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當第壹秘書的經驗選[三篇]

當第壹秘書的經驗選[三篇]

#體驗#簡介:對新事物了解不夠。工作中經常憑經驗做事,用以前的工作套路處理問題,說明我在工作中不夠大膽。因此,我們需要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以下是的更新。

蒂希

因為工作需要,我去了壹個縣的貧困村當第壹書記。我雖然在農村長大,但離開農村幾十年了,尤其是這幾年,對情況不熟悉。我當第壹書記的時候,是劉奶奶第壹次進大觀園。

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和工作,我到農村挨家挨戶,調查了解,有壹些關於農村、農民、農村工作的知識記錄,這是我的體會。

這幾個月來,我意識到在農村基層工作很難。

面對基層工作,我們常說“上面千條線,下面壹根針”,形容基層工作的事務紛繁復雜,需要處理。深入基層後再仔細評論這種語言,是不合邏輯的,也是不現實的。壹針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時識別幾千條線。面對各種任務、精神、要求、工作等。,下面這個針只能選擇性的認識,或者混淆,或者否定。這也導致了法律法規政策宣傳普及不足,各項農村政策難以落實,是計劃體制現象的反映。

在扶貧工作面前,有各種針對“三農”的政策,真正落實到農村的政策,總是有始無終。尤其是那些不全面、不普遍的政策,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和各種關系,往往被選擇性地執行,不能成為惠農政策的好處。

然後,各個部門的政策都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政,面對農村基層無法形成合力。比如有很多優惠政策需要配套資金,有權的人可以享受,需要享受的村、戶、人卻沒有權力。很多貧困村沒有集體經濟,或者說集體經濟薄弱。即使有集體經濟,由於種種原因也很難讓所有村民共享。於是,各種優惠政策成了水中之月,鏡中之花,差距越來越大。

對於村幹部來說,非國家聘用,補貼有限,個人素質和知識水平不高,還得養家糊口。成員之間因黨政、家族、祖業、各種利益而產生不同的矛盾和糾紛,於是要麽爭權奪利,要麽老張擡桌子——各管各的事,各種矛盾利益交織在壹起,難以形成合力,從而導致各項政策和具體工作無法落實。

基層“第壹書記”的選拔,對於加強黨的基層建設,精準扶貧,化解農村工作矛盾,凸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壹書記”雖然農村工作經驗不多,但他們在政策把握、信息掌握、知識水平、個人能力、時間精力等方面,以及在村班子成員和村民之間,壹般都沒有利益沖突。經過壹段時間的工作學習,結合農村基層幹部的實踐經驗,能夠對各項政策的落實起到壹定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也對農村盡快脫貧致富起到積極的作用。

偏激

8月5日,* *我告別了不滿6歲的女兒,帶著單位領導的囑托來到* *成為村裏的“第壹書記”。

第壹次去貧困戶曲碧秀華家,看到壹家五口坐在院壩裏發愁。得知我是從市裏來的“第壹書記”後,他緊緊地握著我的手說:“楊妳要多給我寄點錢,不然我這輩子都活不下去了。”離開他家後,我反復回憶他說過的話。撫慰金能徹底改變壹個家庭的困境嗎?我認為,精準扶貧首先要從思想上幫助貧困村民脫貧。

鄉村要脫貧,農民要致富,離不開產業發展。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後,我帶領村“兩委”制定了種植養殖發展規劃,大力推廣“幫扶單位+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從我到村裏開始,在我的努力下,村裏陸續成立了13個合作社。目前已種植茶葉400畝、藤椒100畝、魔芋200畝,並由壹個養羊大戶分別投資了藤椒養豬、養雞合作社。全村76戶貧困戶全部入社分紅,既促進了全村經濟發展,又保證了全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收入。

精準的貧困戶動態管理是我們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加清晰直觀地掌握* *貧困戶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家庭成員情況,我們探索提出了“三圖三表”的工作方法,實現了* *扶貧工作的信息化、數據化、網格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針對貧困戶想發展又缺資金的問題,* *創建了“扶貧專項基金”,讓貧困戶意識到自己是扶貧的主體。“做得越多,激勵越多;妳做得越好,獎勵就越高。逐步擺脫“等、靠、要”的思想,在貧困戶中逐步形成人人想做事、能做事、把事情辦好的良好氛圍。目前,基金銀行已籌集資金11.8萬元,已幫助46戶貧困戶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打開自己的駐村日誌,在扶貧路上的500多個日日夜夜裏,我深深感受到“第壹書記”的路是壹條務實之路,是壹條黨和群眾的關愛之路。只有妳真正為群眾辦了實事、做了好事,群眾才會稱贊妳。

提索

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不堪,是村裏道路的真實寫照。落後的交通限制了這個村莊的發展。

怎麽會沒有辦法脫貧呢?在壹年多的時間裏,575萬元的道路建設資金陸續落地,14公裏的村道硬化,13公裏的聯道全部打通,徹底解決了村民出行難的問題。道路暢通了,“心路”也打通了。還是要繼續努力,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在金盆村,很多村民守著土地卻不知從何下手。* * 6月,165438+10月,工作組牽頭成立了基層農校。我們班有時在姜地裏,有時在玉米坡上,有時甚至搬到豬圈牛棚裏。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村民們對產業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就這樣,“樂興畜禽養殖合作社”應運而生,豬、牛、羊都養起來了。合作社和貧困戶的55頭牛全部入股,每賣出壹頭,分紅1000元。2000多只林下雞已經從為貧困家庭建造的20個雞舍中釋放出來。如今,600畝生態李子樹欣欣向榮,與* *師範學院合作開發的光伏發電項目,讓全村的產業發展有了新的希望。

隨著易地搬遷政策的實施,村民們的新房夢實現了。現在,所有的新房都建好了,愛心企業向貧困戶捐贈了20臺電視、冰箱、洗衣機。利用醫院資源開展義診和健康講座是我的必修課。經過壹年多的駐村幫扶,我們已經開展了10多次健康講座,治療了200多人。

去年9月,金盆村發現儲量1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田,隨即開始天然氣開采。我們村“兩委”不能只看這種上門行業熱鬧。經過摸底調查和推薦,我們派了5個貧困戶到礦業基地工作,現場租了兩間房子,7個貧困戶直接脫貧。

展望2017,貧困戶將搬進新房,種植養殖業也將迎來循環發展。村民真的有希望,我和村民也經歷了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熟悉,再到愛情的過程。

如今的金盆村,道路四通八達,新房壹棟棟蓋起來,產業壹個個形成。扶貧路上所有的艱辛,也變成了我心中珍貴的回憶。今後,我應該更加積極主動,更加堅定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