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流派·波普藝術
英文直譯為“流行藝術”,又有人稱之為“通俗藝術”。pop是popular壹詞的縮寫形式,原詞是“大眾化的”、 “流行的”意思。“波普藝術”壹詞最早出現於1956年,是由批評家艾洛維最先提出的。這種藝術的發源地主要是在英國和美國。
波普藝術品從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在紐約、倫敦、巴黎和米蘭的展覽會上出現。到了1964年,由於在和資產階級世界舊文化首都巴黎的競爭中遙遙領先的美國采取新的催逼方法,波普藝術達到了自己的頂峰。該流派的代表人物美國的勞伯申格,1985年冬曾在北京和西藏展出過他們的作品。
波普藝術創造的藝術形象始自廣告、電視、連環漫畫,以後其創作者各自按自己的愛好向著更加直觀的目標發展。在通俗畫家那裏,采用商標和廣告的方法,極力創造鮮艷、醒目、易於理解的畫面,在壹些日常器物組合者那裏,則從用於商品宣傳的櫥窗陳列方式,變成有標題的固定組合作品,作品的制作者有意識地與抽象藝術相對立,甚至要打破藝術與生活的界限,實物與形象的界限,造成無藝術的藝術。這壹派的藝術家卡普羅說:“超級市場中,顧客三心二意的、夢遊壹般的步伐,比現代舞的任何動作都更富於韻律。”這種過分崇拜實物實體傾向,導致了組合常見的物品為藝術的結果。人們接受了“波普藝術”這條詞目是由於這個流派中的大多數作品使用了大眾生活中的圖象和實物,特別是從有影響的宣傳工具(象電影、電視和廣告)以及商業設計中取來的圖象和實物。
這壹派的理論家們認為,每種物品在壹定的情況下都能變成藝術作品,這就是使物品在組合和相互聯系之中失去原有的意義而獲得藝術特征。因此畫家的任務不是創造藝術形象,而是通過組織壹定的藝術環境賦予日常物品以藝術特征,賦予整個實物世界以審美意義,成為通俗藝術,波普藝術家們正是遵循這樣的原則造出了他們的作品,從大型的汽車、木箱,到體積較小的電動機、舊輪胎、破皮鞋、罐頭盒,以及從垃圾堆裏撿出的舊報紙和其它小物品,都成了他們創作的原始材料,而創作就是通過“組合”這些東西使之成為作品。被稱為“波普藝術之父”的勞申伯格的作品《索爾阿誇》,就是由纏著氈布的木棒和浴盆構成的。波普藝術的著名代表人物都有自己特殊喜愛的題材和手法。
波普藝術由於遵循著用生活中的真實物品去構成藝術形象的原則,所以從波普藝術出現的那壹日起,它就同抽象藝術截然對立,從客觀上成了抽象藝術的反叛。波普藝術家們創造的藝術形象讓人看了感到有形有體、可觸可摸,可以說,他們的作品是超真實的作品。正象波普藝術家們自己認為的那樣,這種藝術形象人人都可以創造,人人都可以欣賞,是超大眾化的。
波普藝術出現的時間不長,但在西方已成為當代藝術的壹個流派。這個流派的藝術家們想從極普通尋常的物體中造成美感,把生活和藝術的鴻溝填平。表面上看來,這派藝術造反精神很強,但究其本質,早已有人說它是用商品取代語言,用實物擠掉文學,用功利代替美,用物欲取代精神需求。由於波普藝術源於有廣泛影響的宣傳工具如廣告、電視、報紙、電影等流行文化,因此這派藝術的畫家有時追求 *** 效果,在內容上渲染色情和暴力,表現出更為庸俗的壹面,在西方被人稱為新達達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