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復方甘草酸苷片能治掉頭發嗎 有什麽副作用啊

復方甘草酸苷片能治掉頭發嗎 有什麽副作用啊

復方甘草酸苷片 復方甘草酸苷片

藥品名稱通用名:復方甘草酸苷片

商品名:美能

英文名:Compound Glycyrrhizin Tablets

性 狀本品為白色糖衣片。

組 分甘草甜素25mg(甘草酸單胺鹽35mg)

甘氨酸 25mg 蛋氨酸25mg

適 應癥 治聞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

可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炎、斑禿。

用法用量 成人通常1次2-3粒,小兒1次1片,1日3次飯後口服。

可依年齡,癥狀適當增減。

貯 藏 室溫保存。

規 格100片/合

進口藥品註冊證號X20000161

生產企業日本美能發源制藥公司制造(深圳市健安醫藥公司中國總 經銷)

藥房地址:北京崇文區廣渠門內大街2號領行國際中心1—9 藥物咨詢:010-67180242轉85 訂購熱線:010- 51296910 藥名拼音 ffgcsgp 通用名 復方甘草甜素 通用名拼音 ffgcts 廠 家 日本美能發源制藥公司制造 主要成分 甘草酸壹銨35mg(含甘草酸25mg),甘氨酸 25mg,DL-蛋氨酸(Methionine)25mg 規 格 25mg*100s 單 位 盒 復方甘草甜素(美能) 復方甘草甜素(商品名:美能;英文名:StrongerNeo- MinophagenC,SNMC)是最先由日本於1948年開發的以甘草酸(甘草甜素)為主要成分的靜脈和口服制劑。由於SNMC具有抗變態反應、抗炎作用,當時主要用在皮膚科領域治療多種過敏性皮膚疾患。 1958年,日本醫生山本?夫將SNMC嘗試性地用於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療,結果肝功能指標BSP(溴磺酞)值得到了明顯改善(當時尚無轉氨酶測定)。此後,SNMC在日本作為肝病用藥受到重視,人們對其作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1977年,日本肝病專家鈴木宏教授采用嚴格的隨機雙盲對照法驗證了SNMC對慢性肝炎的療效,證實SNMC 能夠有效降低ALT、AST和γ-GTP。隨後於1986年,日野邦彥又從肝病理組織學上驗證了SNMC治療慢性肝炎的確切療效。2002年,熊田博光又報道了長期應用SNMC對500多例慢性丙型肝炎治療的遠期療效結果,發現用藥15年後SNMC可使慢性丙型肝炎的肝癌發生率減少 50%以上[1]。由於SNMC的療效得到肝病理學的驗證支持,而且有長達22年的遠期療效研究,可以說SNMC是所有保肝藥中療效最肯定、研究最深入的壹種,目前,在日本肝病臨床上正作為最佳的肝保護劑廣泛應用。隨著中、日交流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學者來我國講學,向國內醫藥界介紹了甘草酸治療肝病的價值,由此先後有國產甘草酸制劑的仿制品問世。我院早在20世紀 80年代就開始在國內臨床上率先應用SNMC,經過近20年的臨床應用,積累了壹定的用藥經驗和體會。因此,本文就SNMC的藥理、藥效、給藥方法、臨床療效及研究新進展予以介紹。 SNMC的成分 SNMC註射劑: 每支20ml中含有:甘草酸壹銨(MonoammoniumGlycyr_rhizinate)53mg(含甘草酸40mg),甘氨酸(Glycine)400mg,L-半胱氨酸(L-Cysteine)20mg;添加劑中含有亞硫酸鈉16mg及適量氨水。 SNMC片劑: 每片含有:甘草酸壹銨35mg(含甘草酸25mg),甘氨酸25mg, DL-蛋氨酸(Methionine)25mg。 甘草酸是SNMC中最主要的成分,俗稱甘草甜素(Glycyrrhizin),它是甘草提取物三萜類皂苷的壹種,由1個分子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GA)和2個分子葡萄糖醛酸(Glucuron)組成。化學名:20β-carboxy-11-oxo-30-norolean- 12-en-3β-yl-2-O-β-D-glucopyranuronosyl-β-D- glucopyranosiduronicacid。分子式:C42H62O16。分子量: 822.94。 SNMC的藥理作用及代謝特點 抗炎作用:甘草酸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過選擇性地抑制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發生級聯(cascade)反應的代謝酶-- 磷脂酶A2和脂加氧酶(lipoxygenase)的活性完成的,這樣使得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質無法產生[2,3]。 類固醇樣作用:甘草酸對肝臟內的類固醇激素代謝酶(Δ5-β-還原酶)有強親和力,抑制可的松和醛固酮在肝內的滅活,從而減緩了類固醇的代謝速度,發揮其類固醇樣作用。不過,甘草酸的作用有與皮質激素相似的壹面,同時也又有拮抗的壹面。 免疫調節作用:甘草酸具有T細胞活化調節作用[4]、γ-幹擾素誘發作用、NK細胞活化作用、胸腺外T淋巴細胞分化增強作用[5] 等。另外,由於甘草酸同時具有類固醇樣作用,因而不能簡單地把它歸為免疫抑制劑或免疫增強劑,實際上它可能是具有"雙向"作用的免疫調節劑。 抑制病毒增殖、滅活病毒作用:動物實驗表明,甘草酸可抑制動物感染牛痘病毒後的發痘;在體外實驗中,可抑制皰疹病毒(Herpesvirus)的增殖、並有滅活作用;近年用可以產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亞歷山大肝癌細胞做實驗,發現甘草酸可抑制乙肝表面抗原的外分泌,提示甘草酸具有抗HBV作用[6,7]。 此外,SNMC中所含的另外2個氨基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本身也具有解毒、抗變態反應作用,同時可抵消甘草酸水鈉瀦留的副作用。 SNMC的代謝特點 通過酶免疫法測定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在體內的代謝,發現給藥途徑不同甘草酸在體內代謝也不同。當將SNMC40ml(含甘草酸 80mg)靜脈註射給正常人後,血液中甘草酸含量逐時減少,於48小時後血液中仍可測出(10~15ng/ml);靜脈註射6小時後甘草次酸以低濃度(ng/ml order)出現於血液中,24小時後達到峰值(5~ 7ng/ml),以後逐漸減少。靜脈註射27小時後尿中出現甘草酸但僅為給藥量的1.2%。靜脈註射體內的甘草酸大部分進入肝腸循環,代謝為甘草次酸的量極少。相反,口服甘草酸100mg後血中測不到甘草酸,而甘草次酸於服藥後1小時~4小時和10小時~24小時出現兩次高濃度峰值(200~500ng/ml),這是由於絕大部分甘草酸在上消化道很快轉化成甘草次酸入血。對於慢性肝炎患者,在靜脈註射 SNMC24小時後血中甘草酸濃度明顯降低與健康人比較甘草酸轉化成甘草次酸的時間推遲。 SNMC的用法用量 SNMC註射劑每20ml(1支)含有甘草酸壹銨53mg(含甘草酸 40mg)、甘氨酸400mg、L-半胱氨酸鹽酸鹽20mg。SNMC註射劑可直接靜脈推註或適當稀釋後靜脈滴註,40ml/次為標準劑量,100ml/次為大劑量,依年齡適當增減,最大劑量壹般不超過120ml/次。通常對於慢性肝疾病患者的具體用法如下:開始每日40ml~60ml連續給藥,同時註意觀察血清轉氨酶是否回升,於治療4周~8周時可徐徐減少註射次數,至每周2次~3次,每次40ml,維持治療。如果每日40ml~60ml用量治療2周仍未見轉氨酶改善時,可增加用量至 100ml,每日1次。患者以大劑量治療2周~8周以後,可在此後4周~ 8周時間內以每次20ml藥量依次逐漸減量,減至每日40ml時可再徐徐減少治療次數至維持量。對於重癥肝炎,為了及早控制肝臟炎癥,開始時即可以每日100ml的大劑量療法治療。 SNMC片劑為糖衣片,每片含有甘草酸壹銨鹽35mg(含甘草酸 25mg)、甘氨酸25mg、DL-蛋氨酸25mg。通常成人每次2片~3片,小兒每次1片,每日3次,餐後口服。可依年齡、癥狀適當增減。 SNMC的臨床應用 短期連續治療(雙盲法比較試驗) 日本36所醫院以133例慢性肝炎為對象,應用SNMC每日40ml靜脈註射,連續治療1個月,並以雙盲法進行比較研究。結果,治療組67 例中有效率為68.7%(46例),對照組66例中有效率為27.3%(18 例),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1)。肝功能檢查AST、ALT、 γ-GTP值均呈有意義的改善,其中轉氨酶呈快速、明顯的改善,證實了SNMC的療效。短期連續治療適合於急性肝炎、輕度~中度慢性肝炎的治療,停藥後配合口服SNMC片劑可防止轉氨酶反跳。 長期間歇治療的效果 SNMC長期療法的對象是轉氨酶持續波動於異常範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了盡量不影響患者的社會活動常采用間歇療法治療。長期間歇治療中為了防止停藥後轉氨酶反跳,則應逐漸減少用藥量。方法是開始治療常采用SNMC40ml/次,隔日靜脈註射1次或每周靜脈註射3次。當轉氨酶下降後改為每周2次維持治療6個月。以後再改為每周1次或隔周1次,逐漸減量並停藥。藤澤等以SNMC長期間歇療法治療18例HBeAg持續陽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其中慢性活動性肝炎 16例,非活動性肝炎2例,療效顯著。18例中有11例(61%)HBeAg 陰轉,發生血清轉換的有7例(41%)。治療時間為(1.2±0.8)年。SNMC長期間歇療法的好處是,可減少患者的註射次數,抑制轉氨酶反跳,可使HBeAg陰轉,不易出現不良反應。 慢性肝炎肝硬變不同劑量比較試驗的結果 日本11家醫院曾以178例慢性肝炎、肝硬變患者為對象進行了不同藥物劑量的比較試驗[8]。以SNMC每日40ml連續靜脈註射3周,並在治療2周後對93例ALT仍高於正常值上限1.5倍的患者,以40ml組和增量至100ml組繼續治療,結果後者較前者ALT值呈有意義的改善。由此可認為,對於"40ml療法"(即標準劑量療法)療效不理想的病例增量至100ml(即大劑量療法)可有效。大劑量療法並非適用於所有初診患者,其適應證是對"40ml療法"無效的、肝細胞炎癥嚴重的慢性活動性肝炎。飯野等認為,對於慢性乙型活動性肝炎,如果輔助T淋巴細胞/細胞毒T淋巴細胞比值在1.0以下,每日給予SNMC40ml 間歇治療也可奏效。對於慢性活動性肝炎的治療,大劑量療法與"40ml療法"同樣需要較長時期的治療,當轉氨酶處於低值的安定狀態時,則以間歇療法逐漸減量防止轉氨酶反跳。1998年8月~2000 年3月,在我國7個城市對194例慢性乙型肝炎進行了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以觀察不同劑量對乙型肝炎的療效。將19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A組99例,接受SNMC治療劑量100ml,每日1次,靜脈註射,***4周,以後改為口服SNMC3片/次,每日3次,***4周;B組95 例,靜脈註射SNMC40ml,4周後改為口服SNMC片劑,用法同A組。結果兩組療效近似。ALT和AST同時正常化率在兩組分別為46.7%、 48.4%,降至正常值上限1.5倍以內為70.1%,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總膽紅素改善率在A組為62.9%,B組為73.4%,血清白蛋白在兩組均有明顯增加。在治療8周後血清鉀有輕度下降,鈉上升,但比較治療前並無顯著性差異。關於不良反應,3例主訴胸部不適,但心電圖無變化;1例出現高血壓,7例血清鉀低於3.5mmol/L,2例出現輕度貧血,對癥治療後全部恢復。結果提示,每日40ml標準劑量與每日100ml大劑量均可獲得同樣的療效。因此,患者初次應用該藥時,每日給藥40ml是足夠的。但也有日本學者研究認為,要取得肝病理組織學上的改善,40ml是不夠的,需要100ml的大劑量療法。 慢性肝病肝組織學改善的效果 日野等觀察40例慢性活動性肝炎住院患者(平均年齡(43.7+ 10.6)歲,其中HBsAg陽性10例,HBeAg陽性8例),以SNMC100ml加在5%葡萄糖250ml中靜脈點滴或SNMC100ml直接靜脈註射,每日1 次,連續治療8周,並對肝功能和肝組織學的改善進行了研究。治療 8周後肝實質病變均呈明顯改善;改善率:小竈性壞死47.5%,星狀細胞吞噬55%,腫脹47.5%,界板破壞50%,橋狀壞死也見半數消退。但基本未見到對纖維增生(5%)和小葉改建的影響(7.1%)。40例中多數病例治療前、後均作了肝病理檢查,以盲檢法評定確認了SNMC大劑量療法對肝細胞炎癥呈有統計學意義的改善。 對慢性肝病肝癌變的抑制效果[1] 以慢性丙型肝炎為對象,給予SNMC每日100ml,治療8周後,對治療組84例繼續進行每周2次~7次治療,持續2年~16年(平均10.1 年),另以109例未治療病例為對照組作回顧性觀察1年~16年(平均9.2年),經過15年追蹤觀察,治療組癌變率降低約半數(與對照組相比,P=0.002),特別是治療組中平均ALT值居正常值上限以下者(≤50IU)見到肝癌發病率顯著降低(P=0.08)。由此可知,為了防止肝病的進展使ALT值長期維持在低值狀態是重要的。 不良反應及處理辦法 大量或長期給予甘草酸後可見到低血鉀、血壓升高、血鈉及體液貯留、浮腫、體重增加等偽醛固酮癥。對於其發病機制,熊谷朗認為是由於甘草酸及其代謝產物甘草次酸抑制了肝內Δ4- 3Ketocteroid(甾酮類物質)的代謝酶Δ4-reductase(Δ4-還原酶)的活性;Stewort認為,是由於在腎臟甘草次酸抑制了使cortisol轉化成cortisone的代謝酶11β-HCD(11-β-羥甾類脫氫酶)的活性,使過剩的氫化可的松代替了醛固酮與腎臟I型受體結合,從而發揮了水電皮質激素樣作用。當健康人長期給予甘草酸後也可見到不同程度的水電皮質激素樣作用。另外,也有關於甘草酸使11β-HCD活性受到抑制導致類固醇代謝異常的報道[9]。然而,偽醛固酮癥的出現也只限於大量或長期給予甘草或甘草酸的患者,而在這些患者中也與個體差異有關[10]。事實上,對慢性肝炎患者用SNMC以雙盲法治療觀察,每日80mg甘草酸含量靜脈註射4周,均未見到偽醛固酮癥。這與給藥途徑和劑量大小有關,也與復方制劑有關,甘草酸的潛在偽醛固酮作用可因復方制劑中所含的甘氨酸和L-半胱氨酸而減弱。每日 SNMC100ml大劑量療法也很少發生不良反應。日野報告了在65例患者中發現高血壓1例(1.5%),低血鉀5例(7.5%),但均為輕癥,血鉀值均在3.0mEg/L以上。未見到需要停藥的嚴重不良反應。 因此,在應用復方甘草甜素註射液及復方甘草甜素片劑時,定期檢查電解質(特別是血清鉀值)和測定血壓是必要的。當血清鉀降低時,可考慮停藥。在明顯低血鉀時,較多情況下給予鉀劑治療,但發現尿中鉀排泄量也增加,當糾正低血鉀不明顯時,也可給予抗醛固酮制劑(保鉀利尿劑),在使血鉀升高的同時也糾正了血壓升高[11]。 最新研究進展 抗補體活性 1997年,荷蘭學者的試驗研究發現,SNMC可選擇性地抑制補體系統的激活途徑,從而直接發揮抗炎作用。已知甘草酸有2個差向異構體,即α體甘草酸和β體甘草酸。該試驗得出的結論是β體甘草次酸對補體經典途徑有強力的抑制作用(IC50=35μmol/L),而對旁路途徑無抑制作用(IC50>2500μmol/L)。β體甘草次酸的抗補體活性依賴於其分子構型,因為α體甘草次酸無這種活性。進壹步的研究表明,β體甘草次酸作用點在補體C2水平上。6.2調控細胞雕亡[13, 14] 研究發現,給小鼠腹腔內壹次性註射四氯化碳,3小時~6小時後肝小葉內可見到肝細胞雕亡出現,6小時~12小時後細胞壞死出現。在註射四氯化碳同時給與甘草酸可使細胞雕亡數減少,6小時後減少1/12,12小時後減少1/2。吉川等人發現,甘草酸可以抑制 TNFα/ActD誘導人肝癌細胞株HepG2細胞雕亡的過程。另有人研究報告指出,甘草酸在DEN(二乙基五硝胺)所致的化學性肝癌模型中可有效地抑制肝癌細胞的發生,其機理可能是促使Bax(細胞雕亡促進蛋白)基因表達而誘導肝癌細胞雕亡的過程。

是藥三分毒,小心,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