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 致力於提高農業生產力和加強糧食安全,並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準。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 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 促進教育的普及、文化發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在科學、新聞自由和通訊方面的國際合作。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組織): 協調各個方案以解決保健問題並使所有人都做到身體最健康。在免疫、保健教育和提供基本藥物等領域中開展工作。
世界銀行集團: 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貸款和技術援助,以減少貧窮和促進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基金組織): 幫助國際貨幣合作和金融穩定,是壹個就金融問題進行協商、提供咨詢和援助的常設論壇。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民航組織): 就空中交通運輸的安全、保障和效率制訂必要國際標準,並對民航所有領域中的國際合作進行協調。
萬國郵政聯盟(萬國郵盟): 為郵政服務制訂國際規則,提供技術援助,促進郵政事項上的合作。
國際電信聯盟(電信聯盟): 促進國際合作以改進各類電信,對無線電和電視頻率的使用進行協調,促進采取安全措施並開展研究。
世界氣象組織(氣象組織): 促進對地球大氣層和氣候變化的研究,幫助在全球交流氣象數據。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組織): 致力於改進國際海運程序,提高海事安全標準,減少船舶造成的海洋汙染。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組織): 促進國際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推動版權、商標、工業設計和專利方面的合作。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農發基金): 籌集資金以提高發展中國家窮人的糧食產量並改善其營養狀況。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工發組織): 通過技術援助、咨詢服務和培訓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發展。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 屬聯合國專門機構,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46年11月正式成立,同年12月成為聯合國的壹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其宗旨是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促進各國間合作,對和平和安全作出貢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各國政府間討論關於教育、科學和文化問題的國際組織,其主要機構有大會、執行局和秘書處。大會為該組織最高權力機構,每兩年開會壹次,決定該組織的政策、計劃和預算。執行局為大會閉幕期間的管理和監督機構;秘書處負責執行日常工作,由執行局建議,經大會任命總幹事領導秘書處的工作。
截至2001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成員國188個。
主要出版物有《教科文組織信使》(月刊),中、英、法、西、阿、俄等27種文本;《教育展望》(季刊),中、英、法、阿、西、俄文;《科學與社會的影響》(季刊),英、法、西、俄、阿文;《自然與資源》 (季刊),英、法、西文;《國際社會科學雜誌》(季刊),中英、法、阿、西、俄文;《版權公報》(季刊),中、英、法、西、俄文;《博物館》(季刊),中、英、法、西文。
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始國之壹。1971年恢復合法地位。1972年恢復在該組織的活動。1979年2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正式成立。1997年11月4日,中國繼續當選為執行局委員。中國自1972年10月恢復在該組織的活動,首次出席大會即當選為執行局委員,此後中國壹直連任這壹職務。
國際勞工組織(ILO),系根據《凡爾賽和約》,作為國際聯盟的附屬機構於1919年成立。1946年國聯解散後,成為聯合國專門機構之壹。國際勞工組織宗旨是促進充分就業和提高生活水平,促進勞資雙方合作,擴大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工人生活和健康。主張通過“勞工立法”來改善勞工狀況。該組織實行“三方代表”原則,即由政府代表、勞工、雇主代表各1人組成,三方都參加會議和機構,獨立表決。國際勞工組織最高權力機關是國際勞工大會,每年召開壹次。由大會選出理事會,再由理事會任命國際勞工局局長。國際勞工局是國際勞工組織的常設執行機構,在壹些國家設有分支機構,出版刊物《國際勞工評論》、《公報》等。國際勞工組織現有成員146個國家和地區,總部設在日內瓦。1969年國際勞工組織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1969年是國際勞工組織成立五十周年,日本、巴基斯坦、錫蘭(現斯裏蘭卡)、羅馬尼亞、匈牙利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票紀念。聯合國郵政局同年發行紀念郵票2枚,主圖為兩名勞工在斜坡上力推巨大的齒輪,意寓勞工創造世界。國際勞工徽誌有兩種圖樣:壹種為兩只把握鐵板手的手臂,意寓協調勞務,創造價值;另壹種由國際勞工組織英文縮寫字樣“ILO”字樣、三段齒輪組成圖樣,左右襯以橄欖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