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辯論賽的正方:EQ誠可貴,IQ價更高

辯論賽的正方:EQ誠可貴,IQ價更高

又是智商和情商的問題。。。

要說EQ,便不能不先澄清IQ和EQ的關系。

壹直以來,人類都有興趣知道壹些名人偉人成功的秘訣,以方便自己或自己的下壹代,踏上成功的道路。人既是萬物之靈,人的智慧當然是探索這秘訣的入門臺階。

十八世紀未期,達爾文(CHARLES DARWIN)的表兄弟高爾登(FRANCIS GALTON)爵士,率先嘗試編制測驗來衡量智力。他認為超人的智力和超人的體力(如:視力/力度/頭圍大小)有關,結果當然無功而返。

高爾登爵士的嘗試,引發起更多學者研究測量智力的興趣。時至今日,受到很多的研究支持,又容易為人理解的智力概念,包括"心理年齡"和智商兩種:

1. 心理年齡(MENTAL AGE.MA)概念,較適用於表達學前兒童的智力,運用"心理年齡"概念的 量表,假設智力隨實足年齡(CHRONOLOGICALAGE.CA)的增強而增長。壹個聰明的兒童,MA高於CA;壹個愚笨的兒童,則MA低於CA。

2. 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IQ)的概念,可以說MA概念的簡易版及進取版。簡易

版的IQ,用壹條簡單的算式將MA和CA的關系變成壹個整數:

IQ=心理年齡(MA)/實足年齡(CA)X100。

心理年齡等於實足年齡時,IQ剛好等於100。壹位實足有50個月,但民理年齡只得20個月的幼兒,IQ=20/50Χ100=40,便應該被界定為中度弱智兒,要及早接受特殊栽培了。

韋氏IQ的測試

不過,人的年齡隨著時光飛逝而增加,人的智力卻不是按著壹定的速度增長,過了青春狀年期,還有衰退的趨勢。所以,用的概念定IQ方式,只適用於學齡前幼兒使用。

IQ精進版的概念,不但讓同齡的人互相比較,解決了MA概念隨年齡而失準的限制,還就人類的左右腦不同功能,作了更全面的測試。

其中最廣受采用的,是美國韋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HLLLGENCE SCALE)。自從有科學化,又易掌握的IQ顯示人的智慧狀況之後,IQ幾乎成為了"成功"的代名詞。家長有IQ高的孩子,便壹心以為鴻鵠將至;IQ只屬平庸者,便要接受父母大力催逼,希望將指數推高十點八點。

IQ高不等於成功?

不過,許多精明的教育工作人員,心理學家及家長,漸漸發覺IQ其實不能常常準確預測人的成就。EQ論代表人物丹尼高爾曼(DANIEL COLEMAN)參加小學畢業同學聚會,便發覺小學時的優異生,多半成就只屬中上,反而小學時以反鬥調皮鬼著稱的老師"頭痛丹",往往有更超卓的表現,成為某專業或行業的翹楚,那麽,IQ主導成敗的概念,真正有質疑的必要。

EQ的掘起

與此同時,提倡多元化智商論(MULTIPLE IMTELLIGENCES)的高德樂博士(DR.HOWARD GARDNER)也指出學校課程集中於語言及數理訓練,只是開發了IQ;空間邏輯、美術、音樂、運動,只由學校其他課程以副修課式略作處理。課程嚴重忽略個人如何自處(內在智商)及人際關系(外在智商)的訓練。他將兩者合稱情緒智商(EQ),與IQ分別開來。

EQ決定孩子壹生?

有不少科學證據顯示,學齡前期形成的情感特質,對孩童往後的表現,無論是學業成績或人際關系,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另壹些研究則顯示,能爬升高位,做管理工作或擁有成就的人,多是壹些能避免急躁和緊張,有穩定情緒的人,換言之,是壹些高EQ的人,而壹直受重視的IQ(智商)原來在人們成功的因素中只占20%。

現代孩子EQ培訓不足

隨著社會日漸富庶,現代家庭又多數只有壹名小孩,因此太多的資源集中在壹名小孩身上,小孩的需要很容易獲得滿足。但此同時,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制度越來越深化,限制也越來越多,當孩子從安樂窩走到社會,其原本容易獲得滿足的狀態驟然改變,令孩子無法適應過來,便會容易埋怨、投訴、不滿,同時也無法調節自己跟環境的關系,因而感到挫敗沮喪,有些更會因不願意作出妥協適應,而被社會摒棄,極端的更會做出反社會行為,如犯罪、自殺等。

EQ的分類

主流的EQ論,壹般都將EQ分為五個環節:

1. 認識自身情緒--知已知彼,百戰百勝。要清楚自身的感覺和喜好,才能作適當選擇,成功宰生活。

2. 妥善管理情緒--人人都有情緒,情緒若隨著境遇作相應的波動,是正常又合乎人性的。若情緒太極端化或持續化僵化,當事人不能掌握調節情緒的方式,這個人便很容易被情緒困擾,不但不能成功,連正常操作也可能受影響。所以,明白情緒之後,也要懂得調理情緒。

3. 自我激勵--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如意時,又往往比剎那快樂更令人刻骨銘心,意誌消沈。在失意時存正面積思想,在沖動時會沈著忍耐,有效分辨眼前享樂與長遠成就,才能令人保持高度熱忱,推動自己向成功邁進。

4. 認識他人情緒--知已之外,當然要知彼,才有機會言勝。能夠建立體貼別人的同理心,能從 不同參與者的角度看事物及設計進行方式,這人的目光必定會更深入,更遠大,也更容易找到合作的夥伴了。

5. 人際關系的管理--EQ倡議者認為,人際關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可藉人緣、領導能力及人際和諧度顯示出來。能與其他人合作,取用其他人的資源,成就自然無可限量。

自我中心導致事業危機

中國新生壹代面臨的壹個困境是,雖然在智能與體質方面優勝,但社交能力卻比上兩代較為弱,普遍在成為社交能力的低能兒,這並不適合現代的工作心態。現代管理強調群體工作,需要的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雇員,但新壹代因受家庭過於保護,又多是家內的獨生子/女,自我心中膨脹,校園教育也只知道訓練考試進行大學的學生,情緒與社交訓練備愛忽視,因而使新壹代的情緒發展正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這將會對他們的未來事業或人生造成阻礙。

只有父母早著先鞭,及早訓練子女,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夠使他們提早面對環境的限制,作出調節,這班孩子便會是頂尖的管理人才。

從小打好EQ基礎

每個人的情緒智商從小開始發展,在0-5歲以前更是關鍵時刻。因為小孩的腦部會長到成人型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速度是壹年中最快的階段,最重要的學習能力也在這個時期發展,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學習。情感經驗對壹生具有恒久的影響。每個人從出世壹刻,越多接收肯定和***鳴,越多機會從被接納中學會接納別人,情緒智能越會因而提高。

設想壹個剛睡醒、吃得飽飽和躺得舒適的嬰兒自然會手舞足蹈,發出歡悅的聲音。假如旁人帶著笑容和歡悅的語調回應,嬰兒會越是興奮。假如旁人非常冷漠,或是板著面孔,以兇惡的語調回應,嬰兒的笑容會收斂,繼而露出迷惘或是恐懼的面容,大多數的嬰兒會化笑容為哭泣,因身體舒暢而歡悅是嬰孩自發的感受。因旁人的歡悅回應,而加強自己的歡悅,這對答是互相有所***鳴;因旁人的兇惡,否定了嬰孩的自發感受,次數多而頻密,嬰孩對自己的感受失了信心,感到舒暢也不再表現歡悅了。嬰孩的驚恐和哭泣是回應旁人的訊號,也可以算是對他人的感受產生***鳴。

每個人每個時刻在表現自己的感受,也會接收他人的感受,接收到別人和自己的***鳴,也接收到別人的否定。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情緒智能得以發展。

父母的角色

父母感受的表達是孩子情緒智能發展的指引和指票標。父母要多正面回應孩子的感受:無論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為了不值壹提的事項而興奮或煩惱,父母要盡力投入,要接納孩子的感受,達至與孩子有所***鳴。父母不要在孩子興奮時潑冷水;不要在孩子沮喪時,輕視他的感受後。肯定孩子的感受後,才在適當的時候,分享父母在同壹個情景的感受,幫助孩子了解別人,明白同壹樣的情景,每個人可以有不同感受,肯定自己的同時,也得接納別人。

親子之間每壹次溝通都暗含情感的交流,壹天數次的交流便奠定了孩子E Q的核心。

時下,EQ培訓不能像IQ培訓那樣,能順順當當地進入企業的培訓體系。雖然部分企業有意或無意地走上了EQ培訓的路子,卻因少了EQ培訓的路標而步伐緩慢。

EQ,英文全稱“Emotional Quotient”,中文譯為情商。目前的EQ理論認為,情商雖然不能像智商那樣可以作具體的測量,但它也有高低等次之分。如果壹個人情商高,情緒智力處於穩定狀態,他就具備了以開放心情來接受各種情緒的能力,管理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以及促進個體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樣他的智商和專業技能就能得以充分發揮,在工作中做到遊刃有余。

EQ培訓可去除管理者的不良習慣

暨南大學人力資源專家葉茂林認為,EQ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得到提高的。他說,單有傳統意義上的專業技能培訓是跟不上時代的管理步伐的,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模式下,忽視了個人的情緒智力乃企業決策之重大失誤。因為低下的情緒智力將會妨礙個人能力的發揮而最終影響績效,個人能力即使再高,若情緒壓抑,郁郁不得誌也會導致碌碌無為。通過EQ培訓,可以增強人的責任心和情感控制力,此外還可以去除壹些管理人員光耍嘴皮不辦事、自視甚高等不良習慣,從而使他們能夠體貼下屬,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達到上下齊心,公司內部團結向上的良好效果。

對於社會上流行“IQ高的人可以在專業裏出成績,而EQ高的人卻可以在管理運作上出成績”的提法,葉茂林解釋說:“不可否認,這種說法存在壹定的偏激性,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EQ納入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員工綜合運作和管理協調能力。EQ高的人在管理運作上相對占有優勢,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EQ培訓沒有路標的原因

盡管早已有人意識到了EQ對管理影響的存在,但是沒有將它系統化地歸納到管理學科中。據統計,廣州尚未有壹家企業完全明確地將EQ培訓納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壹些上崗前的培訓,如“團隊建設”也只能勉強說得上沾沾邊而已。換個角度說,部分企業有意或無意地走上了EQ培訓的路子,卻少了塊EQ培訓的路標。

對於EQ培訓的緩緩而行,葉茂林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第壹,對於EQ培訓這壹概念所包含的外延,其界定還不太清晰。簡單地說,無論在國內或在國外,暫時還缺乏壹套關於EQ培訓的系統的實施方案。

第二,培養個人的EQ就好象激發他腦細胞裏的藝術潛質壹樣,是壹個社會化的過程,不可能做到壹步到位。但凡新事物由產生到被人們普遍接受,都需要經過逐漸擴散深入民心的每個階段。

第三,EQ培訓成本過高,也是使部分企業產生畏縮情緒的壹個重要因素。成本過高意味著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實際收益,在不少經理人看來,大投資小收入實在不劃算。

第四,存在觀念上的誤區,認為EQ培訓難見效益,不如其他培訓(如IQ培訓)來得快。這也反映了國內不少企業的壹個致命弱點:短期行為。相對來說,EQ培訓的確不能像IQ培訓那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與生產效率也不是直接關聯。但壹個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的話,它就得把企業發展戰略與EQ培訓結合起來,否則企業的生產線便會成為無源之水,後備軍青黃不接。

何謂EQ?它是Emotionai Quotient的英文縮寫。它的漢語意思是情緒智慧或情緒智商,簡稱為情商。

在西方文明的傳統中,理性壹直被強調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笛卡爾有言:我思故我在。如此前提之下的結論是:人類可以以理智的方式戰勝生活,而感覺不過是困擾生活的因素罷了。

愛默特學院有壹位同學成績很好,入學時性向測驗有800分,自然是聰穎過人,只可惜他總是四處遊蕩,遲睡晚起,因而經常逃課。他費了近十年才拿到學位。

有些人在潛力、學歷、機會各方面都相當,後來的際遇卻大相徑庭,這便很難以智商(IQ)來解釋。在美國,曾有人追蹤1940年哈佛95位學生中年的成就,發現從薪水、生產力、社會地位諸方面考察來說,在校考試成績高的不見得成就較高,對生活、人際關系、家庭、愛情的滿意程度也能力無疑將使她在講求人際能力的領域中壹展所長,這些領域可能包括銷售、管理、外交等等。

朱蒂的人際能力能這麽早地被發現是很幸運的,這是因為她的學校正進行壹套多元發現計劃,目標是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智力。該學校深信人的能力絕對不僅局限於傳統教育著重的說、讀、寫而已,像朱蒂的人際能力也是壹項值得培養的才華。他們鼓不是最高的。

另有人針對背景較差的450位男孩做同樣的追蹤,他們大多來自移民家庭,其中2/3的家庭仰賴社會救濟,住的是有名的貧民窟,有壹半孩子的IQ低於90。研究同樣發現i Q與其成就不成比例,譬如說IQ低於80的人裏,有7%的人失業十年以上,IQ超過100的人中同樣有7%。就壹個40來歲的中年人來說,IQ與其當時的社會地位有壹定的關系,但影響更大的是兒童時期培養起來的處理挫折、控制情緒、與人相處的能力。

另外壹項研究的對象是1981年伊利諾州某中學多位畢業演說代表與致詞代表學生,這些人的平均i Q是全校之冠,他們上大學後成績都不錯,但到30歲時卻都表現平平。

中學畢業十年後,只有1/4的人在本行中達到同年齡的最高階層,很多人的表現甚至遠遠不如同濟。

乍看之下,四歲的朱蒂似乎顯得落落寡合,不及其他的小朋友來得合眾。玩遊戲時她總是站在邊緣位置,而不是全身心投入其中。事實上朱蒂對幼稚園的人際生態有很敏銳的觀察力,可以說她對其他人的了解遠遠超過同輩孩子。

但朱蒂的能力壹直未被發現。直到有壹天老師集合所有小朋友玩壹種遊戲。遊戲方式是用棍子綁壹些假人,頭部貼著同學和教師的照片,請同學指出其他同學最喜歡玩耍的角落,或是哪壹位同學與哪壹位同學最要好。這種遊戲可說是小朋友社交觀察能力的最佳測驗。結果證明朱蒂的觀察力是最敏銳的。

朱蒂對班上同學的人際生態掌握得壹清二楚,對壹個12歲的孩子而言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朱蒂長大後,這些勵學生全方位地發展各項才能,進而將學校教育擴大為生活的教育。

主導這個計劃的靈魂人物是哈佛教育學院的心理學院的心理學教授葛德納,葛德納說:“時代已經不同,我們對才華的定義應該擴大。教育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引導他們走入適性的領域,使其潛能得以發揮而獲得最大的成就感。今天我們完全忽略了這個目標,我們實行的是壹視同仁的教育;仿佛要把每個人都教育成大學教授,對每個人的評價也都是依據這個狹隘的標準。我們應該做的是減少評比,多花心力找出每個人天賦加以培養。成功可以有無數種定義,成功的途徑也千變萬化。”

傳統對於智力的觀念有很多限制,葛德納是少數率先指出這壹點的人。他指出智力測驗的全盛時期始於二次大戰期間,當時200萬美國人首度參加大規模的紙上智力測驗,測驗方式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劉易士·特曼(Lewis Terman)剛發明出來的。此後數十年即葛德納的所謂的IQ思考模式期”:“大家普遍認為壹個人是否聰明是與生俱來的,後天能改變的很有限,智力測驗可測出壹個人是否聰明或愚笨。

美國學生入學性向測驗也是基於同樣的觀念設計的,認為單壹壹種性向可決定所有人的未來。這種觀念普遍存在於社會說,IQ最高的5個小孩中,1個在三個領域中表現優異,3個在兩個領域表現優異,另壹個只在1個領域較傑出。且各人突出的領域相當分各階層。”

1983年葛德納出版影響深遠的《心理結構》壹書,明白駁斥這種IQ決定壹切的觀念,指出人生的成就並非取決於單壹的IQ,而是多方面的智能,主要可分為七大類。其中兩類是傳統所稱的智能——語言與數學邏輯,其余各類包括空間能力(藝術家或建築師),體能(如瑪莎·萬蘭姆的優雅或魔術之師強森的靈活),音樂才能(如莫紮特)。最後兩項是葛德納所謂“個人能力”的壹體兩面,壹是人際技巧,如治療師或馬釘路德·金這樣的世界領袖;另壹方面是透視心靈的能力,如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表現在妳或凡夫俗子身上,則是能夠敏銳掌握自我內心的感受,從生活中得到平靜與滿足。

葛德納提出的最重要的觀點是多元化,打破以IQ為單壹的不可動搖的標準的傳統觀念。他指出求學過程中的重重考試都建立在狹隘的智力定義上,完全無法反映實際生活中多種能力對個人成就的影響。

葛德納指出,將智能分成七大類只能是壹種方便的作法,人類才能的多樣性是無法簡單的分類的。葛德納及其同僚曾嘗試將這七類再細分為20類,例如將人際關系能力再分為四類:領導能力、交朋友的能力、解決糾紛的能力、分析社交生態的能力(前文所舉四歲的朱蒂所表現的)。

這種多面向的智能觀可更完整地呈現出孩子的能力和潛力。葛德納等人曾經讓多元智能班的學生做兩種測驗,壹種是傳統標準的史丹福畢奈兒童智力測驗,另壹種是葛德納的多元智能測驗,結果發現兩種測驗成績並無明顯的關聯。

IQ最高的兒童在10類智能的多元測驗中表現各異。舉例來說:4個音樂較佳,2個特長在視覺藝術,1個是社交領會能力絕佳,1個特長是邏輯,1個是語言。5個高Iq的孩子在運動,數字、機械方面都不太行,運動與數字甚至是其中兩個孩童的弱點。

葛德納的結論是:史丹福畢奈智力測驗無法預測孩童在多元化智能領域的表現。反之,教師與家長可根據多元智能測驗,了解孩子將來可能有傑出表現的性向。

葛德納後來仍不斷發展其多元智能觀念,他的理論首度問世後約十年,他就個人智能提出壹個精辟的說明:人際智能是了解別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別人的行事動機與方法,以及如何與別人合作。成功的銷售員、政治家、教師、治療師、宗教領袖很可能都有高度的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與人際智能相似,並根據此壹認知來解決人生的問題。

葛德納在另壹篇文章中談過這兩種智能,他說人際智能的精確定義是:“能夠認知他人的情緒、性情、動機、欲望等,並能做適度的反應”。內省智能則是自我認知的鑰匙,指的是“能夠認識自己的感覺,辨別其異同,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

要進壹步探討個人智能,我們不能不著繼葛德納之後的其他理論派別,其中最值得註目的是那魯的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他對情感與智能的結合方式有很精辟的見解。不過沙洛維並不是朝這個方面努力的第壹人,即使是鼓吹IQ最有力的人士,偶爾也嘗試將情感納入智能的領域,而不認為情感與智能是相沖突的概念。知名的心理學家宋戴克對20世紀二三十年代IQ觀念的普及影響頗大,但他也曾在《哈潑》雜誌撰文闡釋IQ與情感密不可分。他指出社會智能本身便是IQ的壹部分(所謂社會智能是指了解他人的思想行為,據以做出適度因應的能力)。另有些心理學家則認為社會智能不過是操縱他人的技巧,亦即不顧他人的意願,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但這種關於社會智能的定義,未能為IQ派的學者所普遍接受,到1960年某著名教科書甚至宣稱社會智能的觀念“毫無價值”。。

但學者終究不能忽視人際智能的重要,因為人際智能根本上是直覺的常識。耶魯心理學家羅位·史登柏格曾作過壹個試驗,請壹群人敘述何謂“聰明的人”,結果發現人際技巧是最重要的特質之壹。史登伯格經過壹番系統化的研究,得出與宋戴克相同的結論:社會智能有別於學院的智能,而且是實際生活表現的關鍵能力。以在職業領域備受重視的實際智能來說,管理者是否觀察入微地理解非語文的信息便很重要。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贊同葛德納的看法,傳統的IQ觀念都圍繞著狹隘的語言與技術能力,智力測量的成績最能直接預測的,其實是課堂上的表現或學術的成就,至於學術以外的生活領域便很難觸及。這些心理學家(包括史登伯格與沙洛維)擴大了智能的定義,嘗試從整體人生成就的角度著眼,從而對個人或EQ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評價。

沙洛維為EQ下基本定義時,涵蓋了葛德納的個人智能,繼而擴充為五大類:

①認識自身的情緒。認識情緒的本質是EQ的基石,這種隨時認知感覺的能力,對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實感受的人必然淪為感覺的奴隸,反之,掌握感覺才能成為生活的主宰,面對婚姻或工作等人生大事較能知所抉擇。

②妥善管理情緒,情緒管理必須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如何自我安慰,擺脫焦慮、灰暗或不安,這方面能力較匱乏的人常須與低落的情緒交戰,掌握自控的人則很快能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出發。

③自我激勵。無論是要集中註意力。自我激勵或發揮創造力,將情緒專註於某壹目標是絕對必要的。成就任何事情都要有情感的自制力——克制沖動與延遲滿足。保持高度熱忱是壹切成就的動力。壹般而言,能自我激勵的人做任何事效率都比較高。

④認知他人的情緒。同情心也是基本的人際技巧,同樣建立在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具有同情心的人較能從細微的信息覺察他人的需求,這種人特別適於從事醫護、教學、銷售與管理的工作。

⑤人際關系的管理。人際關系就是管理他人情緒的藝術。壹個人的人緣、領導能力,人際和諧程度都與這項能力有關,充分掌握這項能力者常是社會上的佼佼者。

當然,每個人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很善於處理自己的焦慮,對別人的悲傷卻不知從何安慰起。基本能力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無所謂優勢之分,但人腦的可塑性是很高的,無論哪方面的不足都可加以彌補與改善。

IQ與EQ雖互異但不沖突,每個人都是兩者的綜合體,IQ高而EQ奇低,或IQ低而Eq奇高的人都很少見。事實上,IQ與EQ雖判然分明,二者之間確乎有壹定的關聯。

但上面的分析可幫助我們分析與了解個人的特質。而兩相比較,EQ仍是使我們成為完整個人的更重要的因素。

2.應付新時代人

大家都很熟悉智力測驗,但目前尚無所謂的EQ測驗,將來可能也不會有。今天有關EQ的研究雖然日益豐富,但有些能力(如同情心)必須透過實況反應才能測驗出來,例如讓受測者從壹個人的表情判斷其情緒。不過仍有人嘗試比較IQ與EQ的差異,加州柏克萊大學心理學家傑克·布拉克以壹種近似EQ的“自我彈性”為標準,比較高IQ與高EQ型的差異,發現兩者確有天壤之別。

純粹高IQ型可謂是壹種誇大可笑的知識分子,知識的巨人,生活的白癡,但男女略有差異。這類人往往有抱負有效率,呆板而頑固,不易為自身的問題所困擾。此外也較驕做好評斷,壹絲不茍自我壓抑,面對性與感官享樂無法自在,疏離而冷漠。

反之,EQ很高的人多是社交能力極佳,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懼或憂思,對人對事容易投入,通常較正直,富同情心,情感生活通常較豐富但不逾矩,自處或與他人相處都能怡然自得。

高IQ的女性對自己的智力充滿自信,善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具廣泛的智識與美學上的興趣,通常較內向,如沈思,易焦慮愧疚,不易公開表達憤怒而常用間接方式。

EQ較高的女性能直接表達感受,富自信,覺得生命有意義,和男性壹樣外向合群,善於調整壓力,容易結交新朋友,無處不自安,能表現幽默的創意,能坦然享受感官的經驗。與高IQ的女性不同,這種人很少覺得焦慮、愧疚或陷入沈思。

21世紀的智能定義必將發生嶄新的變化。當然,這幾種典型都是很極端的,多數人都是IQ與EQ的不同組合,生挑戰的絕妙武器在生活中,我們對於IQ即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商)早已耳熟能詳了。許多人都做了IQ測驗,即智商測驗。而壹般人都認為壹個人的智商高低與壹個人的人生成就是密切地相關的。然而,如今再持這種觀點的人卻被認為大大落伍了!

人類智能的研究領域已有了極其重大的新發現。國外最新研究表明,最精確、最驚人的成就評量標準是EQ,而不是IQ。

前面已經提到,EQ包含了五個方面的內容:①是認識自身的情緒;②是妥善管理自身的情緒;③是自我激勵;④是認識他人的情緒;⑤是人際關系的管理。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壹種現象:壹些IQ很高的人並不見得會壹定成功,而壹些EQ很高的人則必定會成功。為什麽呢?因為IQ高的人壹般都是專門家,而Eq高的人卻具備壹種綜合與平衡的能力。如果以我們的中華古訓來解釋壹下,那就是壹個成功的人應是壹個人情練達的人。

而壹個人情練達者必是EQ高者,而非IQ高者。因此,壹個人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大力提升自己的EQ。EQ是成功者,尤其是領導者所應具備的壹種基本能力。

大量研究顯示,壹個人在校成績優異並不能保證他壹生事業的成功,也不能保證他能攀升到企業領導地位或專業領域的巔峰。雖然我們並不否定在校的學習能力,但在今天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這絕不是成功的唯壹條件。換句話說,在現代社會中EQ的重要性絕不亞於IQ,值得研究的是如何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求得平衡,否則徒有智慧而心靈貧乏,在這個復雜多變的時代極易迷失方向。

如今EQ在國外已被納入正式教育。美國的學校已開辦EQ課程,將其與傳統的語言、數學課程並列。在港臺地區,EQ也正在成為壹門顯學。

我們適當追溯IQ與EQ的歷史會使問題更加昭然。

長久以來,智商壹直被視為事業與私生活方面成功的先決條件,當然這種假設並非無根據的神話。不管是牛頓還是愛因斯坦,其偉大成就肯定與其智商有直接關系,但他們的成就不能僅僅被視為偉大思想的成果,因為缺乏具有動力的情緒及富於預感的感覺或直覺,是絕對無法造成這壹切的。

在西歐,情緒與智商“分家”有其很深的淵源,可以壹直追溯到古代。事實上,沒有情緒的力量來承擔及塑造,思想是無法由歷史,也無法由個人發展而來的。

今日,時機已成熟了,我們必須重新為情緒定位。舉例來說,心理學上經常談到“情緒的轉變”。尤其是社會及健康心理學家們,早就肯定壹向被漠視的“感覺”。他們認為,“感覺”對人的經歷及行為有壹定的影響力。其中,較新的看法認為,分析力及理性的智能對生活而言,只不過是排名第五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