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窯是明朝建窯燒的,燒了很久了。它是宜興唯壹壹座仍用傳統方法燒制陶瓷的古龍窯,被譽為宜興最後壹座活著的龍窯。據悉,目前中國僅有壹座元代陶窯,兩座明代古窯仍在燒制陶瓷。壹個是廣東佛山石灣的南風古竈,壹個是宜興的錢樹古龍窯。
錢樹古龍窯藏在錢樹村,周圍都是普通人。龍窯建在天然山坡上。從遠處看,它像壹條蜿蜒而上的巨龍。這個古老的龍窯頭大約有50米長。窯體內壁用耐火磚砌成拱形,外壁用石頭和太湖邊特制的白陶土覆蓋。窯體左右兩側有42對投柴孔(俗稱秤孔),是投燃料和觀察火焰溫度的窗口。紫砂的燒制溫度約為1150攝氏度,所謂千度陶。西側有五個壺(窯門),是窯工進出陶制品的通道。窯體上方有窯棚和花崗石柱,上面鋪著木梁和小瓦。燃料主要是煤、松木和竹枝。窯工告訴我們,錢樹龍窯燒制紫砂器的時間最長,歷史最悠久,現在主要燒制壺、盆、罐、甕等粗陶日用品。這種坡度為32度的龍窯,它的燒制原理是火能自下而上自然升溫,非常節能。當窯尾還在燃燒時,可將窯頭取出窯外,在空出的窯位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熱烘幹加熱。
在窯前的燒房裏,我們發現了壹個奇怪的木凳,只有三條腿,而且兩條腿壹長壹短。前後腿長度之差與窯體傾斜度相吻合,使凳面水平。說三條腿是因為窯體兩側凹凸不平的部分可以三點固定,保持穩定。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古代窯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