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壹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就行了。古代,中國的回族兄弟不學漢字,學習阿拉伯語,但他們用阿拉伯文的字母來拼寫口語(漢語),所以這是中國最早的拼音。
元朝,蒙古統治者用改變了的藏文的字母來拼寫漢語等語言,叫八思巴字。雖然不是專門拼寫漢語的,但是,也算漢語拼音的壹種吧。 明朝,西方傳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是中國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清末明初,出現了用簡單的古字表現漢語語音的拼音方式。民國年間,政府制定了“註音字母”,就是這個系統的集中表現。
歷史沿革
1958年2月11日,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漢語拼音方案》,中華人民***和國法定的漢語拉丁化拼音方案從此誕生了,它實現了中國人民自19世紀末以來為之嘔心瀝血,夢寐以求的願望。
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漢語拼音方案》是近60年來中國人民創制拼音方案的歷史經驗的總結。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新聞網-漢語拼音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