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高僧。世居於竺,隨父經商,乃移居交趾。十余歲雙親並亡,遂出家。他通天文、讖緯這學,尤嫻經律。他通天文、讖緯之學,尤嫻經律。247年到三國·吳都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孫權為之建塔,因有佛寺,就是江南第壹寺“建初寺”(現在的南京大報恩寺)。江蘇、上海(現在上海龍華寺、靜安寺等也是康僧會創立)壹帶亦始興佛法,是江南佛學的創始人。形成江南佛教中心。
古金陵大報恩寺(前身為建初寺)是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為紀念其生母所建。工程自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始建,十萬民工,歷時19年基本建成,耗費白銀248.5萬兩。宣德皇帝欽命鄭和參與工程建設,並主持了落成大典。古金陵大報恩寺是皇家寺廟,所有建築皆依皇家規制,其鼎盛時期範圍達“九裏十三步”,曾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金陵三大寺,是明清時期百寺之首,當時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專門機構“僧錄司”也設於此。金陵大報恩寺是明初刻經、印經中心,是義學講壇。在明清佛教界地位崇高。 古報恩寺內五彩琉璃塔高約78米,九層八面,琉璃塔因塔體全部用白石和五色琉璃瓷磚砌成而得名。琉璃塔以五色蓮臺為基座,塔體自下而上逐層縮小,每層的覆瓦、拱門均用赤、橙、綠、白、青五色琉璃貼面。拱門用五色琉璃構件拼接而成,上有飛天、雷神、獅子、白象、花卉等圖案,造型生動,制作精美。塔頂有黃金制成的寶頂,下面有9級“相輪”,之下為“承盤”。塔頂和每層飛檐下都垂懸金鈴鳴鐸(風鈴)152只,金鈴聞風而鳴,禪意陣陣。塔身內置有146盞長明燈,由百名少年童子,日夜輪值管燈,使之晝夜長明不熄,每日耗油五十壹斤之多,白天光亮耀日,入夜如火龍懸掛,華燈耀月,數十裏外可見。古金陵大報恩寺塔是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南京城最負盛名的標誌性建築,永樂皇帝賜封該塔為“第壹塔”。明散文家張岱稱之為“永樂之大窯器,中國之大古董”。被西方人譽為“中世紀七大奇觀”之壹。1856年,金陵大報恩寺和琉璃塔毀於太平天國戰火。 公元(1559-1613),字日空,號函三,明萬歷辛醜(1600)年進士,任太常寺博士達13年,改任吏科給事時未到任即病逝。光緒《湖南通誌》、李元度《南嶽誌》、《衡山縣誌》中,對他均有簡略的記述,衡嶽壹帶,則頗為流傳他的故事。其壹是:他向明神宗朱翊鈞上《保泰疏》,以“持盈保泰”為宗旨直言時弊,指責朝政,對皇帝和宰相都進行了辛辣的批評,更提出了頗為切合實際的建議。其次隨理學名家王家沐讀書,在王家沐父子死後為他們建“會靈精舍”,每年春秋在此舉行祭禮,兼作教育族中子弟的講學場所。會靈精舍成為繼文定書院而後的由南嶽籍的人手建的又壹所書院。在南嶽還留傳壹句順口溜就是 “康家祠堂祭得怪,先祭王夫子,後祭康保泰。”康保泰是因為上保泰疏而得來的尊稱。而此處的王夫子,即是王宗沐、王鬥溟父子。康元積是王宗沐的門人。王鬥溟萬歷甲午(1594)任湖廣左參政,主持鄉試,又為康元積座師。康元積同時受王氏父子兩代的知遇而尊師之情愈重了。第二則是他奉旨封藩回衡山時,發現黃堡驛馬差事使衡山百姓疲於奔命,他致函湖南司道予以裁撤。壹舉革了為害衡民的弊政。在上述流傳的故事中,康元積表現出政治、大膽、尊師重道,關心桑梓疾苦。官雖不大,能量卻不小。
《保泰疏》寫於萬歷36年(1608)正月,屢經奏進,直到萬歷40年初方得到當時皇帝和宰相的重視。宰相趙煥讀了《保泰疏》後,嘆為“天下第壹人”。明神宗則將康元積由太常寺博士這類閑職改任為吏科給事,進入臺省供職。但康元積未等發揮他的才幹而匆匆謝世。《保泰疏》是以中國古代《易》理作為根據,從正月之卦象為“泰”壹點,對它的內涵與外延,進行闡釋,結合當時的政治、軍事、社會各方面情況,反復曲盡的分析、申述,以動帝聽。它通篇充滿了宋、明理學的光澤,正如鄒元標在《康元積墓誌銘》中說的:“其文精、暢、奧、邃,置古名臣奏議中,當為心折。”特別值得稱道的是他敢於對皇帝和宰相直言指責。他指責皇帝不能正確對待江西參政姜士昌、禦史宋燾和鹹寧知縣滿朝薦等人的正言,偏聽妄信而又不理朝政。“致使天下之大,悠悠泛泛,如無舵之舟;大小之政,日趨於頹靡而滿失其初;大小之官,日習於茍且而盡忘其故。”吏部則鬻官賣爵,“吏胥雜流,輒旦夕而得官。”戶部則財困糧空,“太倉無二年儲。”兵部則貪功好大,將疲兵惰,“或剝軍以養寇,或弄兵以修隙。”工部則搞皇親國戚的樓殿營建,對河道、農田基本建設卻馬虎了事。禮部則造成了“民競於偷,士習於躁,縉紳竟於門戶,文章竟於纖靡”的社會風尚。洋洋萬余言,劉部都批評到了,切中時弊,無外乎引起了神宗和宰相們的震動。他在裁革黃堡驛馬的例差致湖南司道書中更大聲疾呼,“衡山地瘠民窮”,驛馬官差所造成的重擔,雖“剜卻百姓心頭之肉”,也難以解決。這種血淚控訴,使湖南當道官員們不得不勉從其請,裁撤了這項吃人的官差,為衡嶽人民稍舒困境。衡山人民曾為此立碑記。
康元積20歲左右受業於王宗沐,難以胡安國的學術思想對他也有影響,加上家學淵源(他祖父康三泉是著名理學家鄒東廓的門人),因而在理學領域涉獵甚深。他專治《春秋》,又旁及諸子百家,佛道內典,著有《麟經約言》、《南嶽筆記》等。他原籍江西安福,因在南嶽讀書,加上祖父康三泉於嘉靖21至31年,十年中兩次來南嶽講學,南嶽又山明水秀,為宋代胡安國、朱熹、張栻,明代湛甘泉、羅洪先、鄒東廓等講授理學的勝地,諸多淵源,使他決定寄籍南嶽。南嶽會靈精舍側有保泰祠,就是康元積的子孫們祭祀之所。 康幹生(1913.12-2013.5月11日)是江西省永新縣象形鄉竹溪村人。1929年3月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11月加入中國***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湘贛革命根據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歷次反“圍剿和紅二方面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營長、支隊長、團參謀長、冀中軍區第6支隊參謀長、120師司令部通信科長。參加了晉西北“反掃蕩”戰鬥和百團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長春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房產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永吉軍分區參謀長、東北人民解放軍第1兵團獨立第11師參謀長。
參加了遼沈戰役。中華人***和國成立後,任江西省上饒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三班學員、第42軍126師師長,廣州市公安總隊總隊長、湖南省軍區衡陽軍分區司令員、湖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湖南省第三屆委員會委員、顧問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7年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榮獲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3年以正軍職離職休養。 康誌強(1912-1986),江西省興國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1軍團第4軍12師35團排長、連長,紅軍學校政治教員,軍委幹部團政治教員兼連政治指導員,紅1軍團第2師四團連政治指導員,1師1團政治委員,紅1軍團政治部組織科科長,隨營學校政治大隊大隊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9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新編第壹旅政治部主任,344旅政治委員,新四軍第4師9旅政治委員兼淮北第三軍分區政治委員和中***地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21軍政治委員,華東軍區海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海軍東海艦隊政治委員,海軍學院政治委員,北海艦隊第壹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海軍副政治委員。是中國***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86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4歲。 康莊(1914-2006),原名康在柳,江西省泰和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壹方面軍獨立5師1團政治處宣傳隊分隊長,工人師2團連指導員、團特派員。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政治部組織部巡視團副主任,八路軍後勤部政治部組織科長、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後勤部政治部主任、7縱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8軍分區政治部主任,第18兵團第60軍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參加了太原、扶□、西南等戰役。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海軍學校第二分校政治委員,海軍高級專科學校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海軍政治學校校長,海軍上海基地政治委員,東海艦隊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康林(1910-1995),江西省於都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廣東省南雄縣遊擊隊隊員,贛南遊擊隊特務員。參加了南方三年遊擊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1支隊2團練副指導員兼支部書記,第1支隊教導大隊隊長,新四軍第1師3旅7團營長,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警衛團參謀長、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1師參謀長、先遣縱隊第4支隊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24軍72師師長。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72師師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24軍72師師長、第24軍副軍長,參加了元山防禦作戰、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
和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金城戰役中,72師4個營和74師參加註字洞南山地區進攻戰鬥,突破敵防禦正面4公裏,突入敵縱深5公裏,斃傷俘敵韓首都師、韓9師5310人。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副軍長,1961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任第28軍副軍長、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顧問。是中國***產黨第九、十、十壹屆中央候補委員。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於1995年7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康烈功(1916-2004),安徽省金寨縣人。1932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同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11月由團轉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政治部宣傳隊員,紅31軍9師偵察連班長,參加了鄂豫皖、川陜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軍區第8縱隊23旅37團團長,第19兵團60軍178師副師長。參加了上
黨戰役、豫北攻勢,太原、西南等戰役。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川西軍區綿陽軍分區司令員,海軍水警區司令員。1958年畢業於海軍軍事學院,後歷任海軍旅順基地副司令員,福建基地司令員,福建基地政委,煙臺基地司令員,海軍北海艦隊顧問。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壹勛章、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4年5月23日因病在青島逝世,享年88歲。 康健民(1916-1977),原名康廷文,又名康天民,甘肅省定西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6軍騎兵團連政治指導員、代團長、團長,紅1軍團騎兵團副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2大隊3隊副隊長、隊長,八路軍留守兵團騎兵團團長,陜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騎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騎兵旅旅長,綏遠綏中軍分區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騎兵旅旅長,第壹野戰軍騎兵師師長。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綏遠軍區軍政第36軍副軍長,第36軍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6軍政治委員,擔負機場修建、保護和後方警戒任務。同年回國後駐河北省定縣地區,1952年到軍事學院學習。1955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3軍軍長兼河北省石家莊衛戍區司令員,中***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壹書記,1962年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1968年4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主任,1970年3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組長,1971年8月任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第壹書記,主政寧夏***9年。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77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終年61歲。 1990年12月27日出生於石家莊,201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低音提琴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