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白山壹直沈浸在壹種成熟的氣息中。各種美食隨著節日陸續下山,讓人大飽眼福。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笑臉上,歌聲和笑聲從田野裏飛出,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
白山市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把發展和培育具有生態效益的特色農業作為綠色轉型發展的“金鑰匙”,把當地獨特的生態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特色產業更加繁榮。今年上半年,全市特色產業產值達79.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5%。
打特別牌,走綠色道路
優化生態工業系統
車子離開臨江市區,沿著三道溝河往上走。河水清澈,山風涼爽,兩岸峰巒連綿,山巒蔥郁。轉過山頭,我眼前壹亮,大片即將成熟的稻田起伏不定,散發著淡淡的稻香。“這片米是用礦泉水澆灌的。陽光充足,質量好,每年都不夠賣。”螞蟻河鄉賈家營村黨支部書記吳語速很快。村集體新辦了壹個糧食加工廠,不僅加工大米,還加工村裏產的玉米、小米,真空包裝,深受消費者青睞。
陽光下,20多個淺藍色的大棚閃閃發光。溫室裏,葡萄架上掛滿了壹串串晶瑩剔透的“金娃娃”葡萄。“這裏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又有山泉灌溉,尤其是黑土營養豐富,出產的葡萄品質最好。”前來投資的王樂妍談起了白山市渾江區七道江鎮駝道村的自然環境。優良的生態環境產生優良的生態產品。“金娃娃”葡萄壹經推出,便遠銷北京、上海和廣州。
“這是去年砍的,壹年就結果了。”指著正在生長的軟棗獼猴桃,白山市江源區正岔街道立新村黨支部書記焦德清高興地說。綠色的藤蔓上長滿了軟棗獼猴桃。長白山溫室種植的第壹代和第二代軟棗獼猴桃,是農業專家根據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精心培育的。該村現已完成700畝獼猴桃種植,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
簽訂合同,提供服務,進壹步調整種植結構。白山市采取“三包三帶”的辦法。全市特色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糧食、經濟、蔬菜比例由8:1:1調整為5:4:1,高效作物比重和優質作物產品率分別達到60%以上。
規劃了六大產業體系,標準化、集約化水平顯著提高。該市科學規劃了以人參為主的中藥材、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以藍莓、榛子為主的特色漿果堅果、以刺五加、野菜為主的特色山珍、以林蛙、蜜蜂為主的特色畜牧業、以特色鄉村、觀賞采摘為主的休閑農業六大產業體系。先後建成撫松人參、靖宇貝母、渾江五味子等6個百公頃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了臨江黑松村、長白金華村等6個“壹村壹品”專業村。全市特色產業標準化基地30個,總面積6萬畝。人參GAP標準化種植地塊40個,人參年均產量達到65438+20萬噸。人參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省的30%和40%,人參出口量占全國的51%。鮮參銷量占全省人參銷量的60%以上,成品參年出口量占全國出口量的70%以上。全市寒地藍莓、優質黑木耳、哈蟆油總量分別達到4.3萬噸、3363萬袋、1.6萬公斤,分別占全省的60%、10%、45%。
提高農業土壤質量,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導向,堅持減量化與效益化並重、生產與生態相協調、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的原則,開展“三提升壹示範”,打造農業土壤無殘留、不超標、無汙染的生態高地。通過引導種植結構調整,實施農藥化肥減量,全市農藥化肥三年減量,遠低於全省平均用量。
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市農檢中心建設進壹步完善,人參、食用菌國家實驗室雙認證相繼完成。全力做好畜禽養殖場安全生產、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安全生產、獸醫實驗室安全防範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整合資源規模開發
培育特色產業集群
初秋,天高雲淡。白山市江源區正岔街道立新村附近的山坡上,矗立著壹棟棟高大的廠房。吉林遠翔農牧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緊建設16萬套祖代雞養殖項目,孵化車間基本建設完成,等待封頂。該項目占地213畝,將建設4個4萬只套祖雞的標準化養殖場,建成集養殖、孵化、飼料加工、有機肥加工為壹體的綜合養殖基地。
在臨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遠近聞名的蜂蜜葡萄已經進入成熟季節。村民們正在舉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粒粒飽滿的葡萄采摘下來,包裝好。洶湧澎湃的鴨綠江在村前轉了壹個大彎,給村子留下了壹大片平坦肥沃的土地。三面環山,擋住了寒風,形成了獨特的小氣候,是種植葡萄的好地方。村裏種植蜂蜜葡萄500多畝,每畝收入可達2萬元。
近年來,白山市全面落實“兩山”理論,推進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立足特色產業資源優勢,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以生態產業化思維謀劃產業生態發展,先後建成人參、林蛙、木耳、藥材、蔬菜、畜牧、水果、蜂業、漁業九大產業集群。先後建成撫松人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萬良人參專業市場,全市被認定為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城市創建單位和省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擁有靖宇道地中藥材、撫松人參、渾江食用菌、撫松椴樹蜜4個省級特區,撫松人參、江源小漿果、靖宇中藥材3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綠色食品龍頭企業156家,園藝特色品牌230多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5個,中國著名品牌3個。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總量達到200多種,年產量80多萬噸。以長白山人參、冷藍莓、優質黑木耳、長白山椴樹蜜為代表的特色產業總量分別占全省的36%、60%、65、438+00%和80%以上。
特色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全市人參(西洋參)儲備面積5.3萬畝,年產量654.38+0.2萬噸,林下人參面積57萬畝。重點打造的“撫松人參”區域公用品牌成功入選全國10強農業品牌,品牌價值206億元。全市藍莓種植面積達到5.3萬畝,占全省的60%以上。年產量達到3.8萬噸,鮮果產值達到6543.8+0億元。核心生產基地6個,總面積1.5萬畝,種植基地30個,總面積1.000畝。“白山藍莓”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地理標誌產品。長白山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生產面積達3633萬平方米,總產量達2.7萬噸。擁有渾江大山河、臨江桐林、白山森林等十大優質食用菌種植基地,培育了長白山高鈣富硒黑木耳、京發1黑木耳等壹批國產優質黑木耳品種。白山市擁有世界第二大椴樹群,有340多種優質蜜源植物,被譽為“中國蜂蜜銀行”。全市年產蜂蜜2420噸,蜂王漿46噸,蜂花粉136噸,蜂膠1300斤。撫松縣、長白縣被國家授予“中國椴樹蜜之鄉”,長白縣被認定為“中國蜜蜂保護基地”、“中國優質蜂產品基地”、“中國蜜蜂培訓基地”。
創新發展與創新管理
創造新產業和新業態
白山市江源區程強街道愛林村委會不遠處,壹大片油葵迎風而立,向日葵綻放著金色的笑容。“這壹塊有60多畝。50多畝有大豆和白菜,去年還種了油葵。”村黨支部書記蔣金成告訴壹個秘密,油葵和大豆套種的是貝母,明年就要收割了。種植油葵和大豆屬於“短期生長”,貝母成熟需要三年時間,套種油葵和大豆可以收回人工成本。
秋日陽光燥熱,白山市渾江區七道江鎮團結村果園裏傳來蟬鳴。“它占地150多畝,種植了10000株李樹和沙果樹。李子有四五個品種。”包工頭老吉壹邊采摘成熟的心形李子,壹邊介紹。原本是垃圾填埋場,2018改造成果園。去年冬天雪下得很少,今年春天的寒冷天氣讓李子沒什麽結果。為了彌補損失,老吉養了500只公雞,8月15日出欄,每只雞150元,已經被預訂壹空。
示範基地(農戶)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全市各級農業部門從培育典型、挖掘典型、宣傳典型入手,用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指導種植結構調整,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全市建成高效特色農業示範基地60個,規模1萬畝,培育高效經濟作物生產示範戶1 . 5萬戶。圍繞“土壤質量提升三年行動”的部署,全市在103個綠色有機示範村開展了“百企幫百村”行動。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的結對模式,以訂單農業結合綠色有機基地建設的形式,進壹步提高基地生產的農產品質量和品牌效應。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抓龍頭企業,建基地,促產業富農,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緊密聯系龍頭企業和農戶的利益,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延伸產業鏈,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發展。全市* * *培育省級重點龍頭企業48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50家,* * *帶動農民5萬人從事人參、食用菌、藍莓、中藥材等產業發展。
科技服務支撐產業結構調整。針對“退耕還林”過程中農民缺乏準入和技術的問題,積極推進科技進村入戶工程,把技術推廣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培養了壹大批科技應用示範戶和農村科技帶頭人。廣大農業人員進村入戶,幫助農民選擇優質高效的農作物品種,進行科技指導,幫助解決種植經濟作物的技術難題,為高效特色農業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轉變畜牧業生產方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以山地黑豬、優質肉牛、梅花鹿、蜜蜂等特色畜牧業為重點,加強基地建設,大力推進產業化生產,轉變畜禽生產方式,促進產業規模化發展。目前,已建成6個優質山地黑豬基地,30多家肉禽養殖大戶,40多家大型優質肉牛養殖企業,28家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立120個畜牧專業合作社,帶動4000戶農戶發展畜禽養殖。
秋九月,人參果飄香。9月1日,第35屆中國撫松長白山人參節如期開幕,也拉開了人參收獲季的序幕。田野裏,壹排排黑木耳正在吮吸山泉水,即將綻放。溫室裏,農民們正在平整土地,忙著種植新季節的草莓。白山正在走向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