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大蒜
外文名稱: Allium sativum L.
別稱: 蒜、蒜頭、獨蒜、胡蒜
界: 植物界
科: 百合科
屬: 蔥屬
分布區域: 全國各地均產
來源蒜 Allium sativum L.(Garlic)以鱗莖入藥。春、夏采收,紮把,懸掛通風處,陰幹備用。 主要成分含揮發油約0.2%,油中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具有殺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產生。尚含多種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性狀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質鱗皮,剝去鱗葉,內有6~10個蒜瓣,輪生於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壹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即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臭,味辛辣。 用法用量3~5枚。生食,煎湯,煮食均可,或制成糖漿服。外用適量,搗敷,切片擦或隔蒜灸。 生長地區全國各地均產。大蒜(20張) 采制6月葉枯時采挖,除去泥沙,通風晾幹或烘烤至外皮幹燥。 科屬為傘形科壹年生草本植物芫荽的全草。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 性味舊經性溫,味辛平;入脾、胃、肺經。 不良反應外用能引起皮膚發紅,灼熱,起泡,故不宜敷之過久,皮膚過敏者慎用。 註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應慎食。 植物形態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強烈蒜臭氣。鱗莖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於膜質鱗被。葉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寬約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狀。花莖直立,高約60厘米;佛焰苞有長喙,長7~10厘米;傘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長8~10厘米,膜質,淺綠色;花小形,花間多雜以淡紅色珠芽,長4毫米,或完全無珠芽;花柄細,長於花;花被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6,白色,花藥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鈣5毫克,磷44毫克,鐵0.4毫克,維生素C3毫克。此外,還含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蒜素、檸檬醛以及硒和鍺等微量元素。 註意事項:大蒜性溫,陰虛火旺及慢性胃炎潰瘍病患者慎食。
產地與品種
我國大蒜的主要產地: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萊蕪市、商河縣、蒼山縣(臨沂市)、廣饒縣(東營市)、茌平縣、成武縣, 河北永年縣、大名縣北部、江蘇邳州市、射陽縣、太倉市,河南省杞縣、中牟縣賀兵馬村,上海嘉定,安徽亳州市、來安縣,四川溫江縣、彭州市,雲南大理、陜西興平市及新疆等地。 金鄉主產區介紹:金鄉大蒜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92年在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銀質獎,是迄今為止中國白皮蒜類唯壹最高獎;1996年3月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2000年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金鄉大蒜”證明商標;2002年以種植面積最大縣獲基尼斯世界之最;2003年1月獲準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2003年3月獲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的金鄉大蒜原產地證明標記。2001年,金鄉成山東省金鄉縣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按照綠色化、有機化種植生產,標準化、產業化發展的路子,培植起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蒜產業,走出了壹條靠發展綠色產業化農業富民強縣的路子。金鄉縣是我國主要大蒜生產基地,種植大蒜已有2000多偶年的歷史,近年來常年種植面積在50萬畝左右,產量達60萬噸。所產大蒜皮白、個大、性粘、味香、辣味適中、營養豐富,先後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同類產品最高獎、中國名牌產品、A級綠色食品。“金鄉大蒜甲天下,中華蒜都在金鄉”已在全國叫響。“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已成為各界人士的***識。 隨著產業的不斷轉移,我國河南新鄉封丘縣應舉鎮也出現了大面積的大蒜種植面積,主要品種是白皮大蒜,年產量達到3萬噸左右,並已經有了二十多年的多口歷史,經常有全國各地的客商過來采購,有需要的話可以搜壹下,河南金農(農產品)有限公司,能幫您在此地大量收購! 它原產地在西亞和中亞,自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把大蒜帶回國安家落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大蒜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料,在烹調魚、肉、禽類和蔬菜時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別是在涼拌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殺菌。習慣上,人們平時所說的“大蒜”,是指蒜頭而言的。 大蒜的品種很多,按照鱗莖外皮的色澤可分為紫皮蒜與白皮蒜兩種。紫皮蒜的蒜瓣少而大,辛辣味濃,產量高,多分布在華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