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與維護封建秩序的“禮”相互交融。《李周》反映了周、戰國時期的制度,明確規定祭祀時用八種酒:“五氣”、“三酒”。在古代,主持祭祀活動的人權力很大。在原始社會,巫師主要負責祭拜鬼神,為人祈福。從此就有了“酒祭”,在筵席中主持向神靈敬酒的活動,人們用“酒祭”來指代尊者或長者。漢魏以後,祭酒也用作官名,意為首領或監工。作為壹句話,酒祭至今未廢。現代也用來指文學、藝術、文化、學術界的領袖人物。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由孔子思想演變而來的儒家思想,受到歷代統治者的推崇。所以歷代皇帝用酒祭天、地、日、月、鬼,同時還增加了壹個非常隆重的酒節——祭祀聖人孔子。作為壹種國家行為,祭祀孔子的禮制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這壹年,魯國君主魯哀公開始祭祀孔子,並以酒為主要祭品。到了唐宋明清,逐漸升級為滿足王侯將相的要求,對選擇主祭——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非美酒根本沒有資格享受孔廟。
在我國各民族中,用酒祭祖也很普遍。在葬禮期間,壹些儀式是用酒舉行的。壹個人去世後,親戚朋友都會來悼念死者。漢族的習俗是“吃素”或“吃豆腐飯”。雖然葬禮期間舉行的宴會都是素食,但酒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雲南怒族死後,家家戶戶仍需帶酒悼念。巫師將酒倒入死者口中,每人飲壹杯酒,稱為“送別酒”。普米族視死如歸。葬禮期間,死者靈位前的酒還在繼續。在把棺材送進墳墓之前,他們還會在墳墓裏放上酒,讓逝者在陰間享受人間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