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商標註冊 - 閻良在哪個城市?

閻良在哪個城市?

陜西省Xi市閻良區

概況

閻良區位於關中平原腹地,距Xi市中心50公裏。總面積240平方公裏/244.4平方公裏。總人口為240 000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郵政編碼:710089。行政區劃代碼:610114。區號:029。

行政區劃

閻良區轄5街2鎮:鳳凰路街道、新華路街道、振興街道、新興街道、北屯街道、吳屯鎮、官山鎮。

歷史的發展

1966 8月1分了區。

2000年,閻良區轄2個街道、3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3567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鳳凰路街道43555新華路街道50427吳屯鎮34321康橋鎮21718官山鎮30889振興鄉21438新興鄉1438。

閻良區位於關中中部東北部,北緯340° 35 ' 11 "與東經340° 44 ' 37 "之間,東經1090° 08 ' 54 " ~ 1090° 25 ' 37 "之間。東鄰渭南市;西與三原縣接壤;南以清河為界,面向臨潼區;京山塬北,毗鄰阜平縣。南北寬約12km,東西長約25km。該區域最東是官山鎮喬家村,最西是振興街道辦幹事劉村,最南是北屯街道辦橋東村,最北是官山鎮西王村。平面輪廓東西向略呈長方形,形似臥牛,頭東尾西,管轄面積244.4平方公裏。

這個地區是Xi安下轄的壹個郊區,位於市區東北部渭河以北,距市區50公裏。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石川河等三條河流屬於黃河流域的渭河水系。地表黃土覆蓋寬廣深厚,土壤類型豐富,農耕歷史悠久,物產豐富。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全區農業、航空工業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地質學

這個地區的地質屬於約250萬年前的第四紀地層。巖性為以砂礫石為主的粗粒沈積和以黃土為主的類土堆積,主要物源為風成、沖積、洪積;也是冰川重力堆積和山體滑坡造成的。沈積厚度從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平均厚度為840米。

中國的地質斷裂構造屬於渭河斷陷區的口鎮-關山斷裂帶,該斷裂帶自涇陽縣口鎮至中國關山,東西向橫貫渭北平原。它由幾條大致平行和傾斜的斷層組成,形成於震旦紀。早期為壓扭性,晚期為隱伏活動斷裂帶。下降速率為2毫米/年,衛星圖像上很明顯,物探顯示屬於重力異常密集帶。地形形成明顯的黃土坡。該斷裂帶主要由中國閻良-關山斷裂帶組成。

地形學

這個地區的地貌特征是:壹是北高南低,呈階梯狀,差別不大。最高點是北部黃土塬振興鄉東太平莊,海拔483.2米;最低點是五屯鎮石川河與清河交匯處的二龍口,海拔351.7m..該區域最大相對高差僅為131.5m..二是受秦嶺、渭河走向控制,境內各類地貌自東向西延伸,南北交錯,呈明顯的帶狀分布。

該地區有兩種基本地貌:平原和黃土塬。

氣候

該地區地處中緯度內陸地帶,受南部秦嶺山脈影響,屬大陸性溫帶半幹旱半濕潤氣候區。四季濕寒暖,春季溫和多風,升溫早、升溫快,易出現大風、浮塵、春旱、寒潮降溫天氣;夏季炎熱,氣溫高,日照充足,降雨集中,夏旱;秋季氣溫下降快,更涼爽濕潤,陰雨天多。冬天寒冷幹燥,少雨少雪。

水文學

我國主要有三條過境河流,即石川河、清河和巍子河,均發源於渭北山區,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我國平原區至渭河,均屬黃河水系。

土地

中國的自然土壤屬於褐土,是中國北方廣闊的褐土帶向西北方向的延伸。由於我國農業歷史悠久,原始的褐土在人類長期的耕作和成熟過程中,特別是在土壤和糞肥堆積的覆蓋下,逐漸演變為黃綿土。地貌類型和水文地質條件的差異,農耕歷史的長短,形成了以黃綿土、粉土為主的土類結構。全區土壤面積267788.4畝,占全區總面積的73%。

植物

境內植被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它原本是單壹來源的森林植被。早在8000年前的老觀臺文化時期,先民就在石川河邊進行生產活動。6000年至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先民開墾種植這片土地,不斷擴大和發展栽培植被,逐漸改變了自然植被的面貌。因此,整個地區的植被特點是自然條件好,但資源不足,而人工植被潛力很大。

動物

境內大部分是平原,只有北部是臺地,溝壑眾多,野生動物種類很少,狼、黃鼬、狐貍、兔子、獾、蝙蝠、老鼠等。

鳥類和野鳥主要有麻雀、喜鵲、野鴿、斑鳩、杜鵑、燕子、啄木鳥、烏鴉、風箏、鵝、貓頭鷹、畫眉、雲雀、蒼鷹、白頭翁、黃鸝、鵪鶉、野鴨等。

昆蟲

還有瓢蟲(吃蚜蟲)、赤眼蜂(吃棉花蚜蟲)、甘藍夜蛾(吃棉鈴蟲)、螞蟻、蚊子、蒼蠅、蜜蜂、壁虎、青蛙、蟾蜍、蛇、蠶、蠍子、蜈蚣,以及其他許多農林害蟲。

水生動物

境內魚類分布在石川、葦子河、清河,主要品種有鯉魚、草魚、鰱魚、鯽魚、鱉、蟹、蚌、蝦。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河流幹涸和汙染,生態遭到破壞,魚很少了。然而,隨著人工水產養殖的繁榮,水生動物越來越多。

自然災害

中國自古以來自然災害種類繁多,主要有幹旱、洪水、風災、冰雹、霜凍、蟲災和地震,其中幹旱占自然災害總數的83%,洪水占9.1%,風災占7%,冰雹等其他災害占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