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談茶葉品牌建設123]茶葉品牌建設論文

[談茶葉品牌建設123]茶葉品牌建設論文

中國著名茶葉專家,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系,曾任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秘書長。不久前,我參加了壹個活動。所有的參與者都是中國著名的心血管專家。他們都對茶感興趣。在聊天的過程中,他們問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辨別茶葉的好壞,因為每年都會有專家來收各種茶葉,送茶的人每次都會告訴他們:“這是最好的茶葉。自己留著,千萬不要送人。”其實專家自己喝不了多少,也分不清哪些茶值得留著,所以時間長了,茶葉積壓下來了,很多都過期了。現實中,遇到這個問題的茶客不在少數,因為中國的茶葉品種繁多,茶制品更是琳瑯滿目。在眾多產品中,沒有知名的茶葉品牌,消費者很難做出選擇。這就是目前中國茶葉面臨的尷尬現實。

壹、中國茶葉品牌的尷尬處境

近十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良好的經濟效益的推動下,中國的茶產業發展很快。到2011年,全國茶葉總產量為65438+62萬噸,比上年增加65438+47.5萬噸,增長9.9%。據農業部門測算,2011年,中國茶葉農業產值達到728.9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平均單價為45元/公斤,比上年增長25.3%。按此計算,我國茶葉內銷已超過6543.8+0500億元。

隨著我國茶產業的發展,茶企業的品牌意識不斷增強,茶產業的品牌建設也取得了壹定的成效。目前,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茶葉品牌有近百個,包括天府茶、華香園、竹葉青、大益、武夷星、吳裕泰、張壹元、品香等市場知名度較高的品牌。但總的來說,大多數茶企的品牌還很弱,主要體現在茶產業集中度低,大部分是區域品牌,品牌影響力弱。目前國內最大的茶企銷售額只有654.38+0.5億元左右,市場份額不足5%。所以,茶葉的品牌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

在茶企普遍較弱的情況下,政府推動的“公共品牌”建設,多以當地主要茶產品命名。茶葉推廣還停留在“名茶”推廣培育的層面,企業品牌還很難做到。由於名茶定位的偏差,以及對名茶手工生產加工的過度依賴,企業在宣傳中過分強調“真實性”和“文化性”,導致了名茶的炒作。

二,茶葉品牌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除了上面提到的經營分散,實力薄弱之外,我個人認為還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了我國茶葉品牌建設的滯後:

1.缺乏標準,難以判斷質量。

中國的茶葉分為六大類,有幾千個品種,每個品種又分不同的等級。如此壹來,在如此龐大復雜的產品體系中,專業人士發出的感覺都是“太老了,連茶的名字都記不住”,更別說普通消費者了。同時,我們的茶葉標準除了衛生和重金屬可以用儀器檢測外,大部分都是感官標準。感官標準中的術語很難準確描述茶葉的品質,這些標準在實際交易和定價中也很難發揮作用,導致市場上沒有評判產品質量的標準。由於標準的缺失,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無法得知茶葉的品質,這就為壹些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使得市場上存在以次充好、虛增定價的行為,造成消費者在購買茶葉時心存疑慮,唯恐上當,抑制了茶葉的消費需求,不利於品牌的樹立。

2.缺乏誠信,急功近利。

在行業缺乏有效自律機制的情況下,市場管理更多依靠政府職能部門。目前茶葉市場管理雖然涉及的部門很多,包括質檢、工商、食品衛生等部門,但由於職責不清,無法對市場進行有效監管,導致市場管理缺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道德不同的企業參與茶葉生意,難免會出現誠信問題。這樣壹來,市場上就會出現“扁的叫龍井,卷的叫碧螺春”的現象,也就是說,市場上流行什麽,大家就生產什麽,不考慮產地,不考慮品質。這些現象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進而阻礙了茶葉品牌的建立。

3.惡炒概念和過度包裝

今年春茶上市之初,個別企業曾通過拍賣或制造概念,人為推高茶葉價格。其中:浙江杭州西湖龍井500克售價654.38+0.8萬元,河南信陽信陽毛尖500克售價654.38+0.3萬元;四川500克“熊貓茶”賣到了22萬元,價格堪比黃金,被戲稱為“天價茶”。天價茶的頻繁出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爭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影響基本是負面的,不僅得不到社會的認可,還嚴重損害了行業聲譽,影響了茶葉消費的增加。“惡炒”和“拼人氣”的觀念是企業在品牌建設上的誤區。事實上,除了知名度,品牌還需要建立自己的長期聲譽和消費者忠誠度。

由於茶葉是壹種傳統禮品,所有企業都非常重視其產品包裝的發展。事實上,適度的包裝確實可以促進企業樹立品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但目前面臨的是,在生產經營者逐利沖動和消費者面子消費的共同作用下,茶葉市場過度包裝的現狀較為嚴重,主要表現在包裝耗材過多、重量過重、體積過大、成本過高、裝飾過於華麗、文字過於優美。用包裝欺騙消費者,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損害了企業品牌的長期形象和聲譽,最終危及茶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我對未來茶葉品牌建設的思考。

可以說,中國茶業的品牌還很薄弱,中國茶業還處於品牌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如果我們從另壹個角度來看,中國茶業也有很大的機會。在市場監管機制和誠信缺失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越來越高。因此,任何能夠真正理解品牌的含義並大力打造品牌的企業,都有可能在中國未來的茶行業中贏得有利地位。鑒於此,我想對今後茶葉品牌的建設提壹些不成熟的想法。

1.從“價格導向”到“價值導向”

前不久,我在合肥參加了由安徽農業大學和香源茶業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回歸本源:中國茶葉的品牌之旅——2065 438+02中國茶葉品牌主題論壇”,主題聚焦消費者價值。過去幾年,中國茶葉通過名優茶建設,有效擴大了國內茶葉消費市場,但也出現了名優茶定位的偏差,導致企業過於註重禮品市場的開發。所謂“買而不喝,喝而不買”,茶葉靠的是關系銷售,而忽略了消費者在茶葉消費過程中所關心的“安全、方便、物有所值”等根本問題。由於茶葉是健康飲品,今後消費者對茶葉品質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所以質量安全是品牌產品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