款、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向農村延伸,擴大農民轉移就業。(二)2009年就業形勢分析在壹系列促進就業政策的作用下,隨著經濟形勢的逐步回暖,全市就業形勢總體平穩。1,整體就業呈現穩步向好的趨勢。今年以來,在壹系列保增長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北京經濟在今年初觸底並逐步回升,季度增速分別為6.1%、9.4%和12.8%。預計年增長率接近10%。經濟形勢的放緩必然會對就業產生直接影響。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環比增幅從2008年二季度的2%下降到今年壹季度的-1.5%,二季度略有回升,三季度增長1.2%。該市城鎮登記失業率自5月份以來不斷下降,至9月底達到1.77%,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全年預計控制在1.82%以內,低於年初2.5%的控制目標。2.各行業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偏差明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的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經歷了從“二、三、壹”到“三、二、壹”的演變,第三產業成為吸納剩余勞動力和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今年以來,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延續了這壹趨勢。6-9月,三次產業增加值和就業比例分別為0.95︰25.4︰73.65和2.4︰22.12︰75.48。但從行業來看,各行業增加值和就業的增長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金融、科研開發、教育衛生、文化等行業附加值在增加的同時,對就業的需求也在增加;制造業、建築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在不增加就業的情況下實現了增加值增長;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增加值為負或為零,但就業人數保持增長。進壹步分析各行業的結構偏差,制造業、金融業和信息服務業負偏差明顯,交通運輸、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正偏差明顯。與2008年末相比,信息服務、金融、制造等行業的偏離度下降更為明顯,反映出這些行業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對就業的貢獻在明顯下降。行業本身的特點,外部環境的變化,各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決定了不同的偏離方向和程度。3.各區縣就業增減分布不均。近年來,按照建設四類功能區的要求,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各區縣就業呈現不均衡發展態勢。以城鎮登記失業率指數衡量,今年6月5438-9月,東城、西城、朝陽、海澱等總部要素特征明顯、勞動力素質較高的區縣和順義區等經濟增長較快、人口管理較好的區縣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全市同期水平。但轉移就業壓力大的房山、門頭溝、生態涵養區等產業轉型地區的登記失業率高於全市水平。從各區縣登記失業率變化來看,同比下降的區縣為東城、西城、朝陽、海澱、順義、豐臺、通州、門頭溝、平谷、密雲,同比上升的區縣為房山、懷柔、延慶。4.國有和集體經濟就業下降,非公有制經濟就業明顯增加。今年,我市國有和集體經濟就業人數有所下降,但非公有制經濟就業人數明顯增加。6月5438-9月,我市國有和集體經濟從業人員總數分別為654.38+0.84萬人和654.38+0.47萬人,比去年底分別減少3.7萬人和2553人,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3765.438+0.7萬人,比去年底增加近4.2萬人。說明我市今年出臺的促進就業政策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明顯。二、當前需要註意的問題(1)勞動力需求形勢仍不樂觀。隨著勞動力供給規模的不斷擴大,勞動力需求形勢不容樂觀。以全市各行業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衡量,2009年前兩個季度各行業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總體呈明顯下降趨勢。雖然三季度各行業普遍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但部分行業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繼續大幅下滑。其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住宿和餐飲業勞動力需求景氣指數分別為94.9、98.9、92.9和114.6,同比分別下降27.2、1.4、25.1和35.9個百分點,顯示勞動力需求增長。(二)第三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有限。2000年以來,北京市第三產業結構的偏離出現了壹些新的特點。第壹產業結構的偏離度延續了壹貫的正偏離趨勢,表明其勞動力轉移壓力仍然較大。第二產業結構偏離度在2004年之前開始呈現出由正值向負值偏離的趨勢,絕對值呈現出逐漸增大的趨勢,反映出北京市第二產業的吸納能力從2004年開始逐漸增強。第三產業結構偏離度從2000年開始為負值,但絕對值逐年減少,反映出近年來北京在發展高端服務業、提高附加值、增強競爭力的同時,創造的就業機會較少,但對發展低端服務業和吸納就業較多的中小企業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導和支持。(3)產業布局調整導致常住人口和就業人口空間布局差異明顯。近年來,隨著北京產業布局的進壹步優化,城市常住人口和就業人口的空間布局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壹方面,常住人口傾向於向郊區轉移,常住人口在二三產業的就業壹直在緩慢下降;另壹方面,由於第三產業向核心區和擴展區的高度集中,大量不住在這壹區域的就業人口迅速湧入,導致城市就業密度迅速增加。這種居住與工作分離的現實必然會帶來壹系列問題,比如加劇城市交通擁堵,增加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的難度。(四)落後的體制和相關政策的缺失影響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北京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從2003年以來壹直保持在20萬左右,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很多,有經濟周期波動的原因,也有就業觀念需要轉變的原因,但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教育體制可能是根本原因。在招生、教育課程、人才培養機制等方面缺乏長遠規劃,造成勞動力市場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此外,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還存在政策體系不健全、創業環境亟待改善等問題,也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就業渠道的拓展。(5)就業培訓“分量輕”,影響培訓效果。近年來,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國不斷加強就業培訓服務,如啟動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陽光工程”。但各種就業培訓服務的實際效果並不明顯,因為這類培訓服務還是“分量輕”,訂單、高端技能、長期輔導的培訓相對欠缺。要適應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根據不同勞動者類型提供相應的培訓,以增強就業培訓的實用性和層次性。3.2010年北京市就業形勢判斷基於2010年我市就業環境分析,綜合判斷2010年北京市就業形勢將好於今年,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1)全國和北京市經濟保持平穩上升態勢,為就業形勢的改善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目前世界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作為滯後指標的就業數據也呈現向好趨勢。根據IMF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最新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有望實現3.1%的增長率,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從國內情況來看,預計明年中國經濟的重心將逐步從保增長轉向穩增長、調結構。我們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壹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外向型經濟轉型升級,逐步穩定政府投資規模,增強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能力,推動經濟由政策驅動型向內生增長型轉變。從我市情況看,根據我市經濟周期、產業發展、需求支撐的運行規律分析,2010年我市整體經濟將處於恢復期中期,預計2010年北京市經濟增長將保持在10%左右。(二)中國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雖然經濟形勢明顯好轉,但影響我國就業增長的制約因素很多,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第壹,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將長期存在。據預測,2010年,我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8.3億,城鎮勞動力供給約5000萬。但從需求情況來看,只會創造4000萬個就業崗位,勞動力供求缺口將達到10萬左右。二是新增勞動力的專業技能素質與崗位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初級勞動力過剩與高技能勞動力短缺的局面並存。三是大量失業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因自身技能素質無法滿足崗位要求,難以實現再就業和就業轉移目標。第四,當前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滯後影響仍將持續,中國外需環境改善尚需時日。部分行業和企業經營困難,用工需求疲軟。(三)首都就業形勢仍面臨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並存的局面。從勞動力供給來看,城市勞動力供給規模將繼續擴大,這主要是由於後危機時代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對國際人才和留學人員的吸引,高校畢業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化進程中外來人口和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從勞動力需求來看,近年來北京經濟增長保持了較高的就業彈性,特別是在壹系列保障民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促進作用明顯,但有效需求增速明顯滯後於供給增速。今年以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許多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濟效益不佳;明年,在全國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資金成本、水價、電價等生產成本的上漲,將進壹步擠壓利潤空間,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也必然影響用工需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北京建設國際大都市和發展高端產業所需的高端R&D、商務、金融人才和技術工人明顯短缺。部分企業和社區“失業”,大學生就業困難。目前自主創業環境不完善,勞動報酬缺乏吸引力,創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方式和配套政策達不到適齡勞動力的預期水平,很多人選擇自願失業,不僅增加了未來的就業壓力,也造成了勞動力資源的閑置或浪費。四。政策建議(1)繼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協調發展。當前,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我國經濟企穩向好,我市經濟進入持續上升通道。種種跡象表明,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世界已經進入後金融危機時代。在此期間,我市經濟發展的亮點將是在穩定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優化產業結構。要充分發揮首都的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總部經濟,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產業集群。推動第二產業升級增強就業吸納能力,鼓勵第三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和生活服務業,繼續挖掘第三產業就業吸納空間,促進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協調發展。加快多中心產業布局,實現常住人口和就業人口良性發展。(2)加強政策創新,引導大學生多元化就業,完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進壹步加大創業專家指導團隊和創業項目資源庫建設,加強大學生創業培訓,設立大學生創業資助標準,落實大學生創業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實現大學生就業渠道多元化。(三)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中的主導作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擴大中小企業市場準入,加強中小企業產品政府采購,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通過創業板拓寬融資渠道,擴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對中小企業擴大就業、吸納新增高校畢業生和農村勞動力給予財政獎勵,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吸納就業中的主導作用。(四)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城鄉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壹是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強化公共服務促進就業和緩解失業的作用,建立服務大學生、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的就業長效機制,提高就業服務能力;二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推進城鄉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主要包括加強基層服務力量,提高基層人員素質,創新服務手段,滿足城鄉勞動力日益增長的就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