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這家藥店裏看到,店員小姐正拿著壹張中藥處方對著電腦按動鍵盤,不壹會結果就自動出來了。據該店負責人介紹,中藥處方的調配壹般可分為收方(審方)、計價(算方)、配方(抓藥)、復核(校對)、發藥5個階段。其中,收方、計價是中藥處方調配前的準備,配方則是調配的操作,復核是確保用藥準確安全的關鍵,發藥是藥物到患者手中的最後壹環。而中藥算方計價是中藥調配過程中的壹個工作環節,算方必須按照規定的價格計算準確。以中藥湯劑的計算方法為例,其是將處方中每壹種中藥的單價乘以該藥的分量,求出每味藥價積數,然後將每味藥價積數逐壹相加,即為每帖(付)中藥的單價;每帖(付)中藥的單價再乘以配藥的帖數,即為這張中藥處方的總價。
該店負責人進壹步指出,在中藥處方計算過程中需要註意的是,每味藥的價格尾數不得進位或舍去,按照規定每壹帖藥價的尾數按四舍五入到分。嚴格而繁瑣的操作不僅要求營業員熟悉經營品種的零售價格及各種劑型的計算方法,而且還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技能,才能快速而準確地完成此項工作。“有了電腦算方,營業員的算方工作比以前準確和快捷多了。”店主深有感觸地說。
據悉,在1998年,借著浦東開發的契機,上海養和堂藥業連鎖公司花了20萬元人民幣,在普通電腦上加載了這壹套電腦算方軟件。幾年來,他們逐步改進、不斷提高,現在的系統已經具備了自動審方等功能,並且“壹專多能”還擴展了到藥品的質量管理上。
嶄新的算方方式不免引起人們的疑惑:引入該機器對於傳統藥店的抓藥方式是不是有影響?能不能完全代替中藥師?對此,該店負責人回答:“我認為這對於傳統藥店的抓藥方式沒有什麽影響,它也不能完全代替中藥師,因為電腦算方只是對價格的計算,處方的審核方面,該軟件設置了配伍禁忌等內容,如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及藥名重味等,壹旦在算方過程中發生這些情況,電腦會馬上發出提示內容,以提醒人們註意,但它還不可能完全替代中藥師在實施藥學服務中的作用。
也有人問:電腦算方是不是坐堂醫的壹個“變種”?該負責人明確指出:“這完全是誤解。電腦算方是中藥處方價格的壹種計算方式,是現代科學技術(電腦)取代了傳統的計數器(算盤)。從中藥處方計算方式的角度來說它是壹個飛躍,但它無法取代醫生開處方,因此跟坐堂醫有本質上的區別。”
據養和堂負責人介紹,雖然上海部分醫院也已使用了電腦算方,像上海中藥零售系統中的群力草藥店就已經使用電腦算方,並要與上海市醫保局聯網,但在零售藥店,使用電腦算方的還比較少。養和堂是從加強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層次等方面綜合考慮,促成了這壹軟件的加速開發和較早地應用。業內人士稱,作為壹個擁有90多年歷史的老店,花這麽多錢投入在電腦軟件上,可謂是有遠見的“大手筆”。養和堂負責人稱,運用電腦算方後,消費者普遍反應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