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頻發的原因
(壹)大多數企業沒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在中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民營企業的比例更低;
雖然近兩年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數量有了很大增長,但大多局限於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專利,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的專利數量很低。與發達國家和港臺地區相比,存在分布廣、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二)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
據壹項專項調查,已建立知識產權內部制度的企業有244家,其中近壹半企業正在建立或根本沒有建立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更不用說將有效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雖然有些企業有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機構,但大部分都是兼職給其他部門。很多企業重視對工人生產技能的培訓,卻忽視對工人知識產權的教育,對開發知識產權的獎勵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很多中小企業普遍業務規模小,管理不規範。
(C)沒有有效的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非法濫用專利案件和糾紛頻發,明顯表現出準備不足、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預警機制等問題。比如,壹些企業認為自己開發的新成果只要通過鑒定,就自然享有專有權,不能及時申請專利,缺乏其他法律保護手段。大量假冒產品出現時才想到追查,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
(四)對糾紛沒有足夠的行政和法律威懾力。
壹方面,在政府和司法上對惡意侵害權利的企業和個人缺乏足夠的行政和法律威懾力;另壹方面,企業知識產權糾紛司法利用率低;由於知識產權行政訴訟耗時長,法律援助費用高,企業對通過行政司法途徑尋求正義缺乏信心。
二,中國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的防範策略
(壹)加大研發力度,做好專利申請工作。
海爾集團(美國)總裁邁克·賈默(Mike Jammer)說:“模仿不能贏得市場,但必須有消費者青睞的原創特色。”可見,只有企業獨特的創新,才能被別人模仿,才能形成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發展不僅要加強研發,加快核心技術創新,還要做好專利申請和專利布局。企業自有R&D成果符合專利申請條件的,企業應當及時申請專利保護。在專利申請中,企業應特別重視實用新型專利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對技術方案的創造性要求低,申請成本低,授權快,不易失效。有些公司對這些“小創新”重視不夠,只申請了壹些基礎專利,給別人申請從屬專利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企業應該申請從屬專利,擴大自己的專利籌碼,做好專利布局,這樣以後可能面臨的專利侵權訴訟的概率就會很小。
法律依據:專利侵權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以下簡稱《專利法》)第六十條所稱的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專利的行為。這裏的實施是指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以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專利侵權也可以稱為專利侵權。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侵權是指在專利權的有效期內,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和其他合法原因,他人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專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