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新余蜜桔:致富路上的“甜蜜果”

新余蜜桔:致富路上的“甜蜜果”

前言:提到新余,外人首先想到風景如畫的仙女湖,令人如癡如醉。然而在當地人眼中,除了美麗不可方物的仙女湖,新余蜜桔更是心心念念的“致富果”。

十月下旬,壹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裏,我跟隨采訪組來到新余采風。站在壹個低矮的小山丘上,舉目眺望七裏山果業帶,此時的新余蜜桔已經熟了,壹望無際的果樹上結滿了黃中透紅的桔子,個個飽滿,顏色鮮亮,在陽光照耀下,好像給大地鋪上了壹層金黃色的地毯。色彩斑斕,美如瑪瑙。

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果香,漸漸地,我感到果林旁的壹江水流仿佛全是蜜了。

微風拂過,壹個個小桔子晃動著腦袋,好像對人們說:“我熟了,快把我摘下來吧!”

從江邊到身前身後,滿是茂密的果樹,好壹個“離離朱實綠叢中,萬畝桔園處處紅”。

果業帶深處是眾多果業公司的包裝車間,江西省海明果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裴海明告訴我,每年10-11月中旬是公司最忙碌的時候,有時候忙不過來,我們還會請壹些村民來打短工。近幾年,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可是越過越甜了。

那麽新余蜜桔是如何從當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十幾萬畝?又是如何帶動當地百姓脫貧,成為致富路上的“甜蜜果”?帶著這些疑問,我找到了渝水區果業站的王站長。

壹、慧眼識珠,新余蜜桔品種優良

談及新余蜜桔的“發家史”,王站長可謂如數家珍。原先渝水區主要以柑橘種植為主,新余蜜桔種植面積還只有幾十畝。“‘新余蜜桔’原本叫‘彭家39號’,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進行柑桔資源普查時,我們站老壹輩技術人員在姚圩鎮彭家村委桔園中偶然發現的壹株優變單株,編號為39號,由此得名。”王站長說道。

老壹輩技術人員慧眼識珠,認為這可能是壹個新品種的前兆,於是他們進行專門的培育,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由壹根枝條變成了幾十畝蜜桔,集中種植在原渝水區沙土鄉東陂村,也就是現在高速路口這壹帶,每年只有幾十萬斤產量,雖然供不應求,被搶購壹空,但始終未能引起重視。即便如此,老壹輩技術人員還是矢誌不渝,壹刻也沒有停止對這個品種的技術研究,不間斷地觀察,年復壹年地改進,日復壹日的呵護,讓這個品種日臻成熟完善。

直到1991年,當時正好遇到了柑橘大凍,很多果樹都凍死了,唯獨“彭家39號”因為抗凍能力較強存活了下來。凍害過去後,為了迅速恢復生產,果業站從省柑桔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園藝系、中國柑桔研究所請來專家***同研究能不能專門發展這個品種。

“專家來看了以後,發現這個新品種有七大特征:含糖量高,比溫州蜜桔高出2-4個百分點;化渣,入口即化;果型漂亮,大小適中,著色均勻,色澤光亮;耐脊薄,適應微酸性土壤;抗寒,能抵禦-8.6℃低溫;樹形緊湊,有利於密植高產;抗病強。最後專家壹致得出結論,這個品種品質優良,可以大力發展。”王站長自豪地說。

得到肯定的論證後,1994年渝水區政府開始大面積發展新余蜜桔,1997年,“彭家39號”正式改名為“新余蜜桔”。

二、鼎力推動,新余蜜桔終將出彩

我從王站長口中了解到,剛開始推廣種植新余蜜桔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果農們有顧慮,因為是新品種,很多情況還不熟悉,全部改種蜜桔的話,只要出現壹點意外,可能就面臨著滅頂之災,因此前些年新余蜜桔種植面積增長緩慢。

為了推廣新余蜜桔,渝水區政府投入大筆資金補貼果農購買果苗、嫁接等費用,其補貼力度之大,以至於後來果苗達到了幾毛錢壹株。“當時政府還鼓勵我們單位職工也種植蜜桔”,王站長道。

除此之外,政府還在七裏山、蒙山、壹字嶺等地專門劃出壹塊地方搞示範,做試點。光七裏山壹個試點,渝水區果業站的技術人員在規劃果業帶時就幾乎花了半年多時間,最終把路和水庫都給規劃出來了。後來七裏山果業帶的蜜桔種植面積達到了1萬多畝,非常漂亮。原國家領導人曾慶紅來新余時特意視察了七裏山果業帶,並高度評價了新余蜜桔規模非常不錯,很有氣勢。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和引領下,新余蜜桔的種植面積壹下子起來了。從1994年的幾百畝迅速增加到了1997年高峰期的幾萬畝,到2018年全市***有蜜桔果園350余個,總面積將近15萬畝,年產量達15.6萬噸。

壹路上聽著王站長的講解,我們很快就到了渝水區果業站。壹擡頭就看到墻壁上掛滿了“獎狀”:江西省名牌產品、中國新余蜜桔出口種植基地、綠色食品、江西省著名商標、中國蜜桔之鄉、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等等。我笑著打趣說:“新余蜜桔有今天的成就,這軍功章有妳們的壹份。”

種植面積上去後,如何打響蜜桔品牌和拓寬銷路成了當地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近年來,新余市政府大力實施新余蜜桔產業標準化建設和標準化生產,並新建了壹大批果品儲藏加工倉庫和三個大型集散中心。“我們要求果農和企業必須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進行種植,采摘後的桔子經過技術人員檢測合格後才能打上新余蜜桔的品牌進行銷售,如果檢測發現農殘超標,還會對其進行公開曝光,嚴禁出境,產品自行處理等處罰。”王站長說。

從2017年開始,當地政府每年都會舉辦新余蜜桔采摘文化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和客商前來品嘗和采購,大大提高了新余蜜桔的知名度。

同時為了提高果農們的種植技術,市農業局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多次派出專家隊伍深入果園壹線,為果農講授種植栽培相關知識。市果業局技術服務站負責人說:“很多果農文化水平不高,種植專業知識更是缺乏,自己找人請教成本又太高。我們今年已經舉辦了八場技術培訓講座,為農戶提供技術保障,近千人參加培訓,這些人很多都成為了蜜桔種植能手”。

品牌有力量,技術有保障,新余蜜桔的優勢更加凸顯。成熟後的新余蜜桔果形端正,色澤艷麗,果皮極薄,肉質細嫩化渣,汁多少核,酸甜可口,風味濃郁等獨特品質。更令人稱贊地是,新余蜜桔營養豐富,較其他柑橘更富有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及還原糖,是維持人體健康保健的“聖果”。種子富含維生素E、果皮維生素A、B較多,維生素P也較果肉高1-3倍,是制藥的好原料。

近些年來,新余蜜桔獨特而又優良的品質越來越受到各地消費者和經銷商的認可,品牌知名度越來越高,果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河南、河北等全國20多個省市,並大批量出口到東歐和東南亞等地區,自營出口也逐年增加,銷售價格節節攀升,連續多年出現新余蜜桔被搶購壹空的場景。

三、脫貧致富,新余蜜桔成“金疙瘩”

銷路的暢通給當地帶來了可喜的變化。2018年新余蜜桔總產值突破4億元,平均畝產值達6000余元,為農增收1.3億元,創造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新余蜜桔正成為當地政府創收和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正通過產業分紅和勞務收入等方式從中受益。

人和鄉塘上村的王大嬸是眾多受益者之壹。老伴年輕時出外務工傷到了腰椎,不能幹重活,自己又沒多少文化,只能在田裏刨食,再加上照顧年邁的父母和撫養兩個孩子,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全區開始大力種植新余蜜桔時,鄉政府考慮到王大嬸的實際情況就免費送給她幾百株桔苗,並不時派技術人員上門指導。王大嬸看到了奔頭,每天吃完飯就撂下碗筷到果園裏伺候著她的“金疙瘩”,在王大嬸的細心照料下,當年果園就獲得了豐收,再加上老伴農閑時就出去幫公司除草,做點其他雜活的收入,總收入達7000余元。

現在的王大嬸每天幹勁十足。“今年蜜桔的產量能有三萬斤,估摸著能賺5萬元左右,再加上這些年來的積蓄,等明年小兒子娶媳婦了,壹定要給他辦個熱熱鬧鬧的酒席。”王大嬸的眼裏透著幸福的光。

同樣被蜜桔改變人生軌跡的還有裴海明。“原來我壹直在外務農,後來聽說政府出臺政策、資金補貼和技術支持鼓勵果農大力種植新余蜜桔,我馬上意識到這是天大的好事,於是我決定回來。”裴海明高興地說。

從2004年開始,裴海明開始包下荒山大規模種植新余蜜桔,2014年江西省海明果業有限公司在新余市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公司成立後,裴海明更有激情了,在保障自家蜜桔品質優良的基礎上,裴海明開始嘗試搭乘科技互聯網的“快車”,讓更多人認識新余蜜桔。2019年裴海明派員工參加了亞洲果蔬博覽會,“我們探索通過與京東雲的深入合作進而嘗試解決新余蜜桔在36到48小時內送達滬寧杭和兩廣地區的問題。如果可以的話,這將是我們公司明年全力開拓的重要市場。”在談及未來市場發展計劃時,裴海明滿懷憧憬說。

四、繁榮發展,新余蜜桔遭遇困境

新余蜜桔產業繁榮發展的背後也隱藏著壹些問題。提起這個,王站長臉上有點無奈:“雖然我們新余蜜桔品質很好,但是還有壹個缺點:果皮很容易感染沙皮病。因為是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來生產,農藥不能打,打的都是有機藥、生物藥劑等壹些沒有毒害的藥,所以效果很差,結果果皮不漂亮,賣相不好,其他都沒有問題。”

另外,新余市植被覆蓋率達51%,茂密的植被有利於涵養水源,再加上當地主要為紅壤土,土層深厚,富含P、K及必需微量元素且通透性好,能排能灌,有機質易於分解。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新余蜜桔良好的口感。然而隨著果園面積的擴大和其他非法占用土地情況的出現,適合新余蜜桔種植的土壤越來越少,如何破局進而保障蜜桔產業綠色持久發展成為當地政府亟需解決的問題。

五、結語

果園裏,果農們正在給桔樹施冬肥,壹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樹也辛苦壹年了,需要適當給它補補身子,明年結更多更飽滿的果子。”果農笑著道。他們的臉上透露著壹股滿足,那是對政府持續施行好政策的堅信,也是對眼前美好生活的滿足,我相信明年樹上還會結更多更大的果子,那飽滿的果子是果農們鼓鼓的錢袋子。

前往下壹個采風點時,我嘗了壹個蜜桔,吃進嘴裏沒有任何渣子,這味道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