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轉讓 - 京山橋米屬於哪裏的特產

京山橋米屬於哪裏的特產

京山橋米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京山橋米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地域範圍

京山橋米因原產於京山縣孫橋鎮而得名,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可口不膩、噴香味美,早在明嘉靖年間就被禦定為“貢米”。

特定品質

京山橋米的稻谷顆粒園實,米白質重,或蒸米飯,或煮稠粥,雪白壹片,噴香饞人,食之似糯不膩口,如粳不稀軟,較”691”中稻為糍,比”國際稻”見香,能開脾胃,增食欲,營養豐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歷史上曾是朝貢皇帝的禦米。

京山橋米的優質,來源於橋米產田優質的土壤。據有關專家對當地橋米產田土壤土質的分析,橋米田土壤中的有機質、全氮、堿解氮、全磷、速效磷含量都明顯優於周邊其他地區的產田。其優良的土壤,使得早在明代就做為貢米的“京山橋米”,不僅外觀上粒粒飽滿,光亮,內質上更是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就京山全境來說,其種植環境優勢是:壹是京山地理位置處於丘陵地帶,晝夜溫差大。二是獨特的土壤條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特別是鐵的含量比較高。灌溉的水源來自山澗的溫泉水,含有豐富的鐵硒等元素。三是生長周期長,有著充足的日照條件。

橋米,是京山縣孫橋鎮所產稻米的簡稱。橋米從明代嘉靖年間就享有盛名,孫橋距嘉靖皇帝的故居鐘祥皇莊只有30多公裏的距離,當時的地方1將橋米敬奉給皇莊,嘉靖之父品嘗後,贊賞不已,派專人送到京城皇宮,嘉靖品嘗後譽之為“食寶”,常以橋米為“禦膳”。故而橋米又稱為“禦米”或“貢米”。當時朝廷限量種植,官府還要派員把守,收獲時要如數上繳。據說當年很多種植橋米的農戶自己都從未吃過此米。當地兒歌描繪了“橋米”之妙:“橋米長,三顆米來壹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壹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沈香。”

文化典故

據說明朝嘉靖降世時,啼哭不止,老興王壹家驚恐萬狀,出榜招醫。恰好武當山真武大帝雲遊到此,揭榜進府,伏在嘉靖耳邊說:“莫愁,莫愁!貧道為妳去尋糧食。”嘉靖當即止住了哭聲。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天府衙(即今鐘祥縣城)周圍山頭田地,皆不如意,最後選定了京山城西的這條山沖,用腳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幾十塊田。當嘉靖開始吃飯時,果然只吃這山沖產的大米,以後進京當了皇帝,仍壹直吃這裏的米。這幾十塊田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旱澇災害,總產增不過五石,減不過十石,據說是由於皇宮中添人減人的原因。人們覺得巧,將它取名“巧米”。因產地孫橋與此諧音,被叫成了“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