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於青萍之末。這次起於美國次貸債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人們帶來壹個揮之不去疑惑是:財富去了哪裏?全世界的錢究竟哪裏去了?
迷茫中損失慘重的人們,試圖從《貨幣戰爭》壹書中,尋求合理的解釋。該書將壹個神秘家族從幕後推到臺前,仿佛阿拉伯寓言故事中“芝麻開門”的強盜藏寶庫咒語重現。《貨幣戰爭》壹書的暢銷,盡管喚起了人們對於西方世界的警惕,但書中的經濟學思維、立論依據和邏輯推理明顯薄弱。
我們應該如何找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展的真實動因和軌跡?以《資本論》為代表的馬克思經濟學著作,雖然有壹些時代局限,但其揭示的資本主義發展規律不容否認。
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中,虛擬資本是指在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基礎上,資本的所有者以股權形式所持有的資本。虛擬資本通過發行和交易相關證券,本來應該使企業的財務信息透明化,從而引導資本流動,促進和調整經濟資源的配置。通過各種金融工具,促使經濟部門分散運作風險。
但是,金融衍生產品往往產生巨大的負作用。對於牟取利益最大化的嚴重失控,是西方金融制度的本質特征。西方金融制度已經無法對於這些負作用進行有效控制和防範。
虛擬資本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效應,即“財富膨脹效應”和“財富緊縮效應”。這兩種效應非常厲害,我們可以作壹個簡單的模擬分析來了解其中的奧秘。
假設有壹個小社會,***有100戶公民,每壹公民家中的財富就是各有10個要孵小雞的雞蛋。假設每個雞蛋的價值為1元,那麽,這個社會的總價值就是1000元。但雞蛋的價格根據市場交易原則來確定。現假設大家預期雞蛋能夠孵出小雞逐漸長大,因此雞蛋價值看漲。
我們將雞蛋對應於股票,由於股票交易每次都是少部分人和少部分資金的交易而非整體交易,假設所有人的交易都是分別委托甲乙二人進行操作,所以持續交易過程可以看作是甲乙兩個人對其中壹個雞蛋的交易。甲首先以2元的價格購買乙的壹個雞蛋,乙賣出後又接受預期雞蛋價值看漲的委托人的委托,於是以3元的價格買回,甲又4元買回……。如此類推,直到10元。此時我們再看結果:每個雞蛋的價值被市場確定為10元,整個社會的1000個雞蛋總價值上升為10000元,比初始的1000元增加到10倍,凈增值9000元。但我們要註意的是,在整個過程中,甲乙之間交易所動用的資金不過是1至10元,交易的雞蛋僅僅是壹個,但所謂“牽壹發而動全身”,壹個雞蛋的交易卻決定了全社會總體的價值。也就是說,僅僅通過10元的實體資本卻產生了9000元的財富。這個社會就這樣象吹氣球壹樣壹下子“浮腫”、“暴富”起來,這就是虛擬資本的“財富膨脹效應”。
我們再看“緊縮效應”。假設有人認為雞蛋孵不出小雞,於是,雞蛋價值看跌。剛才壹個雞蛋的價值還是10元,現在甲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9元的價格處理給乙,乙隨後又以8元賣給甲……,如此類推,壹直下跌到1元。此時我們再看結果:全社會的1000個雞蛋按每個1元的價格計算,總價值為1000元,相比剛才的10000元縮水百分之九十,凈價值減少9000元。同時我們註意到,此過程中甲乙之間交易的雞蛋也只是壹個,參與交易的資金不過從9元到1元錢,卻使得全社會總價值損失了百分之九十,這個社會壹下子變窮,這就是虛擬資本的“財富緊縮效應”。
在這個市場模型中還有壹個功能應引起大家的重視,就是虛擬經濟的“財富膨脹效應”如果適度,有可能會反過來促進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也就是當雞蛋孵出小雞,有的變成母雞,再生蛋孵雞,市場的財富就會“與時俱進”,不斷增長。市場產生財富效應後,還會刺激其他產業的迅速發展,產生經濟繁榮的良性循環的效果。如果雞蛋變成臭蛋產生緊縮效應後,也會遏制其他產業的發展,經濟就會萎縮蕭條,甚至出現惡性循環。
從以上簡單模型的分析,我們可以體會到虛擬資本市場的巨大威力。用極少的資金產生巨大的效能,不管是“膨脹”還是“緊縮”,其威力都難以估量。同時我們也要註意,雖然被稱為“虛擬資本”,雖然虛擬資本市場並未創造財富,但由此影響的實體財富“增減”並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的。也就是說,妳在虛擬資本運行中盈虧的資金可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虛擬的。要想實現“財富膨脹”的適度,前提是“雞蛋”要貨真價實,要能孵出小雞,長大再生蛋孵雞。這樣,虛擬財富的增長才能推動真實財富的增長。以此來說明股票市場,那就是上市公司必須貨真價實,必須能給投資者帶來相應的回報;那些金融衍生產品,必須是透明的,必須是安全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才能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
可是,美國金融衍生產品,諸於信用違約掉期、利率掉期、銀行儲蓄保險等等,雖然冠以“保險”的名義,實際既不透明,也缺少充足的自有資金。由於公司是有限責任,他們的行為就是將偽劣產品打上馳名商標來推銷。就是開白條讓世界各國來買單。
在前不久我的文章《張五常先生是真的不知嗎?》中,我已闡明,現今的西方金融體制與傳銷很有類似之處。傳銷象池塘的水波,壹層層橫向擴散,達到池塘的邊緣,波紋受阻坍塌。而西方金融產品則是以時間為依托,壹層層縱向擴散,達到壹定的歷史時期,陷入邊緣,波紋受阻坍塌。所以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顯現周期性。更深壹層分析原因,傳銷的產品再垃圾,其價格始終不變,所以必須壹圈圈擴大範圍,才可保證大家都有收益。但傳銷的波紋不可能無限擴展,壹旦波紋受阻坍塌,越是外層,受害越大。而金融產品,價格是不停地波動,影響這波動的因素非常復雜,包括受經濟景氣度的影響,也受利率等經濟政策的影響,所以會以時間為依托,由過去、現在到將來,縱向擴散。可是景氣度不會永遠向好,利率的調整總是有限度,金融波紋擴散壹旦受阻坍塌,越是坍塌之前最新陷入的人受害越大。大家知道,傳銷網絡體系的癥結在於少數人獲利且不可避免最終坍塌;西方金融體制的癥結同樣在於少數人獲利且無法避免金融波紋的坍塌。原因是他們的政府,他們的金融體制,雖然也打著人性、人權的標簽,打著為美國大眾、為人類謀利益的旗號,但是必然以資本為出發點,以資本趨利為動機,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正如美國以和平、民主、反恐、維護國際安全的名義發動伊拉克戰爭,其真實目的是什麽?地球人都知道,就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在自傳中也坦然承認“伊拉克戰爭主要是為了石油”。所以資本趨利的本質決定了西方制度不可能消除周期性危機。
那麽,危機爆發,財富縮水,究竟誰是贏家?全世界的錢究竟哪裏去了?
我們知道在整個傳銷網絡中,真正受益的是那些處在傳銷“金字塔”頂端的極少數人。在西方金融體制造就的全球金融網絡中,真正受益的是誰呢?這是個歷史的陳年老帳。
大家知道,自1987年以來,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18年之久,1987年的股市崩盤,1998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危機,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滅以及“9?11”恐怖襲擊,格林斯潘采取連續降息舉措,提供流動資金以支撐經濟和金融體系,都能迅速化解危機。美國股市道指從1738點,上漲到14198點。美國出現了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增長期,甚至壹度創造出“零通脹”的經濟奇跡。格林斯潘憑什麽力挽狂瀾化解危機,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在於印鈔票。格林斯潘告訴銀行把錢借給華爾街,因為只有華爾街才有金融產品,只有華爾街才可以將金融衍生產品包裝得美侖美奐,讓全世界受騙上當。這樣壹來,美國政府才可以長期財政赤字,拿別人的錢過日子。
奔流如壹江春水的美元,換走了全世界人民數不清的血汗和財富;同時,這壹堆堆印刷精妙的美元又源源不斷的流向美國,被鎖進深不見底的金融債券、股票和衍生產品的大西洋。大量透支世界的未來,構成了美國對世界的債務。幾十年來,全世界人民的血汗,推高了美國的股指,推高了石油的價格;讓美國人人有車,家家有房;讓美國航母橫行,武力超強。虛擬經濟是零和博弈,決不會增加財富,世界人民的血汗,成為這幾十年華爾街奢華生活的主要來源。也許有人要將我的此類觀點也打上“仇富”的標記,但無論什麽標記也掩蓋不了鐵的事實。
幾十年來,華爾街的雜技表演光怪陸離,他們以為疊椅子可以無限攀高,以為頂碗可以無限加碼。如今,稀裏嘩啦,砸壞了眾人的家當,也砸傷了自己的腳。
泡沫碎了,財富去了哪裏?早被華爾街揮霍大半。眾多國家不久之前還指望的那個五光十色的肥皂泡本來就是假的,那不過是雜技演員的障眼法。虛擬經濟造就了華爾街的虛假繁榮,各國人民的實體財富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化為了華爾街幾十年來的榮華富貴。
現今,連美國經濟學家也直截了當地認為“美聯儲是制造經濟危機的罪魁禍首”。
格林斯潘在回憶錄裏認為全世界利率的走低,是冷戰結束、全球化、中國和印度經濟增長以及市場開放、勞動力價格便宜所致,並不是美聯儲獨自可以決定的。簡直是顛倒黑白!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難道不是來自華爾街的大腦?華爾街要擴大貨幣供給,前提是必須有人買單。大量印刷的美元如果在美國體內循環,勢必大幅度貶值,形成美國的惡性通脹,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必定因此垮臺。唯有讓全世界來買單,華爾街才可以持續利益最大化。
誰都知道,美聯儲長期維持寬松的信貸環境,助長了美國居民過度借貸消費和購房之風。但房產不可能無限漲價,利率更有底線。在利率逐漸回升的條件下,美國居民消費開支勢必萎縮,高杠桿按揭的房地產市場必定崩盤。
現在泡沫破裂,災難來臨,格林斯潘居然歸罪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和市場開放,莫非有毒奶粉事件要歸罪於嬰兒太多?豈有此理!
格林斯潘承認也知道次級貸款會增加金融風險,卻認為那仍然“是壹個正確的決定”,這就是美國的國家金融戰略:保證華爾街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假設全世界的鈔票總和是N萬億美元,在沒有燒毀前提下,地球上的錢應該是不變的,現在為什麽大家都覺得錢少了呢?流動性泛濫曾經猖獗壹時,為什麽忽然煙飛灰滅?在經濟體系中,貨幣的循環是不會停止的,但速度有快有慢。由於對經濟危機的恐慌,阻止了金錢的流動。越來越多的人飽嘗財富消滅之苦,大部分人手裏的錢停止了投資、降低了消費,甚至不敢存入銀行,生產商停止向銀行貸款,銀行擔心有去無回,更不敢將錢貸給他人。於是,社會上流動的金錢格外少了,貨幣流動的速度緩慢了許多,也許不到以前的十分之壹,等於流動貨幣量萎縮到以前的壹成。這就是錢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如果伴隨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流動貨幣量的萎縮就更嚴重。妳看今年四月以來,美國金融危機惡化,美元指數為什麽反而走高?就是因為全世界的投資者都擔心虛擬資本的危險,所以趕緊賣出美國的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換成美元;西方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更是加緊出手換取美元,以求相對安全。盡管美國政府註入幾千億救市,美元反而以稀為貴。
有人認為,西方世界出現金融危機,資金會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其實大錯也!其壹,美國的金融危機,買單的並不是美國,而是借錢給美國的各國政府和機構。其二,面對危機,西方投資客首先拋售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資產和證券,把資金挪回發達國家去自救。我國股市比美國下跌更早更慘,這就是原因之壹。
表面上看,這樣循環中,次貸債使美國的許多窮人也如願以償地做了壹回富人。更不用說賣房子的地產商、賣車的制造商和賣消費品的生產商。他們都獲得了自己銷售的利潤。誰是最大輸家呢?真的是美國倒閉的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嗎?假若他們能夠年年收回貸款,那就永遠“利益最大化”。可是現在倒閉了,破產了,華爾街是否就大虧特虧呢?其實並非如此,因為華爾街投資銀行早就把證券資產通過多次衍生化,這個變質的大蛋糕早已分給了全世界。壹個個天花亂墜的彌天大謊,早已使得全世界出資為他們的醜惡行徑預先買單。而華爾街金融寡頭們卻是永葆榮華。不必說傲視環球的摩根大通,不必說威震世紀的花旗銀行,也不必說其余高居榜首的美國財團,單說被美國政府拋棄的雷曼兄弟,其CEO富爾德自2000年以來,支取的薪水和花紅就多達5億美元。如此龐大的收入,還用得著象我們普通人壹樣擔驚受怕嗎?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4月版《經濟概論》
壹書 第五章 第三節 虛擬資本 ――作者:頡家樂 xjljjg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