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影視、體育明星的名稱被企業搶註成商標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比如,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某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系列案就是典型案例之壹。
對於這壹領域的糾紛,此次《規定》的第二十條明確,當事人主張訴爭商標損害其姓名權,如果相關公眾認為該商標標誌指代了該自然人,容易認為標記有該商標的商品系經過該自然人許可或者與該自然人存在特定聯系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商標損害了該自然人的姓名權。當事人以其筆名、藝名、譯名等特定名稱主張姓名權,該特定名稱具有壹定的知名度,與該自然人建立了穩定的對應關系,相關公眾以其指代該自然人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這也就意味著,試圖用商標“搭便車”的做法將行不通。
《規定》第二十二條明確,對於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者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系,當事人以此主張構成在先權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