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鹹豐年間,茶湯創始人以制作茶湯和其他小吃而聞名。曾為清代慈安、慈禧做茶湯等食品。慈禧死後,應太監韋公公之邀,在東安市場擺攤,專營茶湯、油茶、元宵、烤餅、冷面等小吃。到了民國,茶湯李壹年大部分時間都是背著他們用來做茶湯的大銅鍋,奔波趕廟會。當時北京前門、安定門外有兩座仲晶寺廟,左安門的慈仁寺、法藏寺、虎坊橋的王道寺、琉璃廠的延壽寺、火神廟。李同林的兒子李師中,從小就跟隨父親去廟會,並學習了家庭工藝。
1934年,白塔寺喇嘛邀請茶湯李第二代傳人在白塔寺山前擺攤。冬天管茶湯、油茶、元宵,夏天管烤餅、涼粉、刀削面。雖然還是簡單的用廟門口做店面,但畢竟有固定的店面地址,所以原來賣茶湯的單板案也升級成了“雙組合長桌”,四周用竹條圍起來,用圓形銅釘連接起來。全案長6米,表面塗清漆,極其幹凈光滑。案中用來裝原料的木盒、碗、盤、碟、勺都很有講究。木盒長60 cm,高12cm,每年上壹次清漆,幾十年後依然光亮。在這張細長的長桌上,還有明嘉靖年間到清道光年間的瓷器。全部都是官窯出品,堪稱茶湯攤販之寶。今天,李家仍然珍藏著這壹整套樂器。
茶湯梅用料考究,做工獨特。李家有個專門的磨,用驢把小米米磨成粉,再通過蘿蔔篩。都說要讓茶湯味道純正。“茶湯梅”有三絕。壹種是用大銅壺做茶湯。做茶湯時,站在靠近壺嘴的地方,用力拉壺。當開水沖出壺嘴時,拿碗的手隨水下沈去追水,等水沈到底後再提起來。熱水把碗裏的小米面都煮了。這套功夫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掌握。很容易使茶湯“青”(中間部分沒煮透)或“爛”(周圍沒煮透)而未煮透。其次,當“茶湯梅子”的技巧發展到極致,早上沖兩碗茶湯就可以根據茶溫知道當天的天氣情況,比天氣預報還要好。第三種是“扣碗茶湯”。茶湯做好以後,把碗底扣在長條形上,順手壹推,讓碗在長條形上滑動,然後用手抓住碗,翻過來倒糖,讓碗中的茶湯保持原樣,沒有壹滴茶湯灑在長條形上,這是絕技。李洗出來的茶湯像個蠟球。如果用壹片勺子切開,可以看到橫截面內外都有蜂窩眼。
民國初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是“茶湯梅”的鼎盛時期。據說當時北京有九個茶湯鍋,李記茶湯占了六個,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新中國成立後,“茶湯梅”依然保持著老傳統,在白塔寺延續著茶湯生意。1952年,李師中參加了在天壇舉行的北京物資交流會,用茶湯等小吃為會議贏得了壹面紅旗。然而好景不長。1959年,大銅鍋也在文革中被毀。
改革開放後,於臘月二十三(1985)帶領兒子李連寶等九個孩子亮相北京地壇春節文化廟會風味小吃壹條街,再次掛上“茶湯李”的招牌。後來開在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後面臨街的宮門口胡同,壹些大商場也擺攤。
北京有很多“茶湯梅”,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天橋“茶湯梅”。李天橋原是老北京天橋“堂子李”的後代,祖上賣糖果。解放後,由於這種露天手工制作的“糖”有礙食品衛生,不允許再經營。“文革”後轉行賣茶湯。“茶湯梅”服務商標具有巨大的號召力和喜人的經濟效益。因為我國在1993之前不受理服務商標的註冊申請,所以無法保護。白塔寺“茶湯裏”與天橋“茶湯裏”發生了使用權和繼承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