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福白菊的由來

福白菊的由來

壹、“福白菊”的由來。

菊花是我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壹,是花中“四君子”之壹。據《本草綱目》記載,白菊具有散風清熱、明目解毒之功效,被中藥界稱之為“廣譜抗生素”。福白菊原野生於大別山壹奇峰之上,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由福田河境內名寺純陽寺道士移植於純陽山周圍,因這種菊花“凈美香幽具驅邪之氣”(麻城縣誌記載)被上山入寺的道教信徒移植到庭前院後,種植者初為觀賞,後采之作茶、入酒,並逐步發現其藥用、食療、保健效果明顯,被作為“藥膳佳肴,飲中極品”。到明清,在東閣大學士鄭以偉、山西總督梅國楨、禦史梅之煥等福田河籍高官名流的積極倡導下,福田河的壹些百姓已經將菊花種植範圍從庭院擴大到了田畈,並摸索出了壹套福白菊耕作、繁殖、烘制、儲存經驗,福白菊開始被當地官員作為向上進貢的貴重禮品,並被精明的商人運抵金陵、開封等地高價出售。

大革命時期,紅四軍在麻城福田河成立,並轉戰麻城、紅安、新縣壹帶。福田河百姓將福白菊送給紅軍。紅軍戰士受傷了就用福白菊清理傷口,渴了就用福白菊煮茶飲用,深受廣大戰士的喜愛。1957年冬季,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回家鄉河南新縣田鋪鄉許家窪(原屬湖北麻城)時,在麻城福田河仙羊巖外婆家過路,就對外婆家的菊花茶贊不絕口,並吩咐警衛捎上幾斤菊花帶回南京飲用。

改革開放以來,麻城市始終堅持把福白菊作為農業特色龍頭產業來抓,將菊花產業列為麻城“六個百裏特色經濟板塊”,在項目、資金上給予大力的扶持。市裏還先後積極開展菊農技術培訓,組建菊花協會,福白菊品質、產量都逐年攀升,到2000年,福田河已經躋身“全國三大菊花基地”行列。2005年,全市福白菊種植農戶達1.6萬戶,產量1300余噸,創產值5000余萬元。

近年來,來自全國各地菊商紛紛匯聚麻城市,進行福白菊交易。全市還先後註冊了10余個菊花商品商標,全市全部按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為指導,實行了規範化種植、加工。先後興建了菊花加工企業8家,生產20多個品種的福白菊茶飲料系列。 2003年,福田河鎮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福海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720萬元建成占地13.5畝的福白菊工業園,已取得獨立的進出口權,已建成3條菊花殺青生產線,12間烤房,壹座250噸的菊花冷庫,加工包裝車間2個,倉庫1個。福白菊產業協會會員企業—湖北鳳凰白雲山 藥業有限公司也正在利用其GMP車間進行菊花保健飲料深加工,還正在與多家國內外商家達成生產訂單。

二、“福白菊”原產標本的認定及其正式學名的認定。

福白菊 chrysanthemum′fubaiju′

又稱福田白菊、湖北菊、甘菊,是產於以福田河鎮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區的白菊花。經湖北中醫學院、湖北農學院等科研專家的認定,我們將福白菊原產標本核定為:采自以福田河鎮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北部山區範圍內生長的菊科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頭狀花序,按傳統工藝或現代工藝在當地加工而成,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黃,湯液清澈、金黃帶綠,氣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質特征,為藥食兼用型中藥材。

三、“福白菊”的特定品質及其文化內涵

(壹)特定的地理位置與地理環境,形成了“福白菊”獨特的品質特征。

主產福白菊的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鎮是麻城正北部山區,位於大別山長江淮河分水嶺南麓向陽地帶,地貌順大別山及其余脈之山勢,由北向南逐級下降,其基本地形特征是“七山壹水二分田”,這裏谷寬丘廣,沖、壟、畈犬牙交錯,坡度為5—24度,海拔100 m至1000 m。這些特定的地理特征為菊花等菊科植物營造了良好的小氣候。這裏還是舉水河源頭所在地,水質好,無任何工業汙染,土壤具有典型的南北過度的黃棕壤特征,土層深厚,保墑性好,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5%,堿解氮82ppm,有機磷11.9ppm,有效鉀165ppm。菊花最佳種植地帶為海拔200 m至800 m之間的山丘河谷地帶。湖北中醫學院詹亞華、陳科力等專家的研究報告表明:以福田河鎮為中心的麻北大別山區非常適合福白菊的生長,特別是海拔200m~800m的山丘河谷地區是最佳種植地帶。而福田河等麻北山區版圖面積的95%以上都屬於菊花最佳種植地帶。

(二)特定的氣候環境保持了“福白菊”獨特的天然屬性。

福田河鎮等麻北地區屬亞熱帶向溫帶氣候過渡區域,為大陸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16攝氏度,月平均最高氣溫7月25.9—28.2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38—41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6—﹣16攝氏度。年平均日照時數在1634—2229小時之間;太陽輻射量為96.0—11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在1112.2—1688.7毫米;全年無霜期237天。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適中、水光熱同步等特征,非常適宜菊花的生長發育。福田河等地區出產的福白菊其質量經湖北中醫學院等科研機構反復測定,並與杭白菊、黃山貢菊、滁菊等菊花進行比較表明:福白菊品質更優,口感更好,在總體品質上尤其是總黃酮和綠原酸的含量遠遠超過其他菊花。由於全市處於長期的純農業生產狀態,幾乎沒有工業汙染,加上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福白菊種植規範化,使福白菊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均遠遠低於國家核準標準,甚至達到標準較苛刻的日本等國標準。年初,經廣東茗豐茶葉公司牽線,菊花協會已與日本、東南亞地區國家簽定了福白菊生產訂單,並建立了500畝無公害生產基地。

(三)特定、規範的種植栽培模式和加工方式形成了“福白菊”獨特的營養成分和品位特征。

2001年12月,由湖北中醫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氣象局、麻城市科技局、麻城市福田河鎮人民政府***同承擔的“福白菊GAP研究示範基地”被湖北省科技廳、計委、藥監局、農業廳等四家單位正式確定為湖北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納入了“湖北省地道藥材規範化種植(GAP)研究及示範基地建設”課題實施方案。GAP工作小組由湖北中醫學院陳科力教授牽頭,參與課題的有:湖北中醫學院詹亞華、陳科力等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朱端衛、王沫等教授,湖北中醫藥研究院王克勤研究員,湖北省氣象局危萬虎高級工程師,以及壹批博士、碩士研究生。通過三年的努力,2004年8月30日,福白菊GAP項目順利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通過這項重大科研項目的推進,更有效地提升了福白菊產業的層次和水準。

壹是對福白菊產地的生態環境展開了連續三年的監測,完成了相關地理、氣候、物候觀測。

二是對菊花的種質資源進行了調查,確定了福白菊種質標準,確定了菊花類型及類別歸屬、品種純度、品種優良度,完成了福白菊指紋圖譜的繪制。制定中耕除草方法、研究菊花分株打頂方法。

三是總結傳統種植經驗,通過研究分析,制定了福白菊的SOP。開展了種苗標準化研究,完成了扡插繁殖、分株繁殖研究,開展了種子繁殖研究。制訂了福白菊田間管理操作規程。制定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輪作、土肥等綜合防治策略。

四是根據白菊營養特性、當地土壤的肥力狀況和平衡施肥原理,開展了菊花專用肥研究,形成了專用肥配方,專利正在申請中。開展了聚硒肥研究,擬在施肥上形成新的藥用特質。

五是根據地道藥材的種植、加工方法,制定了《福白菊等級分類標準(試行)》(2004),制定了菊花采收、加工管理操作規程,對采收時間和殺青、烘幹等加工方法進行了探索。

為了把這壹些研究成果轉化為具體的產業技術,市委、市政府組織菊農廣泛開展菊花種植技術培訓,讓全市1萬多戶菊農戶戶都完全掌握菊花種植、加工新技術,組建了麻城市福白菊產業協會,引導全市菊花產業的發展方向。2005年12月,福白菊通過了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制定的湖北省地方標準。

為了保證“福白菊”證明商標規定的品質保障,福白菊產業協會聘請湖北中醫學院、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博導作技術顧問,指導福白菊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會員企業湖北鳳凰白雲山藥業有限公司 的引領下,積極建立實驗檢測室,擁有檢測福白菊總黃酮、綠原酸等藥物含量的高精度檢測能力。對於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的檢測,則由黃岡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指定有檢驗資質的黃岡市質檢所進行檢測。

全市菊花生產全部按照省級地方標準(DB42/334-2005)執行。良好、規範的種植、加工技術確保了福白菊特定的營養成分和品位特征。經過湖北中醫學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鑒定:福白菊,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養肝明目、疏風清熱、解毒消腫功能。主治風熱感冒、頭暈目眩、頭痛耳鳴、目赤腫痛、喉嚨腫痛、疔瘡腫痛等。長期飲服菊花茶可清心明目、消暑除煩、平肝降火、清凈五臟、排毒健身、益智延年,預防多種疾病。能緩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對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流感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對抑制“非典”等病毒具有很好的療效。

(四)壹千余年深厚的文化內涵積澱了“福白菊”特定的人文特征。

《禮記·月令》中這樣的記載:“季秋之月,鞠(菊)有黃華。”晉代王淑之在《蘭確銘》中對菊花有這樣的頌詞:“蘭既春敷,菊又秋榮。芳熏百草,色艷群英。孰是芳質,在幽愈馨。”

最早為福白菊吟詩作賦的是壹代文豪蘇軾。北宋年間,蘇軾被貶黃州,期間他曾多次被麻城名士陳季常邀請到麻北山區賞菊。蘇軾在《晚食菊羹詩》中記述飲福白菊的好處:“啜有余味,芳馥逾秋蘭,神明動豪爽,毛發皆肅然……浩然養恬漠,庶足延頹年。”

明代著名進步思想家李贄曾隱居麻城龍潭,因慕福田河純陽山下小龍潭之名,深秋時節,帶著幾名弟子到龍潭遊覽,無意之中目睹純陽山附近福白菊盛開,很是驚喜,於是效仿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還在附近民家飲用了菊花茶,贊不絕口。這段歷史被他記載在他的《小龍潭記遊》中有詳細記載。

明朝山西總督梅國楨這樣贊譽福白菊:“其苗可蔬,葉可啜,花可飾,根實可藥,囊之可枕,釀之可飲,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

被清康熙皇帝譽為“廉官第壹”的於成龍在黃州府同知任上曾經常到麻城查案,偶然中飲用了福白菊後即吟出《菊花詩》:“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見花。”麻城籍東閣大學士鄭以偉、著名詩人梅之煥等更是在詩文中對福白菊作出了溢美之譽。

革命戰爭時期,福白菊也為福田河這塊紅色的土地增光添彩。1931年1月,活動在鄂豫皖邊區的紅壹軍與轉道而來的十五軍在商南竹園會師,就近開赴福田河,合編為紅四軍,曠繼勛任軍長,徐向前任參謀長,全軍約1.25萬人。福田河也就成了紅四軍誕生地,而福田河老街的老百姓就曾用菊花茶款待過子弟兵們,並使患眼疾、喉腫的士兵得到康復。徐向前等老元帥曾在回憶錄中對這些作了記載。而麻城籍將軍王樹聲、陳再道、許世友等則對麻北出產的福白菊情有獨鐘。

千余年來,麻城民間對於菊花的喜愛也包含著特殊的人文內涵。由於受東晉陶淵明的影響,菊花被譽為“花中隱者”,以孤傲高潔而聞名;受李時珍等名醫影響,菊花兼備了“驅邪”的特性。明清以來,麻城(尤其是福田河等麻北山區)民間逐步形成了九九重陽節登高采菊的習俗,每年春節前後,各地爭相上演的蓮湘舞、花挑等民間歌舞開始以福白菊圖案作修飾,以歌詠福白菊為內容,加之福白菊名字中帶有“福”字,這些為福白菊增添了喜慶、祥和的“福氣”,民間歌詠福白菊的民歌也多了起來。

近年來,為全面提升福白菊文化品位,擴大福白菊知名度,麻城市委、市政府、市福白菊協會年年舉辦菊花文化節,把民間菊花文藝創作活動掀起了壹個個高潮。市政府、鄉鎮政府、協會企業還紛紛建立了菊花網站網頁,為福白菊走出大別山地區,走向世界創建了寬廣的平臺。

如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福白菊這個特色品牌、特色產業更是舉足輕重。值得驕傲和欣喜的是,福白菊已成為全市農民名副其實的當家產業。福白菊產業協會還被湖北省農業廳、民政廳、省工商局授予“湖北省先進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0強”稱號。

面對新形勢,作為壹個古老的綠色品牌,已流香千年的福白菊,正面臨著走出大別山、走出國門、飄洋過海的良好發展機遇。為此,我們也將繼續再接再厲,提升實力,特別是以申報證明商標為新起點,創造性開展工作,切實倡導全市菊農、菊商以誠信鑄就福白菊品牌。壹旦本次證明商標申報成功,我們將全面把住商標使用申請關、種植生產關、產品檢驗關、年審關,確保福白菊商標使用者誠實守信,杜絕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兩等欺騙行為,切實把福白菊的品牌擦得更亮,讓福白菊流香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