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培訓招生 - 楚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成果

楚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要成果

(壹)預防為主,保護健康

楚雄州建立之初,由於歷史原因和當時經濟醫療條件的限制,各種傳染病肆虐。天花、麻疹、瘧疾、白喉、百日咳、傷寒、性傳播疾病、麻風病、肺結核和地方性甲狀腺腫在全州廣泛流行。50年來,通過泉州廣大衛生防疫工作者的努力,不僅消滅了天花,控制了鼠疫,其他傳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發病率明顯下降。

1,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和重點疾病防治、重點地區預防、重點人群保護的原則,認真落實各項傳染病防控措施,使全州急性傳染病總發病率明顯下降。從1958到3661.32/1萬,又下降到1997到276.71/1萬(與1958相比下降92.44%),2007年達到65438。

& ampOslash2007年與1997年相比,腦膜炎發病率下降100%,炭疽下降94.44%,麻疹下降88.43%,瘧疾下降70.64%,猩紅熱下降66.67%,痢疾下降63.28%,病毒性肝炎下降23%。泉州自2002年以來連續5年無霍亂疫情。

2.計劃免疫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接種率和質量不斷提高,計劃免疫所針對的疾病發病率逐年下降並得到有效控制。1988、1990、1995年,省、縣、鄉三級分別完成國家規定的兒童免疫目標的85%,國家防疫站和10縣市防疫站被省政府授予“為達到計劃免疫標準做出顯著貢獻”的榮譽稱號。“四苗”接種率由1989年的90%提高到2007年的95%以上,計劃免疫所針對的疾病發病率明顯下降。從1989到現在,我州無壹例脊髓灰質炎病例,1995、1997後無壹例白喉、百日咳病例。2007年與1997年相比,麻疹發病率下降88.32%,流腦下降100%,乙腦死亡率下降100%。同時,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管理的疫苗數量也在逐步增加,從2002年以前的“六病四苗”增加到2007年的“九病七苗”,即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流腦疫苗和乙腦疫苗。2004-2007年,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根據疫情情況,有計劃地組織各類二類疫苗接種68萬人次,進壹步建立和鞏固了有效的免疫屏障。計劃免疫的全面有效實施和二類疫苗的推廣使用,對提高我國人口特別是兒童的健康素質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3.艾滋病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縮寫為AIDS。它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壹種嚴重傳染病。自1981美國報告第壹例艾滋病以來,已蔓延到世界各國,傳播速度很快。中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數在亞洲排名第二。我省是我國艾滋病的重災區。自1991起,楚雄州防疫站開展常規艾滋病監測,主要針對吸毒人員、濫交人員、特殊行業服務員、勞教人員、獻血者、血液及血液制品進口商等12重點人群。1995在我州首次發現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1996,2001首次在孕婦中檢出HIV感染者。2007年1991至17期間,泉州* * *監測各類人群近25萬人,對符合國家抗病毒治療規劃要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進行告知、訪視、建檔、管理和幹預,並進行轉診和免費抗病毒治療。通過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和社會的廣泛參與,全國艾滋病宣傳取得明顯成效,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城市人口達到92.16%,農村人口達到58.6%;醫務人員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為100%,學生預防艾滋病和獻血知曉率為93.16%。新入學高中生對艾滋病和性病的知曉率為98%,對無償獻血的知曉率為90%。娛樂場所高危人群預防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達到85.9%;廣大人民群眾對艾滋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自覺防治艾滋病的意識逐步形成。

4.結核病是壹種古老的慢性傳染病。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宣布“全球結核病處於緊急狀態”,將結核病病例作為重點控制的傳染病之壹。中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壹,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6月5438+2月21日,國務院向世界宣布,中國履行了遏制結核病流行的國際承諾,發布了《國家結核病防治規劃》(2001-2010),並與國際社會合作實施了壹系列結核病控制項目。1998 2002年,我州牟定縣實施了“加強和促進雲南省結核病控制項目”和“衛生部結核病控制項目”,發現、治療和管理肺結核病人183人;2000年8月,由省、州、市防疫站和鄉鎮衛生院醫生組成的結核病聯合調查組對楚雄市大郭口鄉16023人進行了普查和線索調查,對發現的140名肺結核病人進行了治療和管理。2002年以來,楚雄州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和日本政府無償援助(衛生X項目)、全球基金結核病控制項目(第壹、第四輪)、中央財政、中央轉移支付等項目資金,在全州廣泛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項目的實施和項目資金的相互補充,使我州結核病防治工作進入了壹個嶄新的階段。截至2004年4月,楚雄已有10個縣市啟動了衛X項目,DOTS策略覆蓋率達到100%,提前達到了項目要求。在2004-2007年項目實施期間,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706人進行了結核病防治和項目管理***14的業務培訓。通過加強基層培訓,提高了我州結核病防治人員的專業水平,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通過2002-2007年結核病控制項目的實施,發現並治愈了壹大批結核病患者,促進了楚雄州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5.建國初期麻風病非常流行,每個鄉鎮都有病例報告。經過多年的普查和治療,特別是聯合化療的實施,發病率從1958下降到1997,下降了92%,2007年比1997下降了48%,麻風的治療率、規律服藥率等等。泉州的麻風病防治工作多次接受國際衛生組織和衛生部的檢查,得到了高度評價和好評。國家防疫站被衛生部授予“麻風病防治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7年,意大利麻風病防治協會項目官員再次對元謀、祿豐AIFO項目縣和楚雄疾控中心的麻風病防治工作進行了監督檢查,並對我州的麻風病防治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6.克山病是壹種原因不明的地方性心肌病,又稱楚心臟病。自1960在楚雄市六合地區發現以來,已有40多年的流行歷史。楚雄州克山病病區分布廣,病情重,死亡率高,是我國歷史上嚴重的克山病病區之壹。通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在1977楚雄州推廣了口服亞硒酸鈉的預防措施。到1997年,全州累計補硒人數為139萬人,全州克山病發病率從1974到21.59/65438+。通過預防性用藥和各項綜合防控措施的實施,泉州市2007年口服亞硒酸鈉人數比1997下降了59.5%;通過對部級、省級、地市級、縣級5個縣的克山病監測,克山病檢出率逐年下降,2007年檢出率明顯低於1997,部分縣未檢出。完成《楚雄州克山病五年動態轉歸監測研究》,獲省衛生廳科教協會三等獎。

7.1991年以來,我州大姚、祿豐、牟定、楚雄、南華、永仁等縣發生不明原因猝死(原名雲南暴發性病毒性心肌炎、雲南暴發性地方性心肌炎、雲南暴發性心肌炎、雲南不明原因心源性猝死)。疫情呈點狀爆發,發病急,死亡重,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重視。連續幾年,國家疾控中心積極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配合國家疾控中心和省級地方病預防控制機構對疫點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指導疫點環境消毒和綜合防控工作。在國家、省、地、縣的共同努力下,監測和預防工作取得了壹些成績。1997完成“楚雄地區急性心肌炎暴發流行原因篩查研究”項目,2007年完成“雲南心源性猝死與克山病異同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8.1978首次調查地方性甲狀腺腫,查出患者14263人。截至1994年底,通過加強食鹽加碘、改水和預防性用藥等防控措施,已有10個縣市達到國家基本控制標準。1997年,泉州市共設立11碘鹽監測點,監測鹽樣8825份,合格7925份,合格率89.8%。* * * 41200人服用碘油膠囊。元謀、武定成人甲狀腺腫大率為0.21%,楚雄市學生甲狀腺腫大率為4.46%。完成了補碘補硒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10年來,經過各級政府部門和疾病控制部門的不懈努力,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7年,監測了2 962份碘鹽樣本。非碘鹽率為0.20%,碘鹽覆蓋率為99.80%,碘鹽合格率為98.14%,合格碘鹽食用率為97.94%。8-10歲學生灰指甲率為0.33%,學生和家庭主婦問卷調查通過率較1997有較大提高。

9.楚雄州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始於1956。通過在全州範圍內的徹底調查,楚雄市和祿豐縣被確定為血吸蟲病流行區。經過多年防治,發病的祿豐縣和楚雄市分別在1985和1986達到國家基本消滅標準,轉入監測管理階段。1986後,兩縣未發現新的血吸蟲病病例。1993,我州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到目前為止,每年都進行了螺情調查、滅螺、病情調查和治療,未發現陽性釘螺、新感染病人和新感染動物。現有的10例晚期血吸蟲病已無傳染性。

(2)預防和控制新出現的傳染病

1,非典防治:2002年6月,11,中國廣東省發現並報告首例非典型肺炎病例。這種原因不明的傳染病迅速蔓延到北京、香港等地區。根據全國疫情形勢和《楚雄市非典型肺炎防控方案》要求,楚雄市疾控中心從2003年4月23日起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調整加強災害疫情應急隊伍,制定職責和工作流程,采取積極措施,有效預防了我州非典型肺炎的發生。壹是購買和存放654.38+0.5萬元消毒藥品、器械和個人防護用品;二是積極開展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和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公眾的健康防護意識;三是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公共場所和學校開展非典型肺炎防治和消毒工作;四是制定了《楚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非典預防方案》,進壹步明確了疫情的組織機構、預防措施、診斷依據、現場處理步驟、疫情報告制度流程等。五是全州疾控機構開展疫情監測和報告,設立檢查站監控所有進入全州的交通要道,對所有進入楚雄的人員(返校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進行登記。),測量賓館、酒店入住人員體溫,公共場所實施預防性消毒;六是州衛生局組織了大規模實戰演練,有效提高了應急處置隊伍的處置能力。2003年,楚雄州非典防治工作接受了衛生部、省政府、省衛生廳等領導和專家的檢查督導,受到好評。

2.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5年6月,東南亞和歐洲發現禽流感疫情和病例。根據疫情情況,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強禽流感應急準備,組織應急隊員和相關醫務人員多次進行業務培訓,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楚雄市富民鎮荷花村發生禽流感疫情時,第壹時間派出業務人員配合農業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疑似疫點消毒,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學監測。同時,配合州衛生局對全州衛生院院長進行禽流感防控知識培訓,確保疫情信息網絡暢通,按照規範的流程和要求報告疫情。通過實施各種措施,我國沒有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目前這項工作已經轉向監測階段。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作為我州疾病預防控制的專門機構,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各類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我州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州疾控中心特別重視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疫情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壹是建立健全疾控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全州各疾控機構均成立了疫情管理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專家組、後勤保障組和應急小組,應急小組成員300余人。二是堅持24小時疫情和應急值班制度;三是完善應急處置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藥品、器械的儲存、管理和保障。2007年,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按二、三類防護標準配備個人防護用品60套,新購衛生監測和應急處置防護用品10套,儲備消毒藥品和器械總價值65438+萬余元,嚴格管理,實行專人定期檢查更換,確保後勤供應及時有效。四是加強疫情監測管理,進壹步完善疫情報告網絡,健全疫情報告體系,提高疫情報告質量。多年來,州縣疾控機構堅持疫情就是命令,疫區就是戰場。在各級黨委、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成功撲滅和處置了多起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1995武定縣6.5級強震、2003年大姚縣兩次強震、2003年滇中銅冶煉廠職業中毒事件、1994-2006 5438+0武定縣、元謀縣歷次霍亂暴發、2005年楚雄市富民鎮荷花村禽流感疫情、2006年某某。

(四)衛生信息網絡建設:為綜合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衛生防疫信息數據庫,實施快速、準確、全面的覆蓋鄉、縣、地、省和衛生部的疫情報告系統,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2001年,省級疾控中心統壹配發15臺計算機(州級5臺,各縣(市)65505臺)。省、州、縣(市)衛生防疫站通過ISDN相互連接,完成數據傳輸。州、縣(市)疾控中心***12疫情管理人員參加省疾控中心培訓學習,並於7月1日正式實施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結束了長期由郵局寄送傳染病疫情報告材料的歷史。六年來,全州疫情信息網絡直報系統不斷升級改版。截至2007年底,國家、縣、鄉、村四級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國家、縣、鄉三級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網絡直報系統已經完善,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五大衛生監測檢查:2002年前,州防疫站承擔全州五大衛生監測任務,五大衛生工作由壹般的道德規範管理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全州五大衛生工作質量不斷提高。隨著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推進,2002年2月20日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立後,更加重視並大力加強五大衛生監測檢測工作,全州疾控機構進壹步加強實驗室軟硬件建設,全面推進實驗室計量認證和質量控制管理,努力使各級疾控中心的監測檢測能力達到國家基本要求。及時為處置重大疫情、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提供準確可靠的檢驗數據,也為衛生行政執法提供科學依據。

(六)基層科研培訓和指導服務:從1997至今,州疾控中心科研成果19項,其中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衛生廳科協三等獎3項,州人民政府科技進步壹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0項;***在國家級以上醫學期刊發表科技論文201篇,其中國家級期刊96篇,省部級期刊90篇,地市級期刊15篇。2004-2007年,國家疾控中心共派出279人次參加省級以上學習培訓175班;舉辦各類培訓班76期,免費培訓基層業務技術人員3465人;2007年,* * *共派出525人到基層指導和參與各項業務工作297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