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實業救國。
光緒三十四年,裕達祥投機失敗,拖了毛鑫的後腿。王余慶聯系葛莊後,設立擔保並負責歸還欠款,使毛鑫渡過了難關。民國元年(1912),與新麥辦主任蒲計劃在滬合資開辦面粉廠。由於缺乏資金,他們與榮氏兄弟協商合夥投資,並在上海籌集了4萬元(其中榮氏兄弟2萬元,蒲兄弟1.2萬元,8000元)。民國2年建成投產後,面粉日產量為654.38+20萬包。由於使用了原毛鑫“綠兵艦”品牌商標,加上王余慶的良好銷售,第壹年盈余3.2萬元。此時,王也辭去了華興面粉廠賣面粉的職務,來到阜新接任阜新壹廠廠長。後來恰逢第壹次世界大戰,面粉市場繁榮,阜新面粉廠迅速擴張。到了民國時期,阜新已經發展到8家工廠。其中阜新七廠規模最大,日產面粉1.4萬包。王余慶,任阜新面粉公司經理、阜新七廠副經理。王歷任阜新壹廠、三廠經理,阜新七廠駐廠經理。他勤儉節約,管理工廠嚴謹。王余慶很精明,善於管理。兄弟倆互相尊重,互相配合。民國9年,幫助榮在滬創辦面粉交易所,規定“綠軍船”牌面粉為市場標準面粉。第二年,他和榮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紗布交易所,並收購了兩家經紀公司,從事紗布、證券和其他業務。1年,他花了20多萬在無錫五裏湖旁建了梨園。他還在無錫開了尚雲絲織品店。21年,王投資1萬元在無錫市迎龍橋創辦康宇布廠。民國22年,沈心紡織系統遇到經濟困難,阜新工廠從毛鑫、阜新、沈心總公司分離出來,單獨成立阜新面粉廠總公司。王余慶成了總經理。23年,沈心體制經濟岌岌可危之時,曾擔任毛鑫、阜新、中新總公司總經理。日軍侵占上海後,阜新系統壹、三、六廠都在淪陷區,損失嚴重。第二、第四、第七和第八家工廠在租界裏,利潤頗豐。民國二十七年,王與、在滬創辦銀豐毛紡織廠。民國32年,日偽成立面粉管制協會,王余慶被邀請擔任協會主席,但他拒絕了。民國36年,上海阜新、阜豐、華豐、宇通面粉廠、無錫毛鑫面粉廠聯合成立五廠聯購組織,他任主席。這時他覺得自己老了,就把阜新系統的管理權交給了榮毅仁。上海解放前夕,王余慶去了香港。1965年4月,王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1965年5月,王余慶病逝於香港,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