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總面積102平方公裏,其中水域面積23平方公裏,山地面積64630畝,耕地面積2300畝,森林覆蓋率達62.7%,全鎮農作物播種面積6289畝,泉州五臺山林場位於我鎮境內。下轄10個建制村,轄區內有中學1所、小學4所、幼兒園4所。全鎮擁有壹個衛生院,醫生7名,床位數30個。現今,所有村均通電、通電話、通公路、通有線電視,2011年全鎮用電量2119萬千瓦時。全鎮現有文化站1個、菜市場2個、九都建有日供水500噸自來水廠壹座,35千伏變電站壹座,年供電量達1000萬度以上,目前垃圾中轉站正在建設,農村電網改造全部完成。
201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7.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6.95億元,同比增長30%。工商稅收入庫1676萬元,同比增長31.5%。農民人均純收達到12500元。社會固定資產達4400萬元,同比增長115%。
鞋業是九都的支柱產業,九都現有企業11家,規模以上的企業有4家(波輝鞋服有限公司、菲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隆鷹鞋業有限公司、劍橋鞋服有限公司)。其中,波輝鞋服有限公司、菲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為南安市明星企業。兩家企業旗下品牌七波輝和菲克均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等稱號。
近年來,九都鎮認真貫徹落實泉州市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大會精神,按照蘇樹林省長及泉州市委徐鋼書記提出的“企業轉型,政府轉變”的要求,以南安市“創新發展推進年”活動為抓手,引導扶持企業“二次創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九都鎮以旅遊開發為依托,培育經濟發展新支柱。九都鎮是省級環境優美鄉鎮,為進壹步發揮九都鎮庫區鄉鎮獨特優勢,打好旅遊開發這張牌,推進旅遊規劃,加大招商力度,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我鎮旅遊開發產業。重點做好五臺國家級森林公園、龍虎山休閑公園等旅遊精品項目的規劃建設。挖掘九都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美星村千年古院“資勝院”、隴西彭口李氏移民紀念碑等文化景觀項目。
九都鎮地理條件特殊,泉州市的“大水缸”山美水庫位於我鎮境內,生態建設是我鎮的壹大重要任務,在綜合分析本鎮特點、經濟基礎、自然資源等條件,提出了以“綠色興鎮、生態強鎮”的發展思路,以“建設生態工程,創立生態品牌,發展生態經濟”為總體目標,立足自身資源優勢、生態環境特點以及經濟技術基礎,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為根本目的,通過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強化自然保護和生態恢復,治理環境汙染,提高生態系統活力,大力發展生態效益經濟,促進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把九都鎮建設成為生態良性循環資源合理利用,生態效益型經濟發達的可持續發展鄉鎮。
作為典型庫區移民鄉鎮,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充分用活用足用好庫區後期扶持政策,不斷改善庫區移民群眾生活。近年來,主動融入梅羅九新市鎮建設大局,按照“生態型山水旅遊小城鎮”的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建設鎮區改造綜合項目,紮實推進曾鞍山地塊開發建設,推進市民廣場、農貿市場建設工程。加快鎮區入口門樓、湖畔地塊九都第壹城項目建設,優化中心鎮區整體布局。用足、用活、用透庫區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建設壹批農村道路、農田水利、社會事業、文化設施項目,進壹步改善庫區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先後組織實施後期扶持項目37個,不斷改善庫區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按照政策核定直補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庫區移民扶持直補資金,每年有9600多名群眾享受每月50元的移民直補政策。近年來鎮村面貌顯著改善,移民群眾生活水平切實提高。因泉州山美水庫建設需要,1972年移民2萬多人至同安、長泰、南靖、漳浦、三明等地。為加強九都海內外鄉親的溝通和聯系,促進***同發展,在原廈門市人大主任李秀記、原華東政法學院院長陳鵬生、菲律賓華僑鄭遠明等眾多九都鄉賢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下,2010年4月組織成立了南安市九都經濟文化促進會。
九都鎮突出抓班子、選幹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三項工程”,為科學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緊密結合各項中心工作,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認真組織、嚴格要求,做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進壹步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繼續推廣“168”黨建機制運用,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嚴格黨員發展程序,切實做好黨員幹部的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明新風唱響發展的主旋律,在全鎮倡導新文明、樹立新風尚。
鎮黨委政府將立足九都實際,秉承宏揚九都優良傳統,積極實施“生態型山水旅遊小城鎮”的發展戰略,貫徹“培育中心、環灣保護、擁灣發展”工作主線,在全鎮上下***同努力下,我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生態型旅遊小城鎮格局將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