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查詢 - 4000元起家,年入10億,安徽人把包子做到了極致

4000元起家,年入10億,安徽人把包子做到了極致

這是壹群渴望改變命運的人,擁有簡簡單單做好包子的心。

2020年10月12日,壹個專門買包子的公司上市了。

名字叫巴比食品,連續11個連板,股價翻了四倍,總市值超過130億元。

據悉,巴比食品實控人叫劉會平。

這個人什麽來頭呢?

安徽江鎮人,初中就輟學了,壹個樸實無華的打工人。

他的故事,枯燥且純粹。

1

安徽是壹個中部省份,在過去很多年,都處於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狀態。

皖東出皇帝,皖南出秀才,這都是些好聽的說法。

其實安徽出的最多的,是打工人。

懷寧江鎮,壹個典型的皖南山區小鎮。

北面是山,南面是江。

種地耕地少,經商交通差,是出了名的窮地方。

如何改變命運?

只能外出打工!

80年代,江鎮就興起了外出打工風潮。

男人去黃山扛木料,女人去江南采茶。

到了九十年代,選擇多了點。

有的去大城市拾廢品,有的開起了二手手機店。

總之什麽來錢,就做什麽,不挑食。

直到壹個叫何曉紅的人出現,徹底改變了江鎮的命運。

1987年,19歲的何曉紅和哥哥去歙縣開了家饅頭鋪,歙縣 旅遊 資源豐富,饅頭出奇的好賣。

短短幾年,何曉紅就買了手表、收音機、自行車……

靠賣饅頭成了萬元戶,這個消息在老家江鎮成了大新聞。

不少年輕人,都學他賣饅頭。

而且,大部分還都掙了錢。

何曉紅壹個學徒,端午節開店,過年就到手1萬多,這在90年代的皖南山區,可就是地主老財。

致富效應下,江鎮人成群結隊的賣起了饅頭。

這種簡單,機械的小生意,就是為大山裏的人量身定做的。

饅頭嘛,醒面、發面,沒多少技術含量。

起得早,蒸的熱乎,就行了。

據村裏人回憶,那段時間外出“發饃饃”的,鮮少有人賺不到錢,唯壹的門檻就是辛苦。

2

1995年,我們的主角劉會平在初中輟學了。

反正不是讀書的料,早點出來打工早點掙錢,這是山裏人普遍的意識。

當年,劉會平17歲,眼看賣饅頭的人同鄉太多,他準備另辟蹊徑,去貴陽學做包子。

包子有餡,比饅頭的受眾更廣,相對的,利潤也會高壹些。

2年後,劉會平學成歸來,帶著攢下的4000元,壹個人去了上海。

早年對於很多安徽人來說,合肥不是省會。

經濟富庶的上海、南京、深圳,才是省會。

當時,上海是華東地區經濟最發達、消費水平最高的城市。

劉會平是個有野心的人,要賺,他就要賺大的。

不過正如所有成功創業者的故事壹樣,他們都有壹塊失敗的墊腳石。

剛到上海,劉會平第壹家店因付不起房租關門。

地段不好,包子的口味也不太討當地人喜歡。

於是,他借錢和本地人學生煎包子。

可是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壹屁股債。

這時候回家過年,怕是無顏見江鎮父老了。

賭壹把!

在交了壹萬多元學費之後,劉會平依然覺得自己壹定能成功。

他總結了包子鋪的三個成功因素:

1.位置很重要,要靠近白領聚集地,他們喜歡路上買早飯上班。

2.口味很重要,餡料要適合當地人的口味。

3.最後衛生壹定要幹幹凈凈,過去做土包子沒有重視這塊”。

然後,他又借了壹筆錢,

不過,他反而越挫越勇,在租金較貴的河南中路開店,靠近《新聞晚報》的辦公樓下。

名字從“劉師傅大包”這個土名,換成了“巴比饅頭”這個洋名。

好地段,好生意,李嘉誠說的。

果然,他的鋪子每天早上,就排起了長隊。

時年25歲的劉會平很認真地反問她:

王鳳梅聽完之後瞠目結舌,“沒想到碰到壹位如此有世界格局的小饅頭店老板”。

於是,她寫了壹篇報道,引起了多家電視臺的拍攝。

劉會平的包子,壹傳十,十傳百,越賣越好。

3

把包子鋪做好,簡單,但要做大,做上市。

難!

受到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刺激,劉會平琢磨,怎麽他們就把生意做那麽大,全世界開連鎖?

壹是技術,二是品牌。

這時候,老天幫了劉會平壹把,因為生意紅火,不少在上海賣包子面點的老鄉找到劉會平,希望能掛上“巴比”的招牌。

劉會平順勢就開了很多連鎖店。

他學習了肯德基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中央廚房,集中壹個地方調制餡料,再送到連鎖店。

保證產品的穩定和高出產率,生意像滾雪球壹樣越滾越大。

這時候,助攻又來了。

2004年,壹個叫耿德伍的人創立了上海科比食品有限公司,以巴比饅頭的名義對外招募加盟店。

想招搖撞騙,搞壹波快錢。

而且搞得有模有樣,有自己的網站,有自己的宣傳冊,在形象設計上比原版的“巴比饅頭”更好看。

得知此事,劉會平反手壹個律師函,把耿德伍給告了。

結果又賺了壹波名聲,順便還學到了李鬼的技能。

劉會平開始對品牌進行了全面升級,重新設計logo,註冊商標,鞏固了護城河。

生意越來越大,投靠劉會平江鎮老鄉也越來越多。

從選址到餡料配送,壹站式開店,劉會平吃肉,他們也能吃肉。

“巴比饅頭”也這樣,從上海,走向了全國。

4

進入21世紀,中國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

都市白領的數量越來越多。

他們早早的起床,早早的擠公交地鐵,早早的投入工作。

為此,很少人年輕人會閑情雅致的做早飯。

公司樓下買兩個包子,壹杯豆漿,是大部分打工人的選擇。

所以壹個包子鋪能賺多少錢?

這些年,江鎮人的包子神話仍在繼續。

他們在各個城市創立了包子品牌,因地制宜,當地人愛吃什麽口味,他們就賣什麽口味。

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這就是好生意。

進入工業化時代,江鎮的年輕人們也很少自己包包子了,他們買壹臺機器,調好餡料,壹就能產幾萬只包子。

工藝變得簡單,但品牌已經深入人心。

2020年,壹個安徽“土包子”,靠簡簡單單的包子上了市,成了首富。

這個故事,樸實無華。

只是壹群渴望改變命運的人,和簡簡單單做好包子的心。

這壹點,天津貴族“狗不理”要學習。

我們普通人,也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