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成功的關鍵是需要壹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做好新課程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素質,是基礎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壹項系統工程。2012年秋,我縣榮幸地在全市率先成為省級課改實驗區。我校作為實驗區先進學校之壹,在縣教育局、教師進修學校等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下,齊心協力做好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保證了教師培訓工作與課程改革的推進同步進行,並適當超前,使教師與新課程同行,煥發新的生命。
第壹,平等交流、討論、對話、合作,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壹。以教師為本體是我校校本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出發點。在培訓中,主要讓教師以平等參與的方式探索新課程的理念和實踐。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教師在活動、表演、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歷和理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借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想法,達成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提升。
教師培訓的形式應多種多樣,以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鼓勵他們全心全意地參與培訓工作。1,專題講座。我校在組織教師參加省市骨幹培訓、縣課改通用培訓、縣新課程學科培訓的同時,紮實開展校本培訓,邀請專家、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和經過培訓的輔導員授課,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各學科的大綱和課程標準。培訓師將學習內容制作成幻燈片,圖文並茂,突出重點,讓教師很好地理解其精髓,深刻理解各科改革的切入點和對教學實施的建議,從而指導教學實踐。2.看視頻。展示有爭議的視頻片段,視頻中老師的行為反映了老師嘗試新課程理念的願望,但並不完美。觀看後,組織教師分組討論,反思壹些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及其對學生的影響,明確新課程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新要求。3.教學觀察。加強“三班”(研究班、報告班、示範班)管理,積極開展“如果我來上這個班”討論,同時派出骨幹教師外出聽課,通過聽課、寫心得體會等方式匯報學習成果,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4.案例分析。認真收集壹些教學案例,定期組織教師配合備課組並進行點評,幫助教師從感性經驗中產生理性認識。5.經驗分享。根據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問題(如“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如何讓學生積極探索”、“如何做好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工作”等)。)以及教師在課改中的疑惑和困難,定期組織教師沙龍,讓教師們暢談自己的想法,交流自己積累的經驗,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和做法。6.教學反思。教師的教學反思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促進有效教學。反思對於教師如何學習教學以及教師從教學中學到什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校把教學反思作為壹種培訓形式,要求每位教師對自己教學中的課堂結構、教材處理、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提問和習題設計進行回顧和反思,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並定期在教研組進行交流。多名教師的教學論文和教學設計方案在省、市、縣三級雜誌或比賽中發表或獲獎。
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參與是實施新課程的前提,因為他們最終決定了課程實施的方向。經過反復的“頭腦風暴”,我校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行者和只知道“教”的工匠,而是壹群教育理念正確、懂得反思技術、善於合作的探索者。在課堂上,我們學校的課改實驗老師把4的加法放到了孫悟空分桃子的活動中,讓識字與生活、遊戲緊密相連,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成為了真正的“學霸”。我校課改實驗教師在今年的縣級精品課程評優中獲得語文、數學、美術1。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紮實的師資培養。
第二,在培訓、實驗、開發、研究的同時,加強培訓資源建設。
因為我們學校采用的是平等參與的培養模式,所以培訓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培訓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信息提供者、發布者或標準答案的審核者,也不是傳遞上級行政命令的“制定者”。培訓師成為參與者的“幫手”和“合作者”。“學員”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成為了培訓者的“參與者”、“夥伴”和培訓內容、形式的積極創造者,因此成為了非常豐富的培訓資源。給壹定的壓力,給壹個舞臺,老師們就能把積累的能量釋放出來。我校舉辦了“走進新課程”系列競賽,教師們在活動中互相討論,團結協作,共同提高。我校青年教師在省市課改專家講座、縣課改示範課程中獲得好評,在縣課改學科優秀課程評比中獲得壹等獎。課改實驗骨幹教師向城市教師匯報培訓學習情況,充分調動了廣大壹線教師的積極性,使其成為教師培訓資源之壹。
由於教育經費短缺,我們學校的辦學條件不夠好,但教師培訓的投入卻在逐年增加。受場地限制,我校圖書館雖小,但圖書數量多,內容新,品種全,為教師獲取新課程相關信息創造了條件。我們學校每個老師壹個月借三本書,壹個月2000字的筆記和心得。此外,我校還加強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鼓勵教師上網了解其他地方的課改信息和動態,積極撰寫課改論文。我們學校還計劃建立自己的網站,老師們會自己制作網頁,交流實驗經驗,展示實驗結果。
第三,加強訓練科研,形成良好的運行機制。
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為主體開展培訓,這種校本培訓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培訓與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教師學習、反思和提高。2.培訓與教學和研究活動相結合。培訓與教研融為壹體,教學與科研在培訓活動中進行,培訓與學習在教研活動中進行。3.個人學習和小組討論相結合,既包括個人自學,也包括小組活動。只有教師自覺、主動、自主地學習研究,積極參與集體培訓活動,在集體培訓活動中交流討論,在集體中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實現“人人參與”,培訓活動落到實處,培訓工作取得實效。4.培訓時間安排和培訓形式靈活方便。可以安排大批量的訓練,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隨時隨地學習交流;既能集中訓練學習,又能分散學習交流討論。在培訓中,我校采取平等參與的方式,使教師能夠親身體驗新課程所追求的新理念,從而促進他們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這樣的方法。比如我們學校壹個年輕老師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引導學生交流最後壹個音節的時候,讓願意讀的學生上臺,學生壹下子都上去了。看著空著的座位,老師幹脆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說:“老師就當學生,妳當老師領我讀書……”,改變了傳統的師生關系,從根本上改變了老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在教師培訓中,我們也盡量使用壹些具體的學科實例,以更情景化的方式講解相關問題。比如如何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如《低年級詩歌鑒賞》的閱讀指導片段、《去熊家》的節奏練習片段),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我們努力使教師培訓走上科學軌道,進壹步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四、加強培訓的有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保障機制。
沒有嚴格有效的管理機制,培訓就會流於形式,教師培訓的目標和任務就無法落實。完善、嚴格、有效的管理是形成良性循環的教師培訓體系的關鍵。因此,我校首先成立了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培訓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並組織制定了壹系列相應的管理和建設制度,制定了相應的新課程評價辦法和激勵機制。同時,領導小組合理分工,加強對教師培訓的檢查、督導和考核。定期邀請省、市、縣教育局領導來校對新課程師資培訓進行評估、跟蹤和專題研究。2065438+2002年9月初,縣教育局領導對我校教師培訓工作進行評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他們提出了加強我們培訓工作的系統性和跨學科整合的要求,我們在教師培訓工作中努力踐行這些要求。同年,省教育廳專家來我校調研我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時,在查閱教師培訓計劃、培訓記錄、問卷調查和與教師座談後,專家們對我校教師培訓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寶應使教師的教學觀念迅速提高,教學方法迅速轉變,這真是出乎我們的意料..."
成績屬於過去,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教師的要求越高,教師培訓的任務越艱巨。我們將進壹步努力探索、研究和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新型培訓形式和手段,形成“實驗、培訓、管理、研究”壹體化的良好運行機制,促進新課程教師培訓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讓教師在新課程中成長,煥發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