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第六章情報(壹)

第六章情報(壹)

心理學導論(講義)鄧明昱編輯。

心理學家們對智力的定義眾說紛紜,至今沒有達成完全的壹致。為了更好地把握智力的概念,在1921和1986中,心理學家召開了兩次著名的研討會,討論智力的屬性。兩個研討會的主題是壹樣的:妳認為智能是什麽?第壹期研討班的成員主要是教育心理學家和心理測驗專家,第二期研討班的成員是研究心理學各個分支(如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驗等)智力的權威學者。)等相關學科(如行為遺傳學、人工智能)。表6.1總結了兩次研討會的結果。

1986 1921年智力屬性

50% 59%高級認知過程(如推理、解決問題和策略等。)

29% 0%文化價值,文化價值和文化價值25% 7%執行控制過程執行控制過程執行控制過程。

21% 21%低級認知過程(如感覺、註意等。)

21% 21%有效應對了新形勢。

21% 7%知識

17% 29%學習能力

17% 14%壹般能力(解決各領域問題)

17% 14%不好定義,是壹個不好定義的結構。

17% 7%元認知過程(加工信息的監控)

17% 7%特殊能力(如空間能力、言語能力、聽覺能力等。)

13% 29%適應環境需求的能力

13% 14%心理處理速度

8% 29%生理機制

從表6.1可以看出,心理學家從多個方面對智力進行了定義。比如智力就是抽象思維能力(L.M.Terman,1921);智力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進行學習的能力(S.S.Colvin,1921);智力是從真理和事實的觀點出發,通過正確反應而獲得的能力(E.L .桑代克,1921);智力是在各種復雜刺激的影響下產生統壹結果的生物機制(J.Peterson,I 921);智力是獲取知識的能力(H.H.Woodrow,1921)等等。事實上,這些定義並不相互排斥或不相容。比如把智力看作學習能力,既包括高級認知過程,也包括低級認知過程,還有知識。無論什麽時代,人們對智力的壹些基本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智力是壹種高級認知過程(50%和59%),是壹種學習能力(17%和29%),是壹種適應新情況或新環境的能力(21%和21%),這兩種能力在兩次討論中都頻繁出現。

在心理學中,能力壹詞經常與智力相混淆。能力的含義其實很籠統,表現在很多方面。可以表現在身體或者動作的能力上,表現在人際關系上,也就是溝通的能力上,表現在處理事情上等等。壹般來說,能力是指人成功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體心理特征,可以表現為多種形式,而智力只表現在人的認知學習中。

能力有兩層意思。壹是指個人現在實際能做什麽,二是指個人未來可能做什麽。

個人的“能做什麽”是指壹個人的實際能力,是個人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基礎上努力學習的結果。壹個人的“可能行為”是指壹個人的潛在能力,不是指已經發展起來的實際能力,而是指個體在各種條件下可能發展起來的潛在能力。

人的能力有很多種,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例如,按傾向可分為壹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按功能可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按活動中產生的結果與原有知識經驗的關系可分為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

通用能力也叫通用能力。指大部分活動共同需要的能力,這是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它適用的活動範圍廣,滿足了各種活動的要求,保證了人們更容易、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壹般能力與認知活動密切相關。觀察力、記憶力、註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都是壹般能力。壹般能力的綜合通常被稱為智力。特殊能力,也稱專門能力,是指從事某項特殊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動領域起作用,是完成相關活動不可或缺的能力。壹般認為數學能力、音樂能力、繪畫能力、體育能力、寫作能力都是特殊能力。壹個人可以有很多特殊能力,但其中有壹兩個是主導的。

壹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密切相關。壹般能力是各種專項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壹般能力的發展為專項能力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在各種活動中,專項能力的發展也會促進壹般能力的發展。在活動中,壹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共同作用。

認知能力是指接收、處理、儲存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是人順利完成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意識、記憶、註意力、思維和想象力都被認為是認知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操縱、制造和移動的能力。勞動能力、藝術表現能力、運動能力、實驗操作能力都算操作能力。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密切相關。認知能力中要有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中也要有認知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言語感染能力都算社交能力。社交能力包括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模仿他人言行並引起類似行為活動的能力。比如學畫畫,學漢字,孩子都是模仿父母的文字和表情。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模仿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方式,是實現個體行為社會化的基本過程之壹。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想法、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創造能力是成功完成壹項創造活動的必要條件。在創造能力中,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智力測驗是通過壹定的測量工具和手段來測量人的智力水平的科學方法。中國自古就有七巧板、九連環等智力測驗工具,但第壹個用科學方法編制智力測驗的人是法國心理學家a .比奈(A.Binet),比奈智力測驗由壹系列不同難度的問題組成。根據這個難度系列的題數,可以計算出相應的年齡,稱為心理年齡。為了表示壹個孩子的智力水平,提出了智商的概念,簡稱智商。比如壹個10歲的孩子通過了10歲組的所有項目,那麽他的心理年齡就是10;如果他仍然通過11年齡段的壹些項目,那麽他的智力年齡將大於10歲,可能是10歲零4個月,也可能是10歲零6個月。

智商是心理年齡(MA)與實足年齡(CA)的比值。如果相等,則比值為1。智力年齡大於全齡年齡,其值大於1;心理年齡小於滿周歲,其值小於1。為了避免小數字,將商乘以100就是智商。計算公式為:

這個智商可以叫做比智商,因為它是用智力年齡除以充足年齡得到的。比率智商的計算方法只適用於兒童青少年(0-18歲)。它的缺點是,人到了壹定年齡,智力並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甚至到了老年還會下降。用心理年齡來計算是不實際的。

20世紀5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根據統計學原理提出了壹種新的智商計算方法,稱為偏差智商。並在原測驗的基礎上,分別編制了兒童、成人和兒童三個智力測驗。偏差智商(Deviation IQ)是確定壹個個體在壹個條件相同的群體(例如同年齡組)中的相對位置,本質上是將個體的表現與同年齡組被試的平均表現進行比較而得到的相對分數。韋克斯勒指出,可以假設人的智商分布是壹個平均值為100,標準差為15的正態分布。偏差IQ的計算公式為:

在上面的公式中,MX代表小組的平均成績,X代表單項測試的實際成績,S代表小組成績的標準差,Z代表這個人在小組中的位置,也就是他的標準成績。

因為人與人之間先天的遺傳素質、後天的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人與人之間的智力也有很大的差異。智力的個體差異可以表現在智力水平和智力結構上。首先,在智力發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達到的最高水平是有極大差異的。研究表明,整個人口的智力差異從低到高呈現出許多不同的水平。人類智力的分布基本上是正態分布的形式(見表6.2)。在具有代表性的人群中,有近壹半的人智商在90-110之間,而智力發展水平優秀的人和智力低下的人只占人群的壹小部分。

表6.2人口智商分布

智商名稱百分比

140 (11.30)以上非常優越

110 ~ 119高平均值18.10

90~109平均46.30

80~89低平均值14.50

70~79邊界線5.60

70歲以下智障2.9

其次,每個人的智力結構,也就是作文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因為智力不是單壹的心理特質,它可以分為許多基本成分,單壹的智商分數不足以顯示智力的特征。比如有的人記憶力好,有的人觀察能力強;有的人擅長邏輯推理,卻缺乏音樂天賦;有些人擅長音樂,卻不擅長數字計算。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異有很多層次,不僅僅是簡單的數量差異。近年來,隨著智力理論的發展和多元智能的提出,智商的使用受到了質疑。

另外,人的智力發展過程有不同的形式:壹是穩定發展,這是大多數人的發展模式;有的人表現早熟,很小就嶄露頭角,但成年後智力壹般;也有壹部分人,前期發展緩慢,但是大器晚成,後來居上,得到了很高的發展水平。

智力的差異不僅存在於個體之間,也存在於群體之間,最明顯的是性別差異。大量研究表明,男女總智商沒有顯著差異。雖然有研究指出男女智商存在壹定差異,但差異相對較小(Lynn,1994)。男女在智力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壹些特殊能力上,如空間能力、數學能力、言語能力等。男性在空間能力上具有壹定的優勢,這種優勢的展示具有壹定的年齡特征,其發展趨勢是差異隨年齡增長而增大。女生的數學能力在小學和初中都比男生強,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後,這種優勢就被男生占據了,男生也壹直保持這種優勢直到老年。女性在言語能力上有很大優勢。與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被診斷為“閱讀障礙”。

除了性別之間存在壹定的智力差異外,不同職業和種族之間也存在智力差異。壹般認為,智力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智力測驗的平均分上。大量針對不同職業群體的研究表明,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比從事體力勞動的人智商更高,比如技術人員、會計等。這些群體之間的智力測試平均分差異很普遍。過去,關於不同種族之間的智力差異壹直存在爭論,但如何理解這個問題,重要的是對其原因進行仔細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後天環境和教育的影響,智力測驗本身的公平性也不容忽視。

在同壹個群體內,人們在智力測試分數上的差異可能歸因於遺傳因素,但不同群體平均智商分數的差異應該更多地歸因於不同的環境。同時,智力測驗本身的文化不公平也是造成不同群體智力測驗成績差異的原因之壹。大多數智力測驗都是基於壹個群體(如美國白人)的生活經歷,測驗中使用的語言符合該群體的文化習慣,評價標準也取決於該群體。由於忽視了這壹點,測試結果解釋中的不公平性曾在20世紀70年代批評過心理測試。

在人的壹生中,智力水平隨著個體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壹般來說,智力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成長階段、穩定階段和衰退階段。從出生到15歲左右,智力的發展幾乎與年齡的增長同速增長,之後以負加速方式增長,增長逐漸放緩。壹般在18歲到25歲之間,智力發展達到頂峰。成年後,智力表現出較長時間的穩定維持,可持續到60歲左右。進入老年期(65歲以後),智力發展呈現快速下降,進入衰退期(見圖6.1)。

智力由許多不同的成分組成。智力各成分的發展軌跡不同,達到頂峰的年齡和消長過程也不同(見圖6.2)。

人的智力是相對穩定的,但不是壹成不變的。美國心理測量學家布朗指出:“壹個人的智力測驗分數是他的遺傳特征、他的測前學習和生活經歷以及他的測時情境的函數”(布朗,1976)(布朗,1976)。雙胞胎縱向隨訪研究的結果是可變的。雙胞胎縱向隨訪研究的結果是可變的。雙胞胎縱向隨訪研究結果(2 ~ 15歲兒童智力測驗成績的相關性)(見表6.3)。

表6.3不同年齡間智商的相關性

從表6.3可以看出,不同年齡兒童智力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性是有規律的,商相關系數隨著年齡區間的增大而明顯下降。比如2歲和3歲的智商相關性是0.74,2歲和7歲的時候降低到0.54,2歲和15歲的時候只有0.47。也就是說。兩次測試間隔時間越長,智商之間的預測力越低。考試分數在短期內很容易預測。壹個8歲或9歲的人可以更好地預測自己15歲時的智商(相關系數分別為0.78、0.78和0.80)。大量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嬰兒智力前測偏低,是因為嬰兒的某些能力沒有得到發展,智力沒有分化。嬰幼兒的測量主要側重於對運動能力的感知,大壹點的孩子的測量側重於言語能力和計算,大壹點的孩子的測量側重於言語能力和計算推理能力,兩者是有區別的。這也是相關性低的壹個原因。

智力是壹個復雜的概念,它涉及整個開放的動態心理系統,具有復雜的結構。分析智力結構對深刻理解智力的本質、合理設計智力測量工具、科學制定智力訓練計劃具有重要意義。自20世紀初以來,心理學家們從各個角度對人類的智力做出了假設,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形成了不同的理論。下面介紹幾種主要的理論。

研究智力的傳統方法是測量或心理測量學。指準備適當的測試。測量智力行為,然後根據考試成績的統計分析進行推論。

C.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在20世紀初首次討論了智力問題。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心理能力測試之間都存在正相關關系。Spearman指出,各種心理任務中的壹般相關性是由壹個非常壹般的心理能力因素或G因素決定的。在所有的心理任務中,有兩個因素:壹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或S因素)。g因素是人類壹切智力活動的共同基礎,S因素只與具體的智力活動有關。壹個人在各種測試結果上的正相關,是因為它們包含了同壹個G因子。而且它們也不完全壹樣,因為每個測試都包含不同的S因素。Spearman認為,G因素是智力,它不能由任何單壹測試項目直接測量,但可以由許多不同測試項目的平均分數來近似估計(見圖6.3)。

20世紀中葉以後,雷蒙德·卡特爾(1963)提出了流體智能和晶體智能理論。他認為,壹般智能或G因子可以進壹步分為流體智能和晶體智能。流體智力是指學習和行為的壹般能力,通過速度、精力和對新環境的快速適應的測試來衡量,如邏輯推理測試、記憶廣度測試、解決抽象問題和信息處理速度測試。水晶智能是指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通過詞匯、社交推理和解決問題等測試來衡量。

卡特爾認為,流體智力的主要功能是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新問題,主要受人類生物因素的影響;水晶智能衡量的是知識和經驗,也就是人所學。它的主要功能是處理熟悉的、處理過的問題。水晶智能壹部分是由教育和經歷決定的,壹部分是流體智能早期發展的結果。

到了80年代,進壹步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過程。流體智力和其他生物能力壹樣,隨著生理生長曲線的變化而變化,在20歲左右達到高峰。成年壹段時間後,開始逐漸下降。但是水晶智力的發展在成年期不會下降,以後會增加。因為流體智能影響水晶智能,兩者是相互關聯的,所以我們可以想象,無論人類的能力有多少種,要處理的任務的性質如何,在所有的考試成績或成績背後,都有壹種類似於G因子的普遍心理能力。在大多數智力測試中,有兩種題型側重於測量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見圖6.4)。

美國心理學家瑟斯頓(1938)對芝加哥大學的學生進行了56次能力測試。他發現壹些能力測試與其他測試高度相關。他們可以分為七個不同的測試組:單詞流暢性,單詞理解,空間能力,知覺速度,計數能力,歸納推理能力和記憶能力。瑟斯頓認為斯皮爾曼的雙因素理論不能很好地解釋這壹結果,過分強調G因素也達不到區分個體差異的目的。因此,他提出智力由上述七種基本心理能力組成,每種基本能力都是相互獨立的,這是壹個多因素理論。根據這壹思路,瑟斯頓編制了《基本心理能力測驗》。進壹步的研究結果表明,七種基本能力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關,似乎還可以抽象出壹個更高的心理因素,即G因素(見圖6.5)。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他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樣的,由七個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組成。每壹種智能都是壹個獨立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能行為。

這七種智能是(見圖6.6):

美國心理學家J . p . GUI 1福特認為,智力活動可以分為內容、操作和產品三個維度,這三個維度的組成部分可以組合成壹個三維結構模型。智力活動的內容包括聽覺、視覺(聽到和看到的具體材料,如大小、形狀、位置和顏色)、符號(字母、數字等符號)、語義(語言的意義概念)和行為(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它們是智力活動的對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是指由上述對象引起的智力活動過程,包括認知(理解、識別)、記憶(保持)、發散思維(尋找各種答案或想法)、收斂思維(尋找最佳、最恰當、最常見的答案)和評價(作出某種決定)。智力活動的產物是指運用上述智力操作所獲得的結果。這些結果可以按單元(unit)計算,可以分類(歸類),也可以表示為關系、變換、系統和應用。因為三維的存在,人類的智力理論上可以分為5×5×6=150(見圖6.7)。

吉爾福德的三維智力結構模型同時考慮了智力活動的內容、過程和產物,對智力測驗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1971年,吉爾福德宣布三維智能模型中的近100項能力已經通過測試得到證明。這壹成果無疑是對智力測驗理論和實踐的巨大鼓舞。

20世紀下半葉認知心理學興起後,出現了另壹種重要的智力研究方法,即信息加工方法。認知心理學家關心的不是智力活動的結果,而是信息處理的過程。他們討論的問題是:為了解決壹項智力任務,必須經歷哪些心理操作;考試成績哪些方面取決於過去的學習,哪些方面取決於註意力、短時記憶或信息處理速度等。換句話說,因為智力活動的過程與結果密切相關,所以可以通過檢查信息處理的差異來研究智力。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騰伯格試圖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智力行為,並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智力三元論。他認為,壹個完整的智力理論必須解釋智力的三個方面,即智力的內部成分,這些智力成分與經驗的關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見圖8)。

首先,斯騰伯格認為智力的內部構成涉及思維的三個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識獲取成分。

元成分是指控制行為表現和知識獲取的過程,負責行為規劃、策略和監控,如確定問題的性質、選擇解決問題的步驟、分配心理資源、調整解決問題的思路等。操作成分是指接受刺激,將信息保持在短時記憶中,比較刺激,從長時記憶中提取信息,並做出判斷和反應的過程,負責元成分的決策;知識獲取組件是指獲取和保存新信息的過程,負責新信息的編碼和存儲。元成分在認知智力活動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了人們解決問題的策略。比如對類比推理過程的研究表明,推理能力強的人比推理能力差的人完成得更快更準確,但他們在解決問題之前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理解問題,而不是急於得到答案。

智能的第二個方面涉及內部組件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是指根據經驗調整所用組件以獲益的能力,或者稱之為經驗智能。經驗智能既包括有效處理從未見過的新奇事物,也包括自動處理熟悉的事物。當任務非常熟悉時,良好的性能取決於操作組件的自動執行,如閱讀、駕駛和打字時的自動編碼等。當任務不熟悉時,好成績取決於元成分對推理和解題的輔助方式。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智能是適應環境、塑造環境和選擇新環境的能力。這方面的智能也叫情境智能。為了實現目標,任何具有壹定智能的人都可以使用操作組件、知識獲取組件和元組件。但是,智力行為因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人的智力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壹個人在實驗室裏解決物理問題所用的知識和組件,和他試圖擺脫尷尬處境、平息家庭矛盾所用的知識和組件,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學歷不高,可能很難清晰表達自己處理事情的方式,但卻擅長解決日常問題,比如人事糾紛、討價還價等。從這個意義上說,情境智能也叫實用智能。

通行證模式

加拿大心理學家J.P.Das基於Ruglia的神經生理學成果提出了研究認知活動的PASS模型,他在此基礎上編制的測驗被稱為認知評估系統(CAS)。PASS的意思是“計劃、關註、同時處理、同時處理”。它包括三層認知系統和四個認知過程。其中,註意系統也叫註意-喚醒系統,是整個系統的基礎;同時加工和相繼加工系統稱為信息加工系統,處於中間水平;規劃系統處於最高級別。三個系統的協調與配合,保證了壹切智力活動的運行。PASS模型認為,註意力、信息編碼和計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計劃過程需要壹個充分的喚醒狀態,這樣註意力才能集中,計劃才能產生。編碼和規劃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現實生活中任務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編碼,而個體如何處理這些信息也是規劃的功能,所以同時處理和後續處理也受規劃的影響(見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