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福牌阿膠的歷史?

福牌阿膠的歷史?

阿膠正宗考

阿膠,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治療婦女癥候尤佳,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產古於東阿而得名,我國現存最早藥物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藥”,乃中華民族醫藥的壹顆明珠。

阿膠置料考究,做工精良,古法,每年春季擇純黑無病健驢,飼獅耳山之草,飲狼溪河之水,冬宰取皮,加參、蓍 、歸、芎 、桔、甘草諸藥汁,放狼溪河與阿井水,倒入金鍋,銀鏟攪動,復加冰糖、紹酒、豆油,用桑木文火煎煉三晝夜,冷凝切塊陰幹。成品以呈琥珀色、半透明、味甘鹹、氣清香為優。清初張隱庵在《本草崇原》壹書中,曾予概述。

近年,阿膠業競相發展,眾廠家廣告叠出,多以“正宗”自詡,令人莫衷壹是;而海外遊子久違故國,唯認東阿鎮“福”牌商標,贊賞此為祖傳老貨。為正本清源計,筆者躬親走訪,查考資料,取得可靠結論;山東平陰阿膠廠所產當系嫡承,余者非屬!

東阿鎮,位於濟南西南百余裏,其西南三裏許即獅耳山,草茂林豐,生幾百種中草藥,驢食則體壯肉肥,毛色烏亮,皮質特別適宜熬膠,浪溪河橫貫鎮中,系洪範九泉匯聚,比重硬度較小,用之泡皮、熬膠可減少原料汙染,灰分易於控制,保存時間長,東阿鎮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故阿膠生產世代相傳,久盛不衰,素稱“阿膠之鄉”。

但是,由於東阿縣治多變,致使概念混亂,對阿膠傳統產地眾說紛紜。據考,東阿命縣,始於秦,北齊時(公元550—577年)東阿鎮即屬東阿縣城。北宋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河水為患,漸次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遷城東阿鎮。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加之阿井水日涸,浪溪河成為唯壹制膠供水地,東阿鎮阿膠業遂愈益興旺,達到“婦幼皆通熬膠”的鼎盛時期。清代,南北多家中醫,慕名而來,診病兼營阿膠。至解放前夕,規模較大的制膠作坊有鄧氏樹德堂、塗氏懷德堂、於氏天德堂、王氏景春堂、莊氏東嶽衡老藥店等10余寶號,各領千秋。

1943年,服從戰事需要,平陰縣與東阿縣合並為平阿縣,1948年重又恢復兩縣建制,變更舊區劃,以黃河定界,西北歸東阿縣,縣城設銅城鎮,作為原東阿縣城的東阿鎮,地處河道東南,歸平陰縣。1950年,薈萃精華,集東阿鎮配方和工藝於壹體,建立起我國第壹個國營阿膠企業——山東平陰阿膠廠。該廠沿襲飲譽中外的“福”字商標,經國家註冊獨家使用,龍來去脈顯而易見。熟悉實際情況者,自然尊東阿鎮之阿膠正宗地道。何況,這裏的阿膠生產,正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展現出勃勃生機。

東阿鎮阿膠,1915年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牌,1979年獲省優質產品稱號,1983年獲國家醫藥管理局優質稱號,1986年獲全國阿膠質量(市場抽樣)評比總分第壹名。現繼“福”牌、“東阿鎮”牌阿膠之後,又推出新阿膠、黃明膠、海龍膠、參茸阿膠、鹿角膠和以阿膠為原料的山東阿膠膏等十多個系列產品,年產60余萬斤。東阿鎮阿膠可謂源遠流長,前景輝煌。

--摘自1989.1.8日《大眾日報》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