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體系結構、組織方式和目的
實踐教學的設計理念
◇教學內容體系結構、組織方式和目的
結合近年來國內外電子材料及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電子科學與技術(固體電子學)的固有特點和本課程的特點,並考慮到本專業在我國我校的重要影響,我們在設計課程體系結構、組織方法和教學內容的目的時,主要把握以下三個原則:
①介磁半導體結合是本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培養特色;
②運用材料-裝置-系統的組合,拓寬學生的知識結構;
③把材料-裝置-集成-包裝-設計作為壹種社會需求。
同時,在教材建設方面:
以循環滾動的形式,每三年進行壹次評審改造,采用壹次采購、壹次編制、壹次規劃的建設思路。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九章:電子材料概論、導電材料、電阻材料、超導材料、半導體材料、介電材料、光電子材料、磁性材料、敏感電子材料。系統介紹了電子信息產業涉及的主要電子材料的制造方法、結構特點、電磁性能、元器件設計、應用開發等基礎知識。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和要求,第六章和第八章為重點,第二章和第三章為自學,其他章節壹般為講解。
實踐教學的設計理念
以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為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為目標的實踐教學設計理念。
在既定的實踐教學設計理念指導下,精心細化教學內容。實驗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集中在:
(1)理論聯系實際,實驗內容新穎,應用性強。實驗教學特別強調理論教學和實驗環節的結合。4學時的理論教學內容重點從電子材料的制備工藝、微觀結構和性能評價與元件制作的關系,分析電子材料制備過程中涉及的常用方法和關鍵步驟,並比較這些方法的適應性。教學內容來源於科研項目,有新意,有學術性。學生開展的實驗項目均來源於科研項目的研究內容,實驗內容新穎,技術手段先進,從而保證了實驗內容的學術和技術先進性,增強了學生從事科研的意識。
(2)從材料工藝、測試分析和性能表征到零部件制造的整個教學過程。本課程的實驗教學內容從電子材料的制備工藝、微觀結構與性能表征、元器件的結構設計與試制三個方面展開。通過工藝實驗,使學生熟悉電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工藝和關鍵工藝,了解和掌握關鍵工藝參數對電子材料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充分認識電子材料制備技術和工藝控制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學生在過程中制作的樣品的微觀結構和電磁特性,使學生掌握電子材料物理化學特性的常用評價方法和介電、磁電參數的表征技術,從調整材料制備工藝、控制微觀結構和相組成、優化電子材料電磁特性三個方面培養學生進行電子材料研究的意識。根據不同材料樣品的理化性質所表現出的特定功能,嘗試制作不同功能的元器件,培養學生應用電子材料功能特性的能力,使學生獲得壹定的元器件設計開發能力。
該課程的實驗教學強調學生科研開發素質和生產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實驗教學方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實驗教學環節和實踐環節與學校的科研開發和企業的工業生產相結合。對電子材料與器件制造的了解,拓寬了產業視野,使學生充分了解本學科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地位。實驗教學除了利用學校的科研平臺開展實驗教學外,還結合本學科科研成果轉化的合作企業進行深入的實踐教學,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
(2)采用分組實驗與集中討論相結合的“互動式”實驗教學方法。在導師介紹要進行的實驗的基礎上,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在完成本實驗或實驗工作間歇(如等待設備升溫)後,對實驗原理、實驗技術和方法、實驗現象和結果以及本實驗所涉及的科學研究和工業應用進行討論,使學生盡可能從實驗中加深對基本原理和知識的理解,充分了解基本的實驗技術和方法,充分認識科學研究的實驗思想和工作精神。
綜上所述,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新穎實用的教學內容、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保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1)加強工藝實驗課程,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經過近五年的實踐證明,學生的實踐能力普遍提高,受到了企業的極大歡迎。我的專業連續三年保持96%的就業率,得益於課程和實踐的改革。(2)校際合作,通過交流促進課程改革。我校的課程改革與同行學校如天津大學、Xi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協調統壹體制改革,同時保持各自特色。如電子科技大學45年來壹直保持在國內外電子陶瓷和磁性材料領域的影響力優勢,在課程體現上以這兩個方面為主流,輔以其他方面,促進校際合作,保持特色,共同發展。
二。電子材料教學大綱(電子科學與技術-固體電子學專業-68學時)
1.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
2.預備課程:
固態物理,材料的物理化學,磁性物理,介電物理。
3、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的
電子材料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壹門重要專業課程。電子材料主要包括電子材料的基礎知識,如制備方法、結構特點、電磁特性及影響因素、元器件設計及應用開發,以及該領域的最新進展。為電子材料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更深入地掌握介電物理和磁物理的基礎知識,具備從事電子材料生產、研究、應用和開發的基本能力;本課程是後續專業課的基礎,直接與電子元器件和電子材料的測量相結合。
4.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要求
第壹章電子材料導論
1).電子材料的分類和特性
2).無機電子材料
3).有機電子材料
4).電子材料的表面和界面
5).電子材料的常用微觀分析方法。
6).電子材料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第二章導電材料
1).金屬導電材料
2).電極導電材料
3).厚膜導電材料
4).薄膜導電材料
5).復合導電材料
6).導電聚合物
第三章電阻材料
1).電阻材料概述
2).線繞電阻材料
3).薄膜電阻材料
4).厚膜電阻材料
第四章超導材料
1)簡介
2)超導材料的基本性質和理論基礎。
3).低溫超導材料
4).高溫超導材料的發展現狀
5).高溫超導材料的結構特征
第五章半導體材料
1).半導體材料的壹般特性
2).鍺和矽半導體材料
3).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
4).ⅱ-ⅵ族化合物與硫屬半導體
第六章電介質材料
1).電容器電介質材料
2).鐵電材料
3).壓電材料和熱電材料
4).微波陶瓷介質材料
5).玻璃介電材料
6).有機介電材料
第七章光電材料
1).固體激光材料
2).半導體發光材料
3).光纖材料
4).透明導電膜材料
5).其他光電材料
第八章磁性材料
1).材料的磁性
2).軟磁材料
3).永磁材料
4).旋磁材料
5).壓磁材料
6).磁光材料
7).其他新型磁性材料
第九章敏感電子資料
1).敏感材料的分類
2).力敏材料
3).熱(溫度)敏感材料
4).磁性敏感材料
5).濕度敏感材料和氣敏材料
6).離子敏感材料
7).電壓敏感電阻器材料
8).有機敏感電子材料
根據專業的特點和要求,第六章和第八章是重點,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自學,其他章節壹般講解。
動詞 (verb的縮寫)課時安排:**68課時。
第65438章+0。電子材料介紹(2小時)
第二章。導電材料(0小時)
第三章。電阻材料(第0課時)
第四章。超導材料(5小時)
第五章。半導體材料(6小時)
第六章。電介質材料(20小時)
第七章。光電材料(5小時)
第八章。磁性材料(20小時)
第九章。敏感電子材料(6小時)
實踐鏈接:12實驗,10 ~ 20課時。
七、教材
《電子材料》,李,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磁性材料》,蘭·,等。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無機電介質,李標榮等。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八。匯編說明
本大綱由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學院電子材料課程建設組編寫。
教學條件
1.教材的建設和使用
《電子材料》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固體電子學專業)的壹門重要專業基礎課。本專業非常重視“電子材料”及相關主要教材的建設。其中有3部教材被列入高校工程電子規劃教材,獲得電子專業優秀教材壹等獎1。
現行教材《電子材料導論》是我校李教授等人綜合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編寫的。該書經全國高校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教學指導委員會批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出版。本教材立足於我國高等教育學科調整後的現狀,以拓寬專業,增強適應性,大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宗旨。將原來分散在電子材料與器件、半導體技術、光電子技術等專業的課程濃縮整合為壹門新課程《電子材料導論》。與其他同類教材相比,具有鮮明的特色。根據我校本專業的特點,主要講授磁性材料和電子陶瓷,輔助教材為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磁性材料和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電子陶瓷。
《電子材料導論》第二版正在編輯出版中。為了構建本課程的立體化教材,還將編輯出版《電子材料習題與解答》、《電子材料實驗教程》和《多媒體電子教材》。
2.教具
1)習題及參考答案。通過多年的教學積累,包括教學中各種參考資料上的習題和練習,學生平時的作業,試題等。,我們收集了很多,準備進壹步豐富,單獨編輯出版。
2)知識拓展。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我們收集了許多參考資料,包括書籍、論文、網站、國外培訓資料等。,作為課外閱讀材料,然後經過充分的準備收集到本課程的網站上,讓學生通過泛讀進壹步了解本課程的前沿發展。
3)專業方向指導。為了方便學生更多地了解這門課程和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全院範圍內選擇壹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老師作為指導老師,進行壹對壹的咨詢,甚至在指導老師同意的情況下直接參與具體的項目工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實驗教材與平臺建設。
本課程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要電子材料的基礎知識,如制造方法、結構特性、電磁特性、元器件設計與應用等,我們為課程提供了豐富的配套實驗,為實驗提供了良好的綜合實驗教學環境。為了配合教學,我們編寫了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同時,課程實驗安排為測試實驗、課程設計實驗和綜合大型過程實驗三部分,分別開設在本課程的專業實驗室、科研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本課程專業實驗室占地150m2,每周輪流進行實驗。兩個科研實驗室的課程設計由各課題組自行安排,每年6月底安排壹次校外大型綜合實驗,變傳統的開會講故事為實驗。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驗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非常受國內用人單位的歡迎。
4.實踐教學環境
1.功能和設施齊全的多媒體教學環境;
2.專業實驗室建設包括:工藝設備、測試分析儀器、耗材、維護經費的準備。
3.良好的校外互動實踐環境:成都宏明電子科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由全國著名電子元器件骨幹企業成都宏明電子有限公司與我校共同出資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
5.網絡教學環境
本課程教學網站直接設在電子科技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可以保證網站24小時開放。它提供了基本的網絡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和交互資源,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習題自測、實驗輔導、參考資料、視頻資料、網絡課程、教師簡介、重點難點、專題設計等。下壹階段的目標是進壹步維護、規範、豐富和提高。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
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
根據電子材料的特點和基本教學規律,通過本課程組多年來的不斷探索和改革,該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實驗教學和考核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課程特色是明顯的。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運用“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課堂教學中重點與共性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等方法。“校內實踐教學與校外實踐基地相結合”、“輔導答疑與課外活動相結合”、“理論考試與實踐技能相結合”等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專業意識”和“創新意識”,使畢業生在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及相關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
教學手段
1.課堂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的結合;
傳統教學法是教師在普通教室使用黑板、粉筆和教案進行教學的壹種教學方法,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是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使用投影儀、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媒體進行教學的壹種新型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了本課程的Powerpoint多媒體講義。講義圖文並茂,寓教於樂,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有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通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還可以節省傳統板書的時間,增加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板書與黑板上的計算過程的恰當結合,既能讓學生感到厭煩,又能讓學生的思維與老師同步。
2.現代教學方法-在線教學:
這門課程還充分利用了現代教學手段。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為學生的自學和復習提供了便利,也大大增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打破了師生、生生之間的相對隔離。這種互動幾乎是實時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實現,如電子郵件、BBS、網上聊天等。教學大綱介紹了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電子課件是課堂講課用的PowerPoint多媒體課件,它被制作成網頁的形式,便於學生在課前預習和復習課上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電子教案(Word文檔)指出課程中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並進行講解。通過在線練習,學生可以得到關於自己學習過程的及時反饋和有針對性的診斷,讓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網絡與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可以實現虛擬圖書館、虛擬實驗室、虛擬教室,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在線提問,在線回答,可以隨時回答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在線討論是學生和教師參與的自由論壇,學生也可以相互交流經驗。
3.輔助教學手段——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我們還精心設計了相關實驗,如陶瓷顯微結構的觀察、PTC熱敏電阻的阻溫特性、PTC熱敏電阻的伏安特性等。通過這些實驗,學生可以全面掌握電子陶瓷的結構、成分、雜質、缺陷以及工藝過程對電子陶瓷的結構、性能和電子工藝的影響,加強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
4.科研成果轉化為教材。
通過將本學科的前沿技術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學,為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保證了課程教學的先進性。
教學效果
電子科技大學學生評價體系由育人、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表達、作業五部分組成。
摘自:/b/1025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