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漳河原是黃河中、下遊最大的壹條支流。《禹貢》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後來黃河南徙,漳河脫離黃河,加入海河水系,為海河中壹大支流。歷史上其變遷比較復雜,它的變動最南可達到安陽河,最北可達到滏陽河及其前身衡水,長蘆或葫蘆河所能遷徙之道,其變動頂點是在出山後鄴鎮(古鄴都)之西,即三臺口。古代漳河下遊有兩支。自曹操開鑿利漕渠後,又出現了為支援運河的南支,漳河就分為3支。自隋、唐以後,漳水漸趨不穩定。明、清兩代,為了支援漕運除南支外,運河下遊也有引漳河水的,多則3支,少則1支,這樣漳河的變遷就更加頻繁和復雜。至清朝康熙以後,漳河全由今館陶歸運河,才形成了今天漳河的面貌。
嶽城水庫以上的漳河穿行於太行山的崇山峻嶺之中,河道縱坡平均為1/260,水性湍而悍,急流以高屋建瓴之勢,穿峽谷、越斷崖,奔騰而下,“ 漳水洪濤聲聞數裏”( 《畿輔安瀾誌》 )。洪流挾帶大量泥沙,據對 1923~1965年資料統計分析,漳河觀臺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為 2580 萬噸。“漳水之濁雖減於黃而易淤於黃 ”,故漳河素有“小黃河 ”之稱。在海河流域,漳河的輸沙量僅次於永定河,居第二位。
古代的漳河因受黃河的影響而多次變遷。歷史上黃河曾兩次改道由天津入海。第壹次在周定王5 年 ( 公元前 602 年 ) 至新莽始建國3年 ( 公元 11 年 );第二次在宋慶歷8年 ( 公元 1048 年 ) 至金章宗明昌 5 年 ( 公元 1194 年 )。兩次***計 759 年。黃河具有洪峰高,含沙量大,善淤善徙等特點,遇河必奪,不僅衛河、漳河難以穿越,就是本來單獨入海的滹沱河,亦不得不改變方向,沿黃河的邊緣,東北流由天津入海。黃河是促使海河水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金代,黃河奪淮入海以後,在華北平原留下了高出地面的黃河故道,加之漳河含沙量大,將澱泊淤成平陸,河水盛漲,泄水受阻,至使漳河經常泛濫成災而不可制約。清順治9 年 ( 公元 1652 年 ) 至光緒20 年 ( 公元 1894 年 )242 年間,漳河泛濫成災40次,平均約6年1次。人們稱之為“桀驁不訓的漳河。”據《臨漳縣誌》記載:“ 明嘉靖43 年 ( 公元 1564 年 )7 月,( 漳河)漬曲周城西門;天啟 6 年 ( 公元 1626 年 ),水抵城下深丈余;崇禎 3 年 ( 公元 1630 年 ) 夏決南堤,後幾歲以為常。” 據《元城 ( 大名 ) 縣誌》 記載:“ 嘉靖 36 年 ( 公元 1557 年 ),漳衛橫流,泛濫於大名、南樂、魏、清、內黃等縣境,人有構巢而棲者。”
漳河歷史上的改道路徑大致有三。其壹是漳河北源與滏陽河合流,史稱北道,大體自臨漳、經廣平、至邱縣、出威縣西北、過新河縣壹線。其二是漳河南行與衛河合流,史稱南道,故道大體自臨漳、魏縣、經大名、至館陶壹線,並在館陶縣以上入衛。其三是介於北道、南道之間的中道,大 體自臨漳、經肥鄉、廣平東北流,至冀縣與滹沱河合流,再北流河間等地直達天津入海。從時間上看,走南道時間最長,從公元 1368~1942 年的 575 年間,有347年走南道。
南道入衛河也幾經變化。明正統13 年於肥鄉入衛,明正德初年,在大名縣閆家渡入衛;明嘉靖年間又在回龍鎮入衛;不久又在內黃縣石村入衛。清康熙47年,全漳入衛走南道;嗣後,漳河雖變遷不定,但壹直在南道。1942年,漳河在河北省館陶縣徐萬倉入衛至今,形成了現在漳、衛河合流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