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日軍戰敗,壹名在臺的日籍老師隨著日軍撤退,將心愛的情人遺棄在相約私奔的碼頭上。
60多年後在恒春,日本來的公關友子得負責組成壹個超強搖滾樂團,好為日本超級巨星的演唱會暖場,因為民代的施壓,友子被迫用當地人組成的樂團,這個樂團的組合很兩光,六個團員年紀從10到80歲都有,來自各行各業,除了樂團主唱阿嘉有專業經驗之外,其他人根本沒上過臺…….。
在此同時,表面兼差送信,實際上卻把信件都堆在房間裏的阿嘉,收到了壹個來自日本,寫著「恒春郡海角七番地」的郵包,他好奇打開,發現裏面全是日文,於是又把它丟回床底下,直到友子發現這個郵包是當年壹名日籍男老師寫給臺灣愛人的情書,於是要求阿嘉壹定要將這個郵包送到,只是,經過六十年的時代變遷,「海角七號」這個地址卻早已不復存在。
阿嘉與友子之間的情愫在互相敵對中,慢慢滋生。就在演唱會即將舉辦前,友子找到了郵包主人的地址,卻也接到了日本唱片公司的工作邀約……。
在此關鍵的時刻,這群破銅爛鐵的組合可以順利完成演唱嗎?阿嘉可以找到郵包的主人嗎?他和友子之間的愛情又該何去何從呢?
面對著音樂和愛情夢想的追求,該是他們放手壹搏的時候了!
《海角七號》的看點在哪裏?
首先是臺灣本土笑料滿載,之前壹部熱帶魚也有類似案例,當大家看多了政爭或是藝人不自然的刻意,或是奢華上流我們跟不上的境界,會回頭往回找:找比我們更不幸的;找比我們更樂觀的;找比我們更幽默的。這類人剛好是《海角七號》裏設計的角色。
還有音樂,國片對音樂的重視壹向比較非放在前端,但畢竟電影帶不回家,音樂可以帶身上或在媒體上反復再洗腦。這部片因為有音樂情節,所以有了很多歌手與音樂,然後,在口碑外,便可以藉音樂沖出戲院,漫延勢力,讓它的活力更四射與拓展。現在連很多BLOGER都把網誌頁面改為“我要無樂不做”,這種多元宣傳,造就非看不可的全民義務企宣與全民響應運動了。
如果說壹個人聰明,壹般來講,肯定是好事。如果說的人有什麽目的,那就另當別論了。