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民間文學
地區:雲南
編號:I-28
申報地區或單位:雲南省石林彜族自治縣
壹.導言
石林文化博大精深,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彜族文化內涵豐富,影響深遠。影響較大的有《壹詩》、《壹影》、《壹歌》、《壹舞》、《壹節》、《壹繡》。《阿詩瑪》是雲南省石林彜族自治縣彜族支系撒尼人的敘事長詩,代表“壹影”“壹曲”。“壹首詩”是指用彜語記錄的敘事長詩《阿詩瑪》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壹影》是改編成中國第壹部彩色音樂電影《阿詩瑪》的長詩,享譽海內外。
阿詩瑪用口頭詩意的語言講述或歌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與強大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取代黑暗、善與美終將取代醜惡、自由終將取代壓迫和禁錮的人類理想,體現了彜族撒尼人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詩瑪被撒尼人稱為“我們民族的歌”。阿詩瑪傳說已成為撒尼人日常生活、婚喪喜慶等習俗的壹部分,在民間廣為傳唱。其藝術魅力隨著時間的侵蝕而日新,成為中華民族文學百花園中的璀璨瑰寶,享譽世界文壇。
第二,歷史傳說
阿詩瑪是彜族——撒尼人的經典傳說。聰明、善良、美麗、勤勞的農家女孩阿詩瑪愛上了勇敢、誠實的牧羊人阿黑。酋長之子阿希軟硬兼施追求阿詩瑪,阿詩瑪堅決拒絕。賊寇不死,中央紅娘海熱帶著彩禮前去逼婚,卻被斷然拒絕。於是,阿智乘阿黑要去遠方牧羊之機,派人去劫阿詩瑪。阿詩瑪趁隙將山茶花拋入溪中,溪水立即倒流,阿黑接到通知趕回救援。在路上,他被山擋住了。他壹箭射穿了山,打開了通道,策馬疾馳,進展神速。阿智嘗試了各種威脅和利誘,但她不能讓阿詩瑪屈服。阿誌惱羞成怒,正要用鞭子抽打阿詩瑪,阿黑及時趕到。阿智主動提出與壹個先知戰鬥。阿智輸了,但仍不甘心,試圖用箭射死阿黑。憤怒的阿黑把箭射穿了村口的大門和大殿的柱子,箭射中了上帝之主的牌位。阿芝命令家人用力拉箭,箭卻紋絲不動。阿芝心生敬畏,不得不釋放阿詩瑪。阿詩瑪和阿黑快樂地壹起騎車回家。他們來到河邊,下了馬,打了個盹。阿智和他的手下偷了阿黑的箭,淹沒了阿詩瑪。阿黑傷心地叫著她的名字,阿詩瑪卻化作了壹座巍峨的石像,留在人間千年。正如當地民謠歌手所唱:“在十二懸崖上,站著壹個女孩,她是天空中的壹朵花,也是可愛的阿詩瑪。”長詩采用浪漫、神話的詩歌手法,突出人物的善與美、智慧與力量、勤勞與勇敢。
第三,特點
《阿詩瑪》的原形是用撒尼彜語寫成的,是撒尼人嘔心瀝血形成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主要流傳在雲南省石林彜族自治縣彜族撒尼聚居區,分為南、北兩個類似的流派。作為敘事詩,它可以講,也可以唱,有“快樂調”、“老人調”、“悲傷調”、“哭泣調”、“詛咒調”等唱腔。唱歌沒有固定的場合,但在婚姻、祭祀、喪葬、勞動、生活等許多不同的場合都可以唱和講。此外,它還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內容活潑
從文體上講,《阿詩瑪》當然是壹首敘事長詩,但內容壹點也不幹澀,抒情成分很重。它在每壹章、第壹節、每壹句話裏都傾註了飽滿、酣暢的情感。使全詩像壹個生命的大花園,色彩繽紛,香氣馥郁。
2.情節很簡單
雖然這是壹首敘事詩,但故事情節並不太復雜,撒尼人用它來發揮自己的情感,用了15600行才唱完。他們在講故事,其實是在歌頌他們的英雄。愛與恨分明,強烈。
3.豐富的修辭手法。
阿詩瑪以五句唱出,其中運用了伏筆、誇張、諷刺等手法和諧音、頂針、對聯、比喻等手法,內容與形式完美統壹。
第四,阿詩瑪的歷史發展
50年前,彜族撒尼民間敘事長詩《阿詩瑪》出版,轟動全國。被翻譯成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韓語等多種語言,在日本被改編成廣播劇、音樂劇、兒童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在中國,《阿詩瑪》被改編成電影,在各地上演,如京劇、雲南戲、歌劇、舞劇、撒尼戲等。中國首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音樂歌舞片《阿詩瑪》1982獲桑坦德首屆國際音樂最佳舞蹈電影獎。阿詩瑪開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從此,勤勞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強權的阿詩瑪形象,不僅活在彜族撒尼人心中,也永遠活在世界人民心中。2004年8月6日,由中央民族大學和石林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阿詩瑪》國際研討會,紀念敘事詩《阿詩瑪》發表50周年、《阿詩瑪》拍攝40周年,再次把阿詩瑪推上了新世紀的舞臺。來自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國內外專家學者有著相同的願望。這是首次以阿詩瑪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阿詩瑪研究翻開了嶄新的壹頁,也為阿詩瑪研究在未來樹立了裏程碑。
然而,隨著使用少數民族語言的生活方式、教育制度和社會空間的變化,阿詩瑪的傳承面臨著危機。
目前,彜族撒尼口頭敘事詩《阿詩瑪》申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文本被文化部列為示範文本,石林縣委、縣政府對申報工作高度重視。從保護壹批彜族撒尼語長篇口頭敘事詩《阿詩瑪》的傳承人,保護壹批阿詩瑪文化生態村,編纂壹套阿詩瑪文化叢書,規劃建設壹個中型的“阿詩瑪文化展覽館”,建立“阿詩瑪文化研究所”,制定壹系列保護發展措施,註冊壹批“阿詩瑪”文化商標,建立“阿詩瑪”保護。
動詞 (verb的縮寫)傳承意義
《阿詩瑪》是壹首彜族撒尼語口頭敘事長詩,是撒尼人口頭流傳的優美歌曲,是撒尼人世世代代的集體創作。充分體現了撒尼人的生活習慣和風俗。這種生活情調體現在詩歌中,就形成了不同於其他民族詩歌的特點。是壹首思想內容豐富、非常優美的長詩,也是中國人民文藝寶庫中閃耀著民族色彩的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