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 汽車 工業公司組建廈門金龍後不久,黃培予便開始籌備小金龍。1992年3月,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成立,廈汽持股60%。
而廈門金旅之所以又叫小金龍,並不是因為規模小,而是意在做小車。正是因為這樣的定位,廈汽投入了更多資源在小金龍身上,包括廈汽上市融來的資金,通過國臺辦指標貸來的款,通過合資方入股拉來的投資等等。
廈汽創始人黃培予
1998年,廈門金龍與蘇州機械控股公司(創元集團)***同出資2800萬元,以70:30的股比,合資組建金龍聯合 汽車 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庹新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3年,蘇州金龍打破限制,決定進軍大客車市場,並發布了“海格品牌”。此後,蘇州金龍雖然也還叫金龍,還被廈門金龍控股,但其產品和名稱卻和金龍沒有什麽關系了。
為了了解南京金龍的出生,我們了解了廈門金龍、廈門金旅、蘇州金龍和海格品牌的故事,接下來,南京金龍的故事終於開始了……我們要從壹位傳奇人物黃宏生開始說起。
1987年,黃宏生辭掉副廳級職位,下海創業,壹年後在香港創辦了創維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創維從壹家電子產品出口代理公司,發展為以生產電視機為主的大型家電集團。
就在創維風生水起之時,2004年,黃宏生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創維系5000多萬港幣而被香港廉政公署調查,並在2006年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創維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同壹年(2000年),南京東宇 汽車 有限公司成立,並從南京特種 汽車 制配廠得到了“金龍”商標。
同年4月,淄博市金龍彈簧制造有限公司將所持“金龍”商標轉讓給了蘇州金龍,自此,廈門金龍和蘇州金龍也獲得了“金龍”商標的合法使用權。
因 歷史 原因造成的商標重疊問題,最終使南京特種車、南京東宇將廈門金龍訴至法院。而經過兩次延期後,在雙方即將對簿公堂的前壹天,原告撤訴,雙方庭外和解。
最終,南京東宇將金龍商標轉讓給了廈門金龍,同時南京東宇開始貼牌生產廈門金龍客車。
2005年12月,廈門金龍投資1800萬元,與南京東宇以60:40的股比,合資組建了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並推出了“淩越”品牌。
不過,由於南京東宇並沒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加之體量小且連年虧損,南京金龍這個第四條龍,壹直遊離在金龍系主流之外。
2009年,創維集團創始人、控股股東黃宏生獲提前保釋,低調出獄。第二年,黃宏生拋售創維1億股股份,套現約9億港幣,成立了創源天地投資公司。
2011年,創源天地重組南京金龍,持股60%,後來又繼續增持至88%,廈門金龍和南京東宇的持股比例,最終稀釋為3.6%和8.4%。
最開始南京金龍使用東宇 汽車 品牌。
重組後的南京金龍,開始專註於新能源 汽車 的研發與生產。2012年,成功拿到新能源車生產資質。
2014年,南京金龍借勢青奧會嶄露頭角,訂單量猛增,終於扭虧為盈,且盈利達到1.5億元。
也是在那壹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銷量達到1890輛,位居全國第二;2015年銷售8796輛,蟬聯全國第二。
同年,南京創源天地更名為開沃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開沃新能源 汽車 集團有限公司。南京金龍作為其主要的經營主體,品牌名稱也改成了開沃。
南京金龍也壹直保持良好的市場表現,2016年銷售純電動客車7921輛,名列全國第四;2017年銷量破萬,達到10633輛,依舊名列全國第四。
2018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銷量降至8524輛,但排名卻躍升至全國第三。2019年,南京金龍銷售9542輛,重回亞軍寶座。
在南京金龍穩步發展的同時,開沃多方布局,先後在武漢、深圳、西安、呼和浩特、徐州、渭南、溧水、高淳、威海等地開工建設生產基地,並在2019年推出了乘用車品牌“天美”。
南京金龍就這樣,從壹個細分領域的客車品牌,逐漸形成了全系列產品的開沃新能源 汽車 集團, 汽車 行業的江湖壹定會因為缺少了它的故事而失色,而它的傳奇故事還將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